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815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15:58
本申请公开了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领域的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田间搭建培育架:培育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储料槽,储料槽的底部铺撒有石灰,石灰的上表面铺设有稻草;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纱布,纱布的宽度大于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纱布的内部也填充有石灰;塑料袋的准备:准备圆筒状的塑料袋,在塑料袋的袋身上开设若干孔洞,孔洞中插入通管,通管的一端位于塑料袋内,通管的另一端位于塑料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内部填充有石灰的储料槽和纱布,对菌袋周围的空气起到一次灭菌的作用;在菌袋上设置通管,通管支撑起网布,网布表面涂刷石灰浆,这样又对菌袋周围的空气起到二次灭菌的效果,还发挥了放置害虫入侵的作用。

Method for cultivating Auricularia auricul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crops, including field cultivation build frame: the cultivation rack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rod axis dir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bracing storage tank, storage tank bottom spreading lime, lime on the surface is paved with a straw; a gauz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support rod, the gauze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between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supporting rod distance, gauze and filling the interior with lime; plastic bags ready: prepare the cylindrical plastic ba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in the bag of plastic bags,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s in the pipe, the pipe at one end the plastic bag,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tube in plastic bags.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filled with lime storage tank and a sterilization gauze, role of bacteria around the air; through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mushroom bag, pipe support net cloth, cloth brushing the surface of lime slurry, and so on jundai surrounding air until the two sterilization effect also, play a role placed pest inva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木耳,常作为一种蔬菜食用,其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具有弹性,湿润后呈半透明状,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木耳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基本要靠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有椴木栽培和塑料袋地栽,椴木栽培是用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小段,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种,这种方法相对野生而言提高了产量。但是需要2~3年完成一个周期,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对此人们后来更多的采用塑料袋地栽,该方法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制成基质,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基质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果园林下出耳。塑料袋地栽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然而,虽然在木耳接种之前已经对基质进行灭菌,但是田间的杂菌多,害虫多,在田间放置过程中,木耳菌种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田间杂菌和害虫侵害,这样往往也会给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木耳菌种受到杂菌侵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田间搭建培育架:培育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储料槽,储料槽的底部铺撒有石灰,石灰的上表面铺设有厚度0.5~1cm的稻草;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纱布,纱布的宽度大于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纱布的厚度为0.3~0.5cm,纱布的内部也填充有石灰;步骤二、制备基质:将木屑、秸秆和麦皮打粉后混合,得到混合料;步骤三、塑料袋的准备:准备圆筒状的塑料袋,在塑料袋的袋身上开设若干孔洞,孔洞中插入通管,通管的一端位于塑料袋内,通管的另一端位于塑料袋外;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二的混合料装入步骤三的塑料袋中,装至袋内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将混合料的表面压平,密封袋口得到料袋;将料袋进行灭菌处理;步骤五、接种: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处理的料袋中得到菌袋;步骤六、绷网布:在步骤五的菌袋外部套设网布,通管支撑起网布,在网布上避开通管管口的地方涂刷石灰浆;步骤七、菌袋摆放:绷网布后的菌袋的一端放置在稻草上,另一端放置在支撑杆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中设计的培育架中,设置了储料槽,在储料槽内铺撒石灰,石灰表面再铺设0.5~1cm的稻草,将菌袋一端放置在稻草上,菌袋另一端搭在支撑杆上,在支撑杆和储料槽之间连接内部填充有石灰的纱布,这样会使得菌袋面对土壤的一侧都有石灰对其进行杀菌,直接杀灭来自土壤的杂菌。2、储料槽中石灰的表面铺设稻草;另外使纱布的宽度大于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这样设计使得纱布呈松弛状态;这两方面的设计可以避免菌袋与石灰接触,避免石灰影响菌袋中菌种的发育。3、在菌袋上设置孔洞,在孔洞内插入通管,菌袋的外部包裹网布,通管支撑起网布,在网布的表面在避开通管管口的地方涂刷石灰浆,这样又发挥防护和二次灭菌的效果,避免害虫的入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设置内部填充有石灰的储料槽和纱布,对菌袋周围的空气起到一次灭菌的作用;在菌袋上设置通管,通管支撑起网布,网布表面涂刷石灰浆,这样又对菌袋周围的空气起到二次灭菌的效果,同时还发挥了放置害虫入侵的作用。在杀灭空气中的杂菌的同时,又考虑到了木耳的正常发育,所以在储料槽中的石灰表面还铺设稻草作为隔离,将纱布的宽度大于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菌袋与石灰直接接触。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优化方案一:当遇到下雨天时,为了避免雨水蓄积在储料槽中,在所述储料槽的底部开设有滤孔,利于储料槽中的雨水排出。优化方案二,基于优化方案一:所述储料槽内的石灰的下方铺设有树枝。树枝的铺设能够避免石灰堵塞滤孔。优化方案三,基于优化方案二:所述通管为塑料通管。因为菌袋在发育木耳期间一直是暴露在外的,若是钢质和铁质的通管就容易生锈,不利于回收使用,所以使用塑料通管不易生锈,且质地相对钢管较轻。优化方案四,基于优化方案三:所述支撑杆的空间位置高于储料槽的空间位置。这样的设计会使得菌袋的一端低、另一端高,与菌袋两端都处于同一水平线相比,利于菌袋下方的空气流通,促进菌袋下侧的木耳发育生长,提高了采收量。优化方案五,基于优化方案四:因为在网布上涂刷石灰浆后,会一定程度上减弱菌袋和网布之间的空气流通,通管上设置的散风孔利于将管口进入的空气散布在网布与菌袋之间,助于更换空气,更加利于木耳的发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中培育架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中菌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标记:支撑杆1、储料槽2、滤孔201、树枝202、石灰203、稻草204、菌袋3、网布301、塑料袋302、通管303、纱布4。实施例1: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田间搭建培育架:培育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杆1,支撑杆1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储料槽2,支撑杆1的空间位置高于储料槽2的空间位置;储料槽2的底部开设有滤孔201,储料槽2自下向上依次铺放有树枝202、石灰203和稻草204,稻草204的厚度为1cm;储料槽2与支撑杆1之间连接有纱布4,纱布4的宽度大于储料槽2与支撑杆1之间的距离,纱布4的厚度为0.5cm,纱布4的内部也填充有石灰203;步骤二、制备基质:将木屑、秸秆和麦皮打粉后混合,得到混合料;步骤三、塑料袋302的准备:准备圆筒状的塑料袋302,在塑料袋302的袋身上开设若干孔洞,孔洞中插入塑料通管303,塑料通管303的一端位于塑料袋302内,塑料通管303的另一端位于塑料袋302外;通管303上设有散风孔;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二的混合料装入步骤三的塑料袋302中,装袋至袋内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将混合料的表面压平,使用硬质套环密封袋口得到料袋;将料袋进行灭菌处理;步骤五、接种: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处理的料袋中得到菌袋3;步骤六、绷网布301:在步骤五的菌袋3外部套设网布301,通管303支撑起网布301,在网布301上避开通管303管口的地方涂刷石灰203浆;步骤七、菌袋3摆放:绷网布301后的菌袋3,其一端放置在稻草204上,另一端放置在支撑杆1上。实施例2: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田间搭建培育架:培育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杆1,支撑杆1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储料槽2,支撑杆1的空间位置高于储料槽2的空间位置;储料槽2的底部开设有滤孔201,储料槽2自下向上依次铺放有树枝202、石灰203和稻草204,稻草204的厚度为0.5cm;储料槽2与支撑杆1之间连接有纱布4,纱布4的宽度大于储料槽2与支撑杆1之间的距离,纱布4的厚度为0.3cm,纱布4的内部也填充有所述石灰203;步骤二、制备基质:将木屑、秸秆和麦皮打粉后混合,得到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田间搭建培育架:培育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储料槽,储料槽的底部铺撒有石灰,石灰的上表面铺设有厚度0.5~1cm的稻草;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纱布,纱布的宽度大于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纱布的厚度为0.3~0.5cm,纱布的内部也填充有石灰;步骤二、制备基质:将木屑、秸秆和麦皮打粉后混合,得到混合料;步骤三、塑料袋的准备:准备圆筒状的塑料袋,在塑料袋的袋身上开设若干孔洞,孔洞中插入通管,通管的一端位于塑料袋内,通管的另一端位于塑料袋外;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二的混合料装入步骤三的塑料袋中,装至袋内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将混合料的表面压平,密封袋口得到料袋;将料袋进行灭菌处理;步骤五、接种: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处理的料袋中得到菌袋;步骤六、绷网布:在步骤五的菌袋外部套设网布,通管支撑起网布,在网布上避开通管管口的地方涂刷石灰浆;步骤七、菌袋摆放:绷网布后的菌袋的一端放置在稻草上,另一端放置在支撑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田间搭建培育架:培育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储料槽,储料槽的底部铺撒有石灰,石灰的上表面铺设有厚度0.5~1cm的稻草;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纱布,纱布的宽度大于储料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纱布的厚度为0.3~0.5cm,纱布的内部也填充有石灰;步骤二、制备基质:将木屑、秸秆和麦皮打粉后混合,得到混合料;步骤三、塑料袋的准备:准备圆筒状的塑料袋,在塑料袋的袋身上开设若干孔洞,孔洞中插入通管,通管的一端位于塑料袋内,通管的另一端位于塑料袋外;步骤四、装袋、灭菌:将步骤二的混合料装入步骤三的塑料袋中,装至袋内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将混合料的表面压平,密封袋口得到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圣绿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