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49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白灵菇用培养基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55‑60份、牛至油粉8‑15份、麦麸皮8‑15份、谷壳8‑15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用热硫酸蒸汽对麦麸皮、谷壳处理,能够促进其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使其还原糖含量增加,再在冷却室中冷却,使其成分稳定,然后与牛至油粉用球磨机球磨,使分子结构重新组合,使其含有酚类激素类物质,同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用作基质能够有利于白灵菇的快速生长,37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菌袋,整齐度好,菌丝洁白健壮,单袋产量可达200g左右,所培养菇体洁白质密肥大,商品性好,维C含量高。

A culture medium for high temperature Ling Bai mushroo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ng Bai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in particular to a high temperature Ling Bai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an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the 55 sawdust 60, oregano oil powder 8 15, wheat bran 8 15 copies, 15 copies, 8 rice husk sugar 1, calcium carbonate 1, lime powder 1.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by using hot sulfuric acid steam on wheat bran, rice husk,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gradation of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the reducing sugar content increased, and then cooled in the cooling chamber, the stable composition, and oregano oil powder by ball mill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re combination the hormone containing phenolic substances, and is rich in many nutrients, can be used as a matrix Ling Bai mushroom can grow rapidly for about 37 days, then covered with mycelial fungus bag, good uniformity, strong white hyphae, single bag yield can reach about 200g, the cultivation of mushroom body white dense hypertrophy, good commodity high content of vitamin 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灵菇用培养基质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
技术介绍
白灵菇菇形美观,口感细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消炎止痛、镇咳、杀虫和防治妇科疾病及抗肿瘤的功效,其含有的真菌多糖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现阶段栽培的白灵菇多为低温型白灵菇,由于菌丝满袋后菌丝稀疏,后劲不足,不能直接出菇,因此,需要后熟期,导致出菇不整齐或不出菇,而高温白灵菇是在低温白灵菇挤出上驯化出来的品种,不需要养菌,菌丝满袋后直接可以出菇,出菇整齐产量高,栽培周期大大缩短,其口感和营养价值不受影响,因此广为推广;高温白灵菇是在低温型品种的基础上驯化而来的新品种,保留了低温型品种丰富营养价值的同时,降低了原始品种的栽培技术难度,随着对白灵菇菌丝栽培方法的不断完善,提出了通过构木屑基质中添加20-40%棉籽壳制备混合基质,有利于白灵菇菌丝生长,因为纯构树木屑会抑制白灵菇菌丝生长,不利于白灵菇的栽培,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棉籽壳能够有效促进白灵菇菌丝生长,提高产量及菇体的外观品质,但其产量相比纯棉籽壳基质偏低,而现有技术中白灵菇菌丝培养的利润越来越低,因此如何在保证菇体品质的情况下提高其产量成了现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温白灵菇用基质无法保证其品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55-60份、牛至油粉8-15份、麦麸皮8-15份、谷壳8-15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麦麸皮、谷壳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通入质量浓度为12-15%、温度为75-80℃的硫酸热蒸汽,保持5-8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将混合物料送入冷却室中,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中放置4-6小时;然后将处理后的物料与牛至油粉在球磨罐中密封,球磨罐中抽真空并充入氮气,球磨质量比为20-25,球磨完成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磨转速为350-4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35-45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温白灵菇的母钟的菌种特性为,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2-26℃,适宜出菇温度为18-2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质装入17×33×0.05cm的聚丙烯出菇袋,在接种前在高压0.24MPa的条件下灭菌1小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白灵菇培养过程包括接种、避光培养、搔菌处理、催蕾以及采收几个步骤,其中,催蕾阶段昼夜温差不低于10℃,原基出现后保持350-450Lx和650-850Lx的光线交替照射;所述350-450Lx和650-850Lx的光线交替照射的交替周期为3个小时,其中350-450Lx强度的光线照射时间为2.5小时,650-850Lx强度的光线照射时间为0.5小时,每天照射3-4个周期,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加速出菇速度,提高生物学转换率。其中,所述采收包括两次采收,第一次采收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搔菌处理,并用大麦根浸出液对菌袋补水;所述大麦根浸出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能够有助于保证第二次白灵菇出菇品质。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用热硫酸蒸汽对麦麸皮、谷壳处理,能够促进其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使其还原糖含量增加,再在冷却室中冷却,使其成分稳定,然后与牛至油粉用球磨机球磨,使分子结构重新组合,使其含有酚类激素类物质,同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用作基质能够有利于白灵菇的快速生长,37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菌袋,整齐度好,菌丝洁白健壮,单袋产量可达200g左右,所培养菇体洁白质密肥大,商品性好,维C含量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58份、牛至油粉12份、麦麸皮12份、谷壳12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麦麸皮、谷壳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通入质量浓度为12-15%、温度为75-80℃的硫酸热蒸汽,保持5-8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将混合物料送入冷却室中,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中放置4-6小时;然后将处理后的物料与牛至油粉在球磨罐中密封,球磨罐中抽真空并充入氮气,球磨质量比为20-25,所述球磨转速为350-4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35-45分钟,球磨完成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即可。其中,所述高温白灵菇的母钟的菌种特性为,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2-26℃,适宜出菇温度为18-25℃;所述基质装入17×33×0.05cm的聚丙烯出菇袋,在接种前在高压0.24MPa的条件下灭菌1小时;所述白灵菇培养过程包括接种、避光培养、搔菌处理、催蕾以及采收几个步骤,其中,催蕾阶段昼夜温差不低于10℃,原基出现后保持350-450Lx和650-850Lx的光线交替照射;所述350-450Lx和650-850Lx的光线交替照射的交替周期为3个小时,其中350-450Lx强度的光线照射时间为2.5小时,650-850Lx强度的光线照射时间为0.5小时,每天照射3-4个周期。其中,所述采收包括两次采收,第一次采收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搔菌处理,并用大麦根浸出液对菌袋补水;所述大麦根浸出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实施例2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60份、牛至油粉8份、麦麸皮15份、谷壳8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中相同。实施例3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55份、牛至油粉15份、麦麸皮8份、谷壳15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中相同。设置对照组1,将实施例1中牛至油粉及相关操作去掉,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中相同;设置对照组2,将实施例1中谷壳替换为等重量的麦麸,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3,将实施例1中各原料直接混拌均匀即可,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4,将实施例1中原基出现后保持350-450Lx和650-850Lx的光线交替照射,替换为350-500Lx的光线持续照射,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5,将实施例1中大麦根浸出液替换为普通水,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6,白灵菇栽培基质配方按重量配比如下:构树木屑76份、麦麸20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并按照常规方法栽培;在实验时,每组配方制作40个出菇袋,基质料水比为1::15,pH值为6-8,检测满袋时间,平均单产、生物学效率、维C含量和菇体形状,其中维C含量的检测方法为,将待检测的白灵菇真空冷冻干燥后,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两次采收后均对其维C含量进行检测,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得到以下结果:表1组别满袋时间(天)平均单产(g/袋)生物学效率(%)A组(mg/100g)A组(mg/100g)菇体性状实施例136.84216.847.2731.6728.5洁白、盖大、质密实施例237.23215.447.4729.8726.3洁白、盖大、质密实施例336.98216.747.3730.5727.8洁白、盖大、质密对照组137.48204.8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55‑60份、牛至油粉8‑15份、麦麸皮8‑15份、谷壳8‑15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麦麸皮、谷壳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通入质量浓度为12‑15%、温度为75‑80℃的硫酸热蒸汽,保持5‑8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将混合物料送入冷却室中,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中放置4‑6小时;然后将处理后的物料与牛至油粉在球磨罐中密封,球磨罐中抽真空并充入氮气,球磨质量比为20‑25,球磨完成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构木屑55-60份、牛至油粉8-15份、麦麸皮8-15份、谷壳8-15份、白糖1份、碳酸钙1份、石灰粉1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麦麸皮、谷壳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通入质量浓度为12-15%、温度为75-80℃的硫酸热蒸汽,保持5-8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将混合物料送入冷却室中,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中放置4-6小时;然后将处理后的物料与牛至油粉在球磨罐中密封,球磨罐中抽真空并充入氮气,球磨质量比为20-25,球磨完成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转速为350-4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35-45分钟。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白灵菇的母钟的菌种特性为,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2-26℃,适宜出菇温度为18-25℃。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白灵菇培养基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葛修梅张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