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4802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2)晒料、(3)土壤提取液制备、(4)混料、(5)装袋灭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原料成分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搭配,最终制得的人工栽培基质能有效的提升白灵菇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并且又缩短了白灵菇菌丝的生长周期,育出的白灵菇品质优、口感好、经济效益高。

Preparation method of Ling Bai mushroom cultivation substr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Ling Bai mushroom cultivation substrat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weighing, (2) drying, (3) preparation of soil extract, (4) mixing, and (5) bagging sterilization. The ingredients of Pleurotus ferulae cultivation of a reasonable choice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collocation, the final matrix prepared can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Ling Bai mushroom growth effectively, and shorten the growth cycle of the new Ling Bai mushroom mycelium, Ling Bai mushroom quality, good taste, high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菇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白灵菇即白阿魏蘑,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侧耳、刺芹侧耳白变色种。白灵菇、白灵蘑、翅鲍菇为商品名。在新疆,因为生于伞形科大型中药材——阿魏的植株上,民间习称天山神菇。白灵菇有几种不同形态。市场上畅销的白灵菇是指菌柄粗短,菌盖特大,形似手掌形的品种。菌柄较长,菌盖偏小的品种,则一般不做为白灵菇经营。随着人们的采挖,野生白灵菇的数量少之又少,为了满足市场上对于白灵菇的需求,先多通过人工进行栽培。栽培基质是人工栽培中必须的物质,而现有的栽培基质的原料成分单一,配比不合理,造成白灵菇菌棒的出菇率较低,其生物转化率仅为80%左右,影响了人工栽培的经济效益,此问题亟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按下列对应重量份称取物质备用:25~30份木屑、65~70份玉米芯、4~7份松针粉、10~13份椰壳粉、5~10份麸皮、2~4份蚕豆粉、3~5份滑石粉、2~3份凹凸棒土;(2)晒料: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放于太阳下曝晒2~3天,完成后收集备用;(3)土壤提取液制备:取连续种植桃树五年或以上的种植田土壤,然后与其质量8~10倍的清水共同混合放入搅拌罐内,高速搅拌处理15~20min后再静置1~1.5h,最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土壤提取液;(4)混料:将步骤(2)晒料后的各成分共同混合放入罐内,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制得的土壤提取液,不断搅拌混合至整体的水含量为58~63%后停止施加土壤提取液,最后取出得混合物备用;(5)装袋灭菌: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完成后进行灭菌,最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木屑碎片大小为0.5~1cm,所述的玉米芯、椰壳粉的粒径为150~200目。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速搅拌的速度为1300~1500转/分。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灭菌处理是利用紫外线辐照灭菌。现有的白灵菇栽培基质多仅由木屑、麸皮、棉籽壳等成分组成,其虽然能有效的保证白灵菇的营养生长,但对于产量、白灵菇的出菇率等品质提升效果不明显,本专利技术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进,对栽培基质中的原料组成进行了特殊的选择搭配,其中添加的木屑、玉米芯、椰壳粉、麸皮、蚕豆粉有效保证了白灵菇的营养供给,松针粉的添加提升了栽培基质的环境安全,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在混料配制的时候又添加了土壤提取液,所用的土壤是桃树连续种植了五年及以上的土壤,种植中通常存在连作障碍,即前茬多年种植一种作物,后续再进行同种作物种植时会影响生长,因为该作物在多年种植中会分泌一些物质甚至自毒成分,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此效应在同种作物间影响明显,但若后茬作物非同种的前茬作物,反而有可能会促进后茬作物的生长,这也就是现在轮作种植的依据,连年种植桃树后的土壤内含有较多的酚类、萜类、未探明的生物活性物质等,虽然其对于桃树自身有毒副影响,但申请人意外的发现此类物质能有效的促进白灵菇菌丝体的生长,配合其余成分的共同作用,增强了白灵菇人工栽培的品质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对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原料成分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搭配,最终制得的人工栽培基质能有效的提升白灵菇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并且又缩短了白灵菇菌丝的生长周期,育出的白灵菇品质优、口感好、经济效益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按下列对应重量份称取物质备用:25份木屑、65份玉米芯、4份松针粉、10份椰壳粉、5份麸皮、2份蚕豆粉、3份滑石粉、2份凹凸棒土;(2)晒料: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放于太阳下曝晒2天,完成后收集备用;(3)土壤提取液制备:取连续种植桃树五年或以上的种植田土壤,然后与其质量8倍的清水共同混合放入搅拌罐内,高速搅拌处理15min后再静置1h,最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土壤提取液;(4)混料:将步骤(2)晒料后的各成分共同混合放入罐内,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制得的土壤提取液,不断搅拌混合至整体的水含量为58~59%后停止施加土壤提取液,最后取出得混合物备用;(5)装袋灭菌: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完成后进行灭菌,最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木屑碎片大小为0.5~1cm,所述的玉米芯、椰壳粉的粒径为150~200目。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速搅拌的速度为1300转/分。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灭菌处理是利用紫外线辐照灭菌。实施例2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按下列对应重量份称取物质备用:28份木屑、67份玉米芯、6份松针粉、12份椰壳粉、8份麸皮、3份蚕豆粉、4份滑石粉、2.5份凹凸棒土;(2)晒料: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放于太阳下曝晒2天,完成后收集备用;(3)土壤提取液制备:取连续种植桃树五年或以上的种植田土壤,然后与其质量9倍的清水共同混合放入搅拌罐内,高速搅拌处理18min后再静置1.2h,最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土壤提取液;(4)混料:将步骤(2)晒料后的各成分共同混合放入罐内,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制得的土壤提取液,不断搅拌混合至整体的水含量为60~61%后停止施加土壤提取液,最后取出得混合物备用;(5)装袋灭菌: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完成后进行灭菌,最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木屑碎片大小为0.5~1cm,所述的玉米芯、椰壳粉的粒径为150~200目。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速搅拌的速度为1400转/分。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灭菌处理是利用紫外线辐照灭菌。实施例3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按下列对应重量份称取物质备用:30份木屑、70份玉米芯、7份松针粉、13份椰壳粉、10份麸皮、4份蚕豆粉、5份滑石粉、3份凹凸棒土;(2)晒料: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放于太阳下曝晒3天,完成后收集备用;(3)土壤提取液制备:取连续种植桃树五年或以上的种植田土壤,然后与其质量10倍的清水共同混合放入搅拌罐内,高速搅拌处理20min后再静置1.5h,最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土壤提取液;(4)混料:将步骤(2)晒料后的各成分共同混合放入罐内,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制得的土壤提取液,不断搅拌混合至整体的水含量为62~63%后停止施加土壤提取液,最后取出得混合物备用;(5)装袋灭菌: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完成后进行灭菌,最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木屑碎片大小为0.5~1cm,所述的玉米芯、椰壳粉的粒径为150~200目。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速搅拌的速度为1500转/分。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灭菌处理是利用紫外线辐照灭菌。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在省去步骤(3)土壤提取液制备操作,在步骤(4)混料处理时用等质量份的清水取代土壤提取液,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为了对比本专利技术效果,将上述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按下列对应重量份称取物质备用:25~30份木屑、65~70份玉米芯、4~7份松针粉、10~13份椰壳粉、5~10份麸皮、2~4份蚕豆粉、3~5份滑石粉、2~3份凹凸棒土;(2)晒料: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放于太阳下曝晒2~3天,完成后收集备用;(3)土壤提取液制备:取连续种植桃树五年或以上的种植田土壤,然后与其质量8~10倍的清水共同混合放入搅拌罐内,高速搅拌处理15~20min后再静置1~1.5h,最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土壤提取液;(4)混料:将步骤(2)晒料后的各成分共同混合放入罐内,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制得的土壤提取液,不断搅拌混合至整体的水含量为58~63%后停止施加土壤提取液,最后取出得混合物备用;(5)装袋灭菌: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完成后进行灭菌,最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灵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料:按下列对应重量份称取物质备用:25~30份木屑、65~70份玉米芯、4~7份松针粉、10~13份椰壳粉、5~10份麸皮、2~4份蚕豆粉、3~5份滑石粉、2~3份凹凸棒土;(2)晒料: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放于太阳下曝晒2~3天,完成后收集备用;(3)土壤提取液制备:取连续种植桃树五年或以上的种植田土壤,然后与其质量8~10倍的清水共同混合放入搅拌罐内,高速搅拌处理15~20min后再静置1~1.5h,最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土壤提取液;(4)混料:将步骤(2)晒料后的各成分共同混合放入罐内,向其中加入步骤(3)所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葛修梅张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