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速器布置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布置。从DE10201201383A1获知如下的变速器布置,借助于该变速器布置提供在单个传动侧轴上的传动动力可沿着单个输出侧轴的方向传输。尤其,当传动动力提供在两个传动侧轴上时,不能利用从DE102012013834A1获知的变速器布置。存在对于如下变速器布置的需求,该变速器布置可沿着输出侧轴的方向传输从两个传动侧轴传出的传动动力。由此出发,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的目标:创造新类型的变速器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速器布置被解决。相应地,所述变速器布置包含: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传动侧轴,第一传动齿接部成型在该第一传动侧轴上;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二传动侧轴,第二传动齿接部成型在该第二传动侧轴上;可旋转地安装的输出侧轴,输出齿圈部成型在该输出侧轴上;第一数目的第一行星轴,其中,第一行星齿接部每个和轴向偏移的第三行星齿接部成型到第一行星轴中的每个上;第二数目的第二行星轴,其中,第二行星齿接部每个和轴向偏移的第四行星齿接部成型在第二行星轴中的每个上;其中,第一传动侧轴和第二传动侧轴彼此共轴延伸;其中,第一行星轴的第一行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布置(1),具有:能旋转地安装的第一传动侧轴(11),所述第一传动侧轴(11)配备有第一传动齿接部(13);能旋转地安装的第二传动侧轴(12),所述第二传动侧轴(12)配备有第二传动齿接部(14);能旋转地安装的输出侧轴(15),所述输出侧轴(15)配备有输出齿接部(16);第一数目的第一行星轴(17),其中,在各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行星轴(17)中的每个配备有第一行星齿接部(19)和轴向偏移的第三行星齿接部(21);第二数目的第二行星轴(18),其中,在各种情况下,所述第二行星轴(18)中的每个配备有第二行星齿接部(20)和轴向偏移的第四行星齿接部(22);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7 DE 102015002029.31.一种变速器布置(1),具有:能旋转地安装的第一传动侧轴(11),所述第一传动侧轴(11)配备有第一传动齿接部(13);能旋转地安装的第二传动侧轴(12),所述第二传动侧轴(12)配备有第二传动齿接部(14);能旋转地安装的输出侧轴(15),所述输出侧轴(15)配备有输出齿接部(16);第一数目的第一行星轴(17),其中,在各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行星轴(17)中的每个配备有第一行星齿接部(19)和轴向偏移的第三行星齿接部(21);第二数目的第二行星轴(18),其中,在各种情况下,所述第二行星轴(18)中的每个配备有第二行星齿接部(20)和轴向偏移的第四行星齿接部(22);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侧轴(11)和所述第二传动侧轴(12)彼此共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轴(17)的第一行星齿接部(19)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接部(13)接合,并且所述第二行星轴(18)的第二行星齿接部(20)与所述第二传动齿接部(14)接合;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轴(17)的第三行星齿接部(21)和所述第二行星轴(18)的第四行星齿接部(22)与所述输出齿接部(16)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布置(1),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传动轴(11、12)上预备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接部(13、14)和在不同的行星轴(17、18)上预备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接部(19、20)各自形成为带有相反的螺旋角的螺旋齿接部,所述相反的螺旋角优选具有相同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器布置(1),其特征在于:在各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行星轴(17)的第一数目和所述第一行星轴(18)的第二数目大于或等于二,所述第一行星轴(17)的第一数目和所述第一行星轴(18)的第二数目优选大小相同;沿周向方向看,所述第一行星齿接部(19)和所述第二行星齿接部(20)均等地分布使得第二行星齿接部(20)每个被定位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行星齿接部(19)之间;沿轴向方向看,所述第一行星齿接部(19)和所述第二行星齿接部(20),就像所述第一传动齿接部(13)和所述第二传动齿接部(14)一样,相对于彼此偏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布置(1),其特征在于:沿轴向方向看,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平内坎普,M斯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伦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