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韵棠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2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包括依次前后铰装连接在一起的前架、中架和后架;前架包括用于安装前叉的头管,头管的后侧部设有铰装部;中架包括前端部与铰装部铰装在一起的中梁,中梁的后端设有左右延伸的横梁,中架的后部设有车座;后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两端部上的套管,两个套管上分别设有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梁,两根后梁的后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后车轮的安装部,前架与后架之间铰装连接有当摆动前架或后架时可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同步折叠或者展开的连杆装置;其次,车架上还设有可将车架固定在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的锁止机构。该车架结构简单,可手动摆动前架或者后架即可实现车架整体折叠或者展开。

Folding tricycl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tricycle frame, which are hinged together before and after the front frame, frame and the back frame; pre frame comprises a mounting fork head tube, the rear side section of the head tube is hinged; frame including a front end and hinged hinged together in the Department beam beam beam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rear frame extending around, in a seat back frame comprises a rotating sleev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t both ends of the beam, two slee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ack lower part extending obliquely back, two rear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wheel frame before and after installation, after the frame is hinged connected with the swing frame before or after when the frame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 connecting rod device in frame and frame, the middle frame and the back frame synchronous folding and unfolding; secondly,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can be fixed in the unfolded state Locking mechanism in folding state. The fram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be manually swung, the front frame or the rear frame can realize the whole folding or unfolding of th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轮车体积大、笨拙、占用空间大,不便存放与捎带,针对前述问题,部分技术人员设计了可折叠的三轮车,但现有的折叠三轮车零部件众多、折叠部件结构复杂,成本高,折叠或打开时费时费力,影响使用者的快速使用,由于结构复杂、折叠操作不易,不太适合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人群使用,推广范围受限,极大地限制折叠三轮车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快速折叠从而减小三轮车车体占用体积的折叠式三轮车车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依次前后铰装连接在一起的前架、中架和后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前架包括用于安装前叉的头管,所述头管的后侧部设有铰装部;所述中架包括前端部与铰装部铰装在一起、后端部则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中梁,所述中梁的后端设有左右延伸的横梁,所述中架的后部设有车座;所述后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两端部上的套管,两个套管上分别设有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梁,两根后梁的后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后车轮的安装部;所述铰装部的下侧设有前铰装耳板,所述两个套管上分别设有后铰装耳板,所述前铰装耳板与两个后铰装耳板之间铰装连接有当摆动前架或后架时可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同步折叠或者展开的连杆装置;所述折叠式三轮车车架上还设有可将车架固定在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的锁止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前架、中架和后架为前后铰装连接在一起,并且将中架向前上方摆动一定角度后、后架向前下方摆动一定角度后可实现车架折叠,反之,当中架与后架分别反向摆动复位后则实现车架展开,而本技术通过在前架与后架之间设置连杆装置,因此,可仅摆动前架或者后架任一架体即可实现前架与后架联动动作,因此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同步折叠或者展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车架的快速折叠或者展开。为了实现连杆装置的第一种结构,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上端铰装在中梁上、下端部可前后摆动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中部与前铰装耳板之间铰装连接有前连杆,所述摆臂的外伸端部与两个后铰装耳板之间分别铰装连接有后连杆。为了实现车架的自动折叠或展开,位于摆臂后方的中梁上铰装有可驱动摆臂摆动从而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自动折叠或者展开的伸缩缸体。所述横梁的两端部分别向前方倾斜一定角度,两根后连杆分别通过球头连接件铰装连接在摆臂和后铰装耳板之间。为了实现连杆装置的另一种具体结构,所述连杆装置包括前端铰装在前铰装耳板上、后端部则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主杆体,所述主杆体的后端设有两根分别伸向后铰装耳板的副杆体,两根副杆体的后端部分别与同侧的后铰装耳板铰装连接在一起。为了实现车架的自动折叠或展开,位于主杆体后方的中梁上设有伸向两根副杆体之间的缸体安装座,所述缸体安装座与主杆体的后端部之间铰装有伸缩缸体。所述横梁的两端部分别向前方倾斜一定角度,两根副杆体为前端固接在主杆体上、后端部可进行左右弹性摆动从而调节两者之间夹角角度的弹性板体,两根弹性板体的后端部分别通过球头连接件与同侧后铰装耳板铰装连接在一起。为了实现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铰装在横梁中部的翻盖,所述翻盖的左右两侧设有分别伸向同侧套管的锁止块,所述套管上设有当中架与后架折叠后或者展开后可供锁止块分别卡入其中的折叠卡槽和展开卡槽。为了增大翻盖锁止套管时的稳定性,所述翻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伸向同侧套管的遮护部,所述遮护部设有可贴靠在套管外周面上并与套管外径相等的内弧面,相应一侧的锁止块位于同侧遮护部的内弧面上。为了提高中架与后架展开时的载重强度,所述横梁的两端部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套管上设有供同侧限位块向外伸出且当后架相对中架展开后可限制限位块继续转动的限位弧口。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手动摆动前架或者后架即可实现车架整体折叠或者展开,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动折叠方式进行车架折叠或者展开,从而可减小三轮车车体的占用体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架与后架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3中A向的局部向视图;图6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套管与后梁连接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8为图7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9为在图1的基础上安装伸缩缸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安装有伸缩缸体且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连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包括依次前后铰装连接在一起的前架、中架和后架;该前架包括头管1,该头管1为现有技术,该头管1用于安装前叉,相应的,前叉的下端可安装有前车轮,前叉的顶部可安装有车把;其次,头管1的后侧部设有铰装部2,铰装部2上设有左右贯通的主铰装孔,当然,为了方便铰装中架,如图1所示,优选在头管1的后侧部固接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前斜梁,该铰装部2则设置在前斜梁的后端部上。如图1-图2所示,该中架包括前端部与铰装部2铰装在一起、后端部则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中梁3,为了方便中梁3与铰装部2进行铰接,该中梁3的前端固接有铰装座,铰装座上设有铰装槽及左右贯穿铰装座和铰装槽的副铰装孔,因此,该铰装部2通过穿过副铰装孔和主铰装孔的铰轴铰装连接在铰装槽中,另外,中梁3的后端设有左右延伸并用于铰装后架的横梁4,其次,该中梁3的后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铰装有上翻时可压靠在固定座顶部从而进行使用、下翻时可与中梁3贴靠在一起从而减小车架占用空间的车座5。如图1-图5所示,该后架则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4两端部上的套管6,两个套管6上分别设有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梁7,因此,后架可在横梁4两端部的支撑作用下进行摆动,另外,两根后梁7的后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后车轮的安装部,因此,在两根后梁7的后端部安装后车轮和在前叉的下端安装前车轮从而组装成三轮车;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实现横梁4与两个套管6之间的轴向定位连接,该横梁4的两端面中心设有螺纹孔,而套管6的管腔中固接有固定板26,固定板26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其次,每侧的套管6与同侧的横梁4端部之间设有穿过中心孔并螺装在螺纹孔中的定位螺栓27,因此,定位螺栓的螺帽可将固定板26压靠在横梁4的端面上,从而对套管6进行轴向定位,而为了避免定位螺栓拧紧时将固定板26也压紧在横梁4的端面上,该定位螺栓的螺杆上设有位于中心孔内的定位轴段28,定位轴段28的长度稍大于中心孔的长度,其次,定位轴段28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孔径,因此,当即使拧紧定位螺栓27时,固定板26也可以自由转动,当然,该定位轴段28可以采用多个垫片套装在定位螺栓27的螺杆上实现;另外,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定位螺栓27的螺帽外露,固定板26的外侧面与套管6的外端面间隔设置一段距离;当然,套管6在横梁4上的轴向定位结构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因此,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可通过将中架向前上方摆动一定角度后、后架向前下方摆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包括依次前后铰装连接在一起的前架、中架和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包括用于安装前叉的头管(1),所述头管(1)的后侧部设有铰装部(2);所述中架包括前端部与铰装部(2)铰装在一起、后端部则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中梁(3),所述中梁(3)的后端设有左右延伸的横梁(4),所述中架的后部设有车座(5);所述后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4)两端部上的套管(6),两个套管(6)上分别设有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梁(7),两根后梁(7)的后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后车轮的安装部;所述铰装部(2)的下侧设有前铰装耳板(8),所述两个套管(6)上分别设有后铰装耳板(9),所述前铰装耳板(8)与两个后铰装耳板(9)之间铰装连接有当摆动前架或后架时可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同步折叠或者展开的连杆装置;所述折叠式三轮车车架上还设有可将车架固定在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的锁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包括依次前后铰装连接在一起的前架、中架和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包括用于安装前叉的头管(1),所述头管(1)的后侧部设有铰装部(2);所述中架包括前端部与铰装部(2)铰装在一起、后端部则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中梁(3),所述中梁(3)的后端设有左右延伸的横梁(4),所述中架的后部设有车座(5);所述后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4)两端部上的套管(6),两个套管(6)上分别设有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梁(7),两根后梁(7)的后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后车轮的安装部;所述铰装部(2)的下侧设有前铰装耳板(8),所述两个套管(6)上分别设有后铰装耳板(9),所述前铰装耳板(8)与两个后铰装耳板(9)之间铰装连接有当摆动前架或后架时可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同步折叠或者展开的连杆装置;所述折叠式三轮车车架上还设有可将车架固定在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的锁止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上端铰装在中梁(3)上、下端部可前后摆动的摆臂(10),所述摆臂(10)的中部与前铰装耳板(8)之间铰装连接有前连杆(11),所述摆臂(10)的外伸端部与两个后铰装耳板(9)之间分别铰装连接有后连杆(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摆臂(10)后方的中梁(3)上铰装有可驱动摆臂(10)摆动从而实现前架与中架、中架与后架进行自动折叠或者展开的伸缩缸体。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的两端部分别向前方倾斜一定角度,两根后连杆(12)分别通过球头连接件铰装连接在摆臂(10)和后铰装耳板(9)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前端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韵棠王秀年邹宗森王道花张舜超邓超王一帆王紫扬
申请(专利权)人:王韵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