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0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包括右支撑架、加强板和缓冲弹簧,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之间通过上下两处所设置的加强板相连接,且上下两处加强板之间设置有风扇,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正反两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上均设置有缓冲弹簧。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具有针对性,主要适用于面包车等发动机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车辆,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中安装有风扇,当汽车行驶时,位于驾驶座下方的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中的风扇通过汽车的导电线提供电能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加快发动机的散热效率,有效的避免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因为散热不良而导致发动机被烧坏问题的发生。

Seat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at damping sub frame, including the right support frame, reinforcing plate and buffer spring, between the right supporting frame and a left supporting fram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reinforcing plate set on the two premises, and between the two reinforc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an, the right and the left supporting frame hold both ends of the frame both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 rubber layer, wherein the right support frame and a left suppo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pring. The seat damping sub frame is targeted, mainly applicable to VAN Engine in the driver's seat of the car under the seat, damping sid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an, when the vehicle is running in the driver's seat beneath the engine will generate a lot of heat, fan sub frame in damping power seat can the engine heat treatment by a wire car, to speed up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 effectively avoid the engine driving cars because the heat caused by the engine burn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制造工艺不断进步,乘客对乘坐的舒适感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颠簸,为了保证乘座者或驾驶员更好的乘坐或驾驶,需要在车辆座椅上装设减震装置。目前的汽车座椅减震器结构较为简单,在减震性能方面较为不稳定,且现有汽车座椅减震器只具有减震功能,功能较为单一,现有些汽车为了扩大储物空间,同时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将发动机安置与驾驶座的下方,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发动机散热不良会导致发动机被烧坏或爆炸等问题的发生,对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市场上缺少适用于面包车等发动机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车辆在提升减震性能的同时提高驾驶安全的座椅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缺少适用于面包车等发动机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车辆在提升减震性能的同时提高驾驶安全的座椅减震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包括右支撑架、左支撑架、橡胶层、连接孔、风扇、减震消音层、加强板和缓冲弹簧,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之间通过上下两处所设置的加强板相连接,且上下两处加强板之间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上下两处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消音层,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正反两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的四边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上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减震消音层与风扇和加强板之间均为粘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松弛状态下减震消音层与风扇和加强板之间相粘合。优选的,所述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均为中空结构,且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中空位置设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风扇正反两面与加强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减震消音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具有针对性,主要适用于面包车等发动机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车辆,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中安装有风扇,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可根据安装需求安装于座椅减震器的上方或下方,风扇利用汽车的导电线连接提供电能,当汽车行驶时,位于驾驶座下方的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中的风扇通过汽车的导电线提供电能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加快发动机的散热效率,有效的避免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因为散热不良而导致发动机被烧坏问题的发生,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在提高座椅减震器减震性能的同时,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了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弹簧松弛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支撑架,2、左支撑架,3、橡胶层,4、连接孔,5、风扇,6、减震消音层,7、加强板,8、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包括右支撑架1、左支撑架2、橡胶层3、连接孔4、风扇5、减震消音层6、加强板7和缓冲弹簧8,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之间通过上下两处所设置的加强板7相连接,且上下两处加强板7之间设置有风扇5,风扇5与上下两处加强板7之间设置有减震消音层6,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正反两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3,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的四边均开设有连接孔4,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上均设置有缓冲弹簧8。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减震消音层6与风扇5和加强板7之间均为粘性连接,可有效的保证汽车在行驶时风扇5的稳定性和安静性;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缓冲弹簧8松弛状态下减震消音层6与风扇5和加强板7之间相粘合,不会因为缓冲弹簧8的收缩和恢复造成减震消音层6与风扇5和加强板7之间相隔离;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均为中空结构,且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中空位置设有缓冲弹簧8,通过缓冲弹簧8的缓冲吸能,进一步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程度,在现有座椅减震器上进一步提高减震性能;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风扇5正反两面与加强板7连接处均设置有减震消音层6,进行全方位的减震静音,可有效的保证汽车在行驶时风扇5的稳定性和安静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时,首先需对整个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具有针对性,主要适用于面包车等发动机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车辆,根据风扇5连接汽车导电线的连接程度,可选择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安装于汽车座椅减震器的上方或下方,为了在现有座椅减震器上进一步提高减震性能,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均为中空结构,且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中空位置设有缓冲弹簧8,通过缓冲弹簧8的缓冲吸能,进一步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程度,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在对有座椅减震器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该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设有风扇5,且风扇5由汽车导电线直接提供电能,当汽车行驶时,风扇5经汽车导电线提供电能后运作,对位于汽车驾驶座下方的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保证汽车行驶时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消散,有效的避免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因为散热不良而导致发动机被烧坏或爆炸等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汽车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且风扇5正反两面与加强板7连接处均粘合有减震消音层6,可有效的保证汽车在行驶时风扇5的稳定性和安静性,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的正反两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3,使得该减震副架与减震器不直接接触,通过橡胶层3降低减震器传输给减震副架的颠簸程度,保证风扇5的稳定性。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

【技术保护点】
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包括右支撑架(1)、左支撑架(2)、橡胶层(3)、连接孔(4)、风扇(5)、减震消音层(6)、加强板(7)和缓冲弹簧(8),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之间通过上下两处所设置的加强板(7)相连接,且上下两处加强板(7)之间设置有风扇(5),所述风扇(5)与上下两处加强板(7)之间设置有减震消音层(6),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正反两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3),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的四边均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上均设置有缓冲弹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减震器减震副架,包括右支撑架(1)、左支撑架(2)、橡胶层(3)、连接孔(4)、风扇(5)、减震消音层(6)、加强板(7)和缓冲弹簧(8),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之间通过上下两处所设置的加强板(7)相连接,且上下两处加强板(7)之间设置有风扇(5),所述风扇(5)与上下两处加强板(7)之间设置有减震消音层(6),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正反两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3),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的四边均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2)上均设置有缓冲弹簧(8)。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川朱郑乔若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