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本利专利>正文

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92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58
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属于食药用菌菌种培养基的配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食药用菌培养基存在的问题,其配方为:土壤、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其配方按原料重量百分比为:土壤10%‑87%、木屑10%‑87%、麦麸8%、石膏0.5%‑3%、白灰0.5%‑1%、豆粕粉5%‑15%和有机生物肥1%,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其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为:拌料;装袋、灭菌;这个配方原料各地都有,合成后其单位密度大,比重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所培养的菌种菌丝体浓密健壮,子实体产量稳定、优质,且节省了大量的林木资源。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soil substitute culture medi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soil material mediu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eparation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culture medium, 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edible fungus culture medium problems, the formula is: soil, sawdust, wheat bran, soybean powder, gypsum, lime and organic bio fertilizer; the formula according to weight percentage of raw materials 10%: 87%, 10% soil sawdust 87%, wheat bran 8%, 0.5% 3%, 0.5% gypsum lime 1%, soybean meal 5% 15% and 1% organic bio fertilizer, the material weight% and 100%;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steps of: mixing materials; bagging, the sterilization; the formula of raw materials in all parts of the unit, after the synthesis of high density, high proportion, low cost,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 the strains dense mycelium robust, fruitbody yield, stable quality, and saves large Measured forest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属于食药用菌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技术背景目前食药用菌菌种的培养,生产技术有多种,其中被广泛采取的技术是菌种的三级培养,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此外还有液体菌种的培养以及发酵料、生料培养基的制作。只有有了科学的培养基配方、菌种才能顺利地进一步的繁育、扩大、最终才会产生一个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代料种植食用菌的方法多以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和落实,以林木为资源的食药用菌发展越来越受到了资源的限制,也影响了其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有培养基也有利用秸秆和其它下脚料等剩余物进行生产,但是其所需要的原材料从采集、收购、粉碎,贮运等众多环节其成本比用木屑为主料的成本还要高,且有些原料含有较高的糖份,淀粉、灰分以及无用物质,菌种分解后其多余养分及易被霉菌和病毒所侵染。还有因为秸秆类培养料单位密度小,拌料后含水量较低,影响其物质的转化,经济效益也就不明显,故实施和普及起来很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食药用菌培养基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其特征是,该配方还包括土壤。其配方按原料重量百分比为:土壤10%-87%、木屑10%-87%、麦麸8%、石膏0.5%-3%、白灰0.5%-1%、豆粕粉5%-15%和有机生物肥1%,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配方中含水量40%-70%。木屑部分或全部用秸秆代替。所述的土壤为农田土、腐殖土或者其它无公害土壤均可。所述的有机生物肥中氮磷钾≥3%,有机质≥65%。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拌料:将农田土、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上述原料混合放入搅拌机进行干料正反转搅拌,5分钟后加入清水继续正反转搅拌均匀,5分钟后倾倒出来,手抓成团,手指缝无水滴;步骤二,装袋:用装袋机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菌袋内,装好后袋口压平,装实,料中间留有通气孔,用塑料棒将塑料菌袋剩余部分完全塞压于培养基孔中,塞好口的菌袋倒置于铁制的菌框之中,即菌袋孔和塑料棒朝下立着摆放;步骤三,灭菌:将装好的菌袋以每筐为单位置放于灭菌罐内进行高温、高压灭菌,121℃保持2.5-3小时,出锅前待压力恢复至常压、温度降至人体能适应的温度时才能出锅,这期间利用熏蒸药剂进行接种室的环境灭菌,达到无菌环境的要求。所述步骤一中土壤的碱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据所种植的菌种进行调整,碱性过高用柠檬酸调配,酸性过高用白灰调整至所需的PH值。所述步骤三中:灭菌罐内进行常温、常压灭菌的温度为100℃温度保持8-10个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培养基以土壤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部分木屑(或秸秆)、石膏、白灰、有机生物肥、豆粕粉等为辅料成份的培养基配方,这个配方原料各地都有,合成后其单位密度大,比重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该培养基适应的菌种种类有: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榆黄蘑、杏鲍菇、元蘑、榛蘑、猴头菇、灵芝、鸡腿蘑、姬松茸等众多菌种种类。所培养的菌种菌丝体浓密健壮,子实体产量稳定、优质,且节省了大量的林木资源。对于天然林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配方为:土壤(农田土、腐殖土或者其他无污染、有害重金属不超标的无公害土壤均可)、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木屑可以部分或全部用秸秆代替。其配方按原料重量百分比为:土壤10%-87%、木屑10%-87%、麦麸8%、石膏0.5%-3%、白灰0.5%-1%、豆粕粉5%-15%和有机生物肥1%,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配方中含水量40%-70%。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拌料:将农田土、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上述原料混合放入搅拌机进行干料正反转搅拌,5分钟后加入清水继续正反转搅拌均匀,5分钟后倾倒出来,手抓成团,手指缝无水滴;土壤的碱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据所种植的菌种进行调整,碱性过高用柠檬酸调配,酸性过高用白灰调整至所需的PH值。步骤二,装袋:用装袋机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菌袋内,装好后袋口压平,装实,料中间留有通气孔,用塑料棒将塑料菌袋剩余部分完全塞压于培养基孔中,塞好口的菌袋倒置于铁制的菌框之中,即菌袋孔和塑料棒朝下立着摆放;步骤三,灭菌:将装好的菌袋以每筐为单位置放于灭菌罐内进行高温、高压灭菌,121℃保持2.5-3小时,出锅前待压力恢复至常压、温度降至人体能适应的温度时才能出锅,这期间利用熏蒸药剂进行接种室的环境灭菌,达到无菌环境的要求。灭菌罐内进行常温、常压灭菌的温度为100℃温度保持8-10个小时。实施例1: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基本配方比例为:土壤44%、木屑43%、麦麸8%、石膏(CaSO4)1%、白灰(CaCO3)1%、豆粕粉(豆饼粉)2%、有机生物肥1%(氮磷钾≥3%、有机质≥65%);该配方中含水量65%(按不同品种可适量加减)。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地区土质为碱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据所种植的菌种适当程度进行调整,碱性过高可用柠檬酸调配,酸性过高可用白灰(CaCO3)调整至所需的PH值。上述配方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菌类培养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拌料将农田土44kg(含水量35%)、木屑43kg(含水量35%)、麦麸8kg(含水量15%)、石膏(CaSO4,干燥)1kg、白灰(CaCO3,干燥)1kg、豆粕粉2kg(也称豆饼粉,含水量15%)、有机生物肥1kg(氮磷钾≥3%、有机质≥65%),将上述原料混合放入搅拌机进行干料正反转搅拌,5分钟后加入50kg清水继续正反转搅拌均匀,约5分钟后倾倒出来,手抓成团,手指缝无水滴。步骤二,装袋用装袋机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16.2cm×37cm的折角聚乙烯塑料菌袋内,装好后袋体高度为22cm,重量为2kg左右,袋口压平,装实,料中间留有直径2.2cm通气孔,用直径2cm,长16cm的塑料棒将塑料菌袋剩余部分完全塞压于培养基孔中,(在操作过程中这种方法叫做菌袋窝口),塞好口的菌袋倒置于铁制的菌框之中。即菌袋孔和塑料棒朝下立着摆放。步骤三,灭菌、接种将装好的菌袋以每筐为单位置放于灭菌罐内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即121℃保持2.5-3小时,也可常温、常压下100℃温度保持8-10个小时,出锅前待压力恢复至常压、温度降至人体能适应的温度时才能出锅,这期间利用熏蒸药剂进行接种室的环境灭菌,一定时间后基本达到无菌环境的要求。培养基冷却至28℃以内时才能开始进行无菌操作,这也可以叫做是接种,接种的步骤是:拔掉塑料棒、放入菌种、塞上无菌海绵或者棉花即可。也有其它灭菌、接种方法,其原理就是要求培养基熟化、灭菌,接种,按无菌操作手法进行。步骤四,培养将接完菌种的培养基放置本菌丝体适宜生长的发酵室进行培养,如黑木耳固体接上后,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2℃,若接黑木耳液体菌种应保持在25℃环境下培养,大约30-40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其特征是,该配方还包括土壤。

【技术特征摘要】
1.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和有机生物肥,其特征是,该配方还包括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特征是,其配方按原料重量百分比为:土壤10%-87%、木屑10%-87%、麦麸8%、石膏0.5%-3%、白灰0.5%-1%、豆粕粉5%-15%和有机生物肥1%,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特征是,该配方中含水量4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特征是,木屑部分或全部用秸秆代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的土壤为农田土、腐殖土或者其它无公害土壤均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生物肥中氮磷钾≥3%,有机质≥65%。7.制备权利要求1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食药用菌土壤代料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拌料:将农田土、木屑、麦麸、石膏、白灰、豆粕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本利
申请(专利权)人:赵本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