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85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包括气控氢发生管(1),平底烧瓶(2),分液漏斗(3),微动放气阀门(4),磨口接头(5),多孔玻璃板(6),吸收瓶(7),磨口瓶塞(8),导气管(9),气控氢发生管(1)置于平底烧瓶(2)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4),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在气控氢发生管(1)内放置硼氢化钠,分液漏斗(3)与平底烧瓶(2)相连,平底烧瓶(2)通过导气管(9)与吸收瓶(7)相连接,该吸收瓶(7)的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硼氢化钠遇酸反应生成氢气,来代替氢气钢瓶、减压阀、输气管组成的放气装置,在保证同等转化率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轻便性。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sulfide in 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converting hydrogen sulfide in water, including gas control tube (1), flat bottomed flask (2), a separatory funnel (3), (4), micro valve ground joint (5), porous glass plate (6), the absorption bottle (7), cork (grinding mouth 8), air duct (9), hydrogen gas control tube (1) placed in flat bottomed flask (2),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a micro gas valve (4), flat end in the bottom of the flask, hydrogen gas in the control tube (1) placed in sodium borohydride, separating funnel (3) and a the flask (2) connected to a flask (2) through the guide tube (9) and the absorption bottle (7) is connected with the absorption bottle (7) outlet directly external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uses sodium borohydride in acid reaction to produce hydrogen, discharging device to replace the hydrogen cylinder valve, gas composi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qual conversion rate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por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化物转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等各种水中硫化物的转化。
技术介绍
硫化物在水中存在的形态较多,其对水质的影响较大。水中硫化物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主要是分光光度法、碘量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这些方法均需要将硫化物转化成硫化氢气体,再用吸收液吸收。硫化氢的转换率为最重要的指标。中国专利CN104071929B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硫化物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采用两极化学处理装置进行两级电化学处理,均以铁或其合金作为阳极,其中第一级电化学处理利用阳极氧化作用和铁阳极溶解产生的亚铁离子的沉淀作用处理水中的高浓度硫化物,第二级电化学处理前加入适量双氧水,利用其与阳极均匀溶解产生的亚铁离子以及电化学作用相互之间产生的芬顿反应和电催化作用,实现水中低浓度硫化物的快速、彻底去除。但是该专利需要利用电化学处理,结构复杂,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证同等转化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和轻便性的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为玻璃结构,包括气控氢发生管,平底烧瓶,分液漏斗,微动放气阀门,磨口接头,多孔玻璃板,吸收瓶,磨口瓶塞,导气管,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置于平底烧瓶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在气控氢发生管内放置硼氢化钠,所述的分液漏斗与平底烧瓶相连,所述的平底烧瓶通过导气管与吸收瓶相连接,该吸收瓶的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的顶部设有磨口接头,下端设有多孔玻璃板,在磨口接头与多孔玻璃板之间放置硼氢化钠。使用的多孔玻璃板既可以使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底部溢出,最大程度上带动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逸出,并使酸液与硼氢化钠暂时产生空间,一定程度上控制反应速率,提高吸收效率。所述的平底烧瓶与分液漏斗、导气管、气控氢发生管连接,形成一个硫化氢和氢气同时产生并输送的一体化装置。所述的分液漏斗通过磨口塞与平底烧瓶相连,向样品中滴加浓酸。所述的微动放气阀门,通过氢气产生的气压和微量放气阀调节氢气产生速度。所述的吸收瓶内装有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溶液。取一定量的水样于平底烧瓶中,旋紧微动放气阀门,浓酸通过分液漏斗滴入样品中,与水中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与气控氢发生管中的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带动硫化氢气通过导气管进入到吸收瓶中,硫化氢气体被吸收瓶中的过氧化氢氧化成硫酸根,与碱液反应生产硫酸盐溶液,达到吸收的目的。当微动放气阀门关闭时,酸液与硼氢化钠生成的氢气可以在气控氢发生管底部产生空间,隔离酸液与硼氢化钠的反应,通过微调放气阀门排出多余氢气后,硼氢化钠继续与酸液反应生成氢气,带动硫化氢其他进入吸收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硫化氢气体的溢出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硼氢化钠与酸液反应产生氢气带动硫化氢气体进入吸收瓶的设计,避免使用钢瓶气作为载气,最大程度上节约空间和增加操作安全系数;2)气控氢发生管上端通过微动放气阀门来调节氢气产生量,避免气体瞬间产生,造成泄露或吸收不充分,为独特设计;3)氢气产生部位位于平底烧瓶低端,可以最大程度上带动硫化氢气体进入吸收瓶,提高转化效率;4)外形紧凑,全玻璃结构,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气控氢发生管1,平底烧瓶2,分液漏斗3,微动放气阀门4,磨口接头5,多孔玻璃板6,吸收瓶7,磨口瓶塞8,导气管9,气控氢发生器1置于带磨口平底烧瓶2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4,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磨口接头5和多孔玻璃板6中间放置硼氢化钠,分液漏斗3通过磨口塞子与平底烧瓶2相连,用于向平底烧瓶内加酸,平底烧瓶2通过导气管9与吸收瓶7相连接,吸收瓶带有磨口和出气口,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所述:取一定量的水样于平底烧瓶中,旋紧微动放气阀门,浓酸通过分液漏斗滴入样品中,与水中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与气控氢发生管中的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带动硫化氢气通过导气管进入到吸收瓶中,硫化氢气体被吸收瓶中的过氧化氢氧化成硫酸根,与碱液反应生产硫酸盐溶液,达到吸收的目的。当微动放气阀门关闭时,酸液与硼氢化钠生成的氢气可以在气控氢发生管底部产生空间,隔离酸液与硼氢化钠的反应,通过微调放气阀门排出多余氢气后,硼氢化钠继续与酸液反应生成氢气,带动硫化氢其他进入吸收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硫化氢气体的溢出率。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气控氢发生管(1),平底烧瓶(2),分液漏斗(3),微动放气阀门(4),磨口接头(5),多孔玻璃板(6),吸收瓶(7),磨口瓶塞(8),导气管(9),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1)置于平底烧瓶(2)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4),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在气控氢发生管(1)内放置硼氢化钠,所述的分液漏斗(3)与平底烧瓶(2)相连,所述的平底烧瓶(2)通过导气管(9)与吸收瓶(7)相连接,该吸收瓶(7)的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气控氢发生管(1),平底烧瓶(2),分液漏斗(3),微动放气阀门(4),磨口接头(5),多孔玻璃板(6),吸收瓶(7),磨口瓶塞(8),导气管(9),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1)置于平底烧瓶(2)内,上端接有微动放气阀门(4),尾端置于平底烧瓶底部,在气控氢发生管(1)内放置硼氢化钠,所述的分液漏斗(3)与平底烧瓶(2)相连,所述的平底烧瓶(2)通过导气管(9)与吸收瓶(7)相连接,该吸收瓶(7)的出气口直接外接尾气处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硫化物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控氢发生管(1)的顶部设有磨口接头(5),下端设有多孔玻璃板(6),在磨口接头(5)与多孔玻璃板(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王凯越张小沁周庆云卢栋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