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酸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技术通过将模板核酸在高温(95℃)时变性成单链,在降温后(降至50℃-60℃)引物与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特异性结合;在最适延伸反应温度(72℃左右),DNA聚合酶以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的反应。整个反应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组成的循环反应进行。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因PCR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不仅常被用于核酸的基础研究,PCR技术也是目前核酸检测的金标准,在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PCR产物是具有平末端的双链DNA,一般包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进行分离,随后需要借助染色和紫外透射成像进行分析。上述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且依赖仪器及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不适用于高通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用于扩增目的核酸的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并在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的5'端分别加上Tag1和Tag2序列,Tag1序列和正向引物F之间、Tag2序列和反向引物R之间分别用若干胸腺嘧啶隔开,合成引物Tag1‑F和Tag2‑R;(2)用紫外线对引物溶液Tag1‑F和Tag2‑R照射至少30min;(3)混合PCR反应体系置于PCR仪中进行反应,得到具备双单链末端的PCR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19 CN 20161090872261.一种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用于扩增目的核酸的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并在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的5'端分别加上Tag1和Tag2序列,Tag1序列和正向引物F之间、Tag2序列和反向引物R之间分别用若干胸腺嘧啶隔开,合成引物Tag1-F和Tag2-R;(2)用紫外线对引物溶液Tag1-F和Tag2-R照射至少30min;(3)混合PCR反应体系置于PCR仪中进行反应,得到具备双单链末端的PCR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若干胸腺嘧啶的两端分别各加一个腺嘌呤或胞嘧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6-10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Tag1和Tag2序列分别为:Tag1:5’-CTGTACGAGACT-3’Tag2:5’-TCTAATGCTGAT-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紫外线优选波长100~290nm。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一)直接法:分别设计并合成与Tag1和Tag2互补的序列C-Tag1和C-Tag2,并分别在C-Tag1和C-Tag2的3'端用巯基修饰;将修饰过后的C-Tag1和C-Tag2分别通过金硫键结合到胶体金粒子上,得到AuNPDNA1和AuNPDNA2;将AuNPDNA1和AuNPDNA2按C-Tag1和C-Tag2摩尔比0.8-1.2:0.8-1.2混匀制备成红色透明的标记胶体金溶液;将PCR产物加入到标记胶体金溶液中混匀,肉眼观察进行检测及判断,标记胶体金溶液无变化则检测结果为阴性,标记胶体金溶液变浑浊则检测结果为阳性;(二)试纸条法:分别设计并合成与Tag1和Tag2互补的序列C-Tag1和C-Tag2,C-Tag1的3'端用巯基修饰,合成Tag1序列;将修饰后的C-Tag1通过金硫键结合到胶体金粒子上,得到AuNPDNA1,并将AuNPDNA1喷在胶体金试纸条的金标垫上;将C-Tag2序列固定在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