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77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接支架,包括:三个矩形基面和七个焊接面;其中,三个矩形基面包括第一矩形基面(1)、第二矩形基面(2)和第三矩形基面(3),七个焊接面包括第一焊接面(4)、第二焊接面(5)、第三焊接面(6)、第四焊接面(7)、第五焊接面(8)第六焊接面(9)和第七焊接面(10),不同的焊接面与不同的基面连接。焊接面用于将焊接支架焊接至存在缝隙的车体的后纵梁总成结构、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和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上,从而,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焊接支架将上述三个总成结构之间的缝隙填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异形梁填补上述缝隙时,异形梁生产难度大的问题。

Welding brack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elding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three rectangular base and seven welding surface; the three rectangular base includes a first rectangular base (1), second (2) and third rectangular plane rectangular base (3), seven welding surface includes a first surface (4, second) welding welding surface (5), third (6), fourth of the welding surface of the welding surface (7), fifth (8) sixth welding surface of the welding surface (9) and seventh (10), the welding surface of the welding surface of different connection with different base. The welding surface for welding bracket welded to the body gap after the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structure, the threshold plate assembly segment structure and rear floor front extension plate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by, welding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of the three assembly gap between fi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pecial-shaped beam is difficult to be filled in the prior art when the special-shaped beam is used to fill the g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接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向多元化发展,汽车产品的细分领域不断增多,车辆型号逐渐增多。但是,通常多种不同型号的汽车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因此,同一生产线生成的某些车型由于受到悬架系统结构的影响,使得后纵梁总成结构和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无法直接焊接,造成其后纵梁总成结构、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和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之间存在缝隙。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后纵梁加工成弯曲的异型梁的形式,使后纵梁弯曲的部分填补上述三个总成结构之间的缝隙。然而,异型梁的生产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接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异形梁填补后纵梁总成结构、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和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之间的缝隙时,异形梁成产难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接支架,包括,三个矩形基板和七个焊接面。其中,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七焊接面(10)连接,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上述第七焊接面(10)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二矩形基面(2)通过第一垂直面(14)连接,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平行;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六焊接面(9)通过第二垂直面连接,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上述第六焊接面(9)平行;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第七焊接面(10)与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第一焊接面(4)与上述第六焊接面(9);上述第六焊接面(9)和上述第七焊接面(10)连接,并且上述第六焊接面(9)和上述第七焊接面(10)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的延伸部设置有第二焊接面(5)和上述第六焊接面(9),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第二焊接面(5)与上述第六焊接面(9);第三矩形基面(3)与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垂直连接,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与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第三焊接面(6)、第四焊接面(7)和第五焊接面(8)分别与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垂直连接;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第四焊接面(7)与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第三焊接面(6)与上述第五焊接面(8)。可选的,上述第一矩形基面与上述第一垂直面(14)通过第一公共边(20)连接,上述第一垂直面(14)与上述第二矩形基面通过第二公共边(21)连接,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与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通过第三公共边(15)连接;上述第一焊接面(4)与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通过第四公共边(16)连接,上述第三焊接面(6)与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通过第五公共边(17)连接;上述第四焊接面(7)与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通过第六公共边(未在图中示出)连接,上述第五焊接面(8)与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通过第七公共边(18)连接;上述第七焊接面(7)与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通过第八公共边(19)连接。其中,上述第一公共边(20)与上述第二公共边(21)为上述第一垂直面(14)上相对的边,上述第二公共边(21)和第三公共边(15)在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上为相对的边,上述第一公共边(20)和第四公共边(16)在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上为相交的边,上述第五公共边(17)和第三公共边(15)在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上为相交的边,上述第六公共边和第五公共边(17)在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上为相交的边,上述第七公共边(18)和第五公共边(17)在上述第三矩形基面(3)上为相对的边,上述第八公共边(19)和第一公共边(20)在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上为相对的边。可选的,上述第一焊接面(4)、上述第二焊接面(5)和上述第三焊接面(6)均与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焊接,上述第一焊接面(4)的尺寸、上述第二焊接面(5)的尺寸和上述第三焊接面(6)的尺寸均与上述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的尺寸适配。可选的,上述第三焊接面(7)、上述第四焊接面(8)和上述第五焊接面(9)均与后纵梁总成结构焊接,上述第三焊接面(7)的尺寸、上述第四焊接面(8)的尺寸和上述第五焊接面(9)的尺寸均与上述后纵梁总成结构的尺寸适配。可选的,上述第七焊接面(10)与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焊接,上述第七焊接面(10)的尺寸与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的尺寸适配。可选的,上述的焊接支架还包括:第一翻边孔(11);上述第一翻边孔(11)设置在上述第一矩形基面(1)上,上述第一翻边孔(11)用作总装生产线上抱具的后定位孔。可选的,上述的焊接支架还包括:第二翻边孔(12);上述第二翻边孔(12)设置在上述第二矩形基面(2)上,上述第二翻边孔(12)用作涂装生产线上滑橇的后定位孔,上述第二翻边孔(12)还用作上述总装生产线上后悬架模块安装工装定位孔。可选的,上述的焊接支架还包括:第三过孔(13);上述第三过孔(13)设置在上述第六焊接面(9)上,上述第三过孔(13)用作焊装生产线上下车体的上述后地板总成结构定位孔。可选的,上述焊接支架为一体冲压成型;由金属材质制成。可选的,上述的焊接支架还包括:圆角,上述圆角设置在上述焊接支架的所有具有角度变化的面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焊接支架包括:三个矩形基面和七个焊接面;三个矩形基面包括第一矩形基面、第二矩形基面和第三矩形基面,七个焊接面包括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第四焊接面、第五焊接面第六焊接面和第七焊接面,不同的焊接面与不同的基面连接。其中,第一矩形基面、第二矩形基面和第三矩形基面用于将焊接支架焊接至存在缝隙的车体的后纵梁总成结构上、第四焊接面、第五焊接面第六焊接面用于将焊接支架焊接至存在缝隙的车体的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上以及第七焊接面用于将焊接支架焊接至存在缝隙的车体的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上,从而,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焊接支架将上述三个总成结构之间的缝隙填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弯曲的异形梁的弯曲处填补上述缝隙时,异形梁生产难度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焊接支架实施例一的使用场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焊接支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焊接支架A在E-E方向的截面图;图4为图1中焊接支架A在F-F方向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矩形基面;2:第二矩形基面;3:第三矩形基面;4:第一焊接面;5:第二焊接面;6:第三焊接面;7:第四焊接面;8:第五焊接面;9:第六焊接面;10:第七焊接面;11:第一翻边孔;12:第二翻边孔;13:第三过孔;14:第一垂直面;15:第三公共边;16:第四公共边;17:第五公共边;18:第七公共边;19:第八公共边;20:第一公共边;21:第二公共边;A:焊接支架;B:后纵梁总成结构;C:门槛内板后段总成结构;D:后地板前延伸板总成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焊接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矩形基板和七个焊接面;其中,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七焊接面(10)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所述第七焊接面(10)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二矩形基面(2)通过第一垂直面(14)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平行;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六焊接面(9)通过第二垂直面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所述第六焊接面(9)平行;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七焊接面(10)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面(4)与所述第六焊接面(9);所述第六焊接面(9)和所述第七焊接面(10)连接,并且所述第六焊接面(9)和所述第七焊接面(10)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的延伸部设置有第二焊接面(5)和所述第六焊接面(9),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焊接面(5)与所述第六焊接面(9);第三矩形基面(3)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与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第三焊接面(6)、第四焊接面(7)和第五焊接面(8)分别与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垂直连接;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四焊接面(7)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三焊接面(6)与所述第五焊接面(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矩形基板和七个焊接面;其中,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七焊接面(10)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所述第七焊接面(10)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二矩形基面(2)通过第一垂直面(14)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平行;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第六焊接面(9)通过第二垂直面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和所述第六焊接面(9)平行;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七焊接面(10)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面(4)与所述第六焊接面(9);所述第六焊接面(9)和所述第七焊接面(10)连接,并且所述第六焊接面(9)和所述第七焊接面(10)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的延伸部设置有第二焊接面(5)和所述第六焊接面(9),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焊接面(5)与所述第六焊接面(9);第三矩形基面(3)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与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第三焊接面(6)、第四焊接面(7)和第五焊接面(8)分别与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垂直连接;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四焊接面(7)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三焊接面(6)与所述第五焊接面(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基面与所述第一垂直面(14)通过第一公共边(20)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面(14)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通过第二公共边(21)连接,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与所述第二矩形基面(2)通过第三公共边(15)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面(4)与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通过第四公共边(16)连接,所述第三焊接面(6)与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通过第五公共边(17)连接;所述第四焊接面(7)与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通过第六公共边(未在图中示出)连接,所述第五焊接面(8)与所述第三矩形基面(3)通过第七公共边(18)连接;所述第七焊接面(7)与所述第一矩形基面(1)通过第八公共边(19)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公共边(20)与所述第二公共边(21)为所述第一垂直面(14)上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梁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