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兴书专利>正文

取物器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77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4:37
一种观察取物器在工作时的工作状况的演示模型,工作时,外圆环一上的方斗和外圆环三上的方斗在顺时针转动中经过底端时舀取沙子、旋转到顶端时倒掉沙子,沙子落入半圆斗一内,外圆环二上的方斗和外圆环四上的方斗在逆时针转动中经过底端时舀取沙子、旋转到顶端时倒掉沙子,沙子落入半圆斗二内;半圆斗一以及半圆斗二盛满后提出取物器,打开半圆盖一、半圆盖二、半圆盖三、半圆盖四,倒掉沙子,将取物器重新放入玻璃筒内,继续取沙。本申请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观察到取物器具工作时的工作状况。

Extractor model

Demonstration model, working condition when an observation fetching device when working on the outer ring of a bucket and the outer ring three on the bucket in the clockwise rotation through the bottom of a sand, rotate to the top of the sand sand drained, fall into the bucket in a semicircle, the outer ring two. Square bucket and outer ring on the four party in the bucket rotate counterclockwise through the bottom of a sand, rotate to the top of the sand sand drained, fall into the semicircle bucket two; half bucket extractor and a proposed bucket two full, open a semicircle, semicircular cover cover two, cover three, a semicircle cover four, pour the sand, will extract back into the glass tube, continue to take the s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students observe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taking device more intui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物器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型,特别是一种观察取物器在工作时的工作状况的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模型作为教学中使用的物品,能够直观的反映教学内容,让学生快速方便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当前教学用的取物器模型很少,学生只能到取土现场观察取物器的工作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取物器具的理解与学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的观察取物器具在工作时的工作状况的演示模型。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观察取物器在工作时的工作状况的演示模型,伸缩杆下端固定于连杆的中间,连杆的左下端固定有纵板一,纵板一的前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一,纵板一的后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三;内圆环一、内圆环三通过三个连板一固定,纵板一的下端固定于最上部一个连板一的中间;内圆环一的外圈设置有外圆环一,外圆环一的外圈固定有多个方斗,外圆环一的内圈固定有内齿圈一;内圆环三的外圈设置有外圆环三,外圆环三的外圈固定有多个方斗,外圆环三的内圈固定有内齿圈三;内圆环一、内圆环三的下部位置固定有一个半圆壳一,半圆壳一内设置有电机一,电机一前端轴一上安装有齿轮一,电机一后端轴一上安装有齿轮三,齿轮一啮合于内齿圈一,齿轮三啮合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取物器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物器模型,其特征在于:伸缩杆(1)下端固定于连杆(2)的中间,连杆的左下端固定有纵板一(3),纵板一的前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一(8),纵板一的后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三(28);内圆环一、内圆环三通过三个连板一(20)固定,纵板一的下端固定于最上部一个连板一(20)的中间;内圆环一的外圈设置有外圆环一(6),外圆环一的外圈固定有多个方斗(10),外圆环一的内圈固定有内齿圈一(34);内圆环三的外圈设置有外圆环三(26),外圆环三的外圈固定有多个方斗,外圆环三的内圈固定有内齿圈三(35);内圆环一、内圆环三的下部位置固定有一个半圆壳一(22),半圆壳一内设置有电机一(36),电机一前端轴一(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物器模型,其特征在于:伸缩杆(1)下端固定于连杆(2)的中间,连杆的左下端固定有纵板一(3),纵板一的前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一(8),纵板一的后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三(28);内圆环一、内圆环三通过三个连板一(20)固定,纵板一的下端固定于最上部一个连板一(20)的中间;内圆环一的外圈设置有外圆环一(6),外圆环一的外圈固定有多个方斗(10),外圆环一的内圈固定有内齿圈一(34);内圆环三的外圈设置有外圆环三(26),外圆环三的外圈固定有多个方斗,外圆环三的内圈固定有内齿圈三(35);内圆环一、内圆环三的下部位置固定有一个半圆壳一(22),半圆壳一内设置有电机一(36),电机一前端轴一(16)上安装有齿轮一(18),电机一后端轴一上安装有齿轮三(32),齿轮一啮合于内齿圈一,齿轮三啮合于内齿圈三;内圆环一、内圆环三的下半圆位置固定有一个半圆斗一(11),半圆斗一的前部设置有半圆盖一(14),半圆斗一的后部设置有半圆盖三(30),半圆盖一、半圆盖三分别通过铰链(13)挂设于半圆斗一的前后位置;连杆的右下端固定有纵板二(4),纵板二的前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二(9),纵板二的后下部位置设有内圆环四(29);内圆环二、内圆环四通过三个连板二(21)固定,纵板二的下端固定于最上部一个连板二(21)的中间;内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兴书庄乾军
申请(专利权)人:卢兴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