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40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缸盖、缸筒和油缸头,缸筒内一端有弹簧活塞,另一端有液压活塞,弹簧活塞的柱塞穿过油缸盖,弹簧活塞柱塞的外端设有弹子滑轨,弹子滑轨外设有弹子座,弹子滑轨与弹子座之间镶嵌推力球轴承座,推力球轴承座能在弹子滑轨与弹子座的间隙内自由滑动,弹簧活塞的柱塞外侧套有弹簧,弹簧活塞上设有凸台,弹簧两端分别与油缸盖和弹簧活塞的凸台接触,液压活塞的柱塞外侧套有碟簧,液压活塞上设有凸台,碟簧两端分别与弹簧活塞和液压活塞的凸台接触,液压活塞与油缸头接触部分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限位柱,油缸头上设有管道接头,能将管道与液压活塞的腔体连通。

Double piston compression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piston compression cylinder, comprising a cylinder cover, cylinder and cylinder head, cylinder piston spring at one e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piston, piston spring piston through the oil cylinder cover, piston plunger spring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ball slide, slide outside the marble marble seat. Between the slide rail and the marble marble seat inlaid thrust ball bearing, can freely slide in the slide rail and the gap marble marble seat in the thrust ball bearing, the outer piston spring piston is sheathed with a spring. The spring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table, both ends of the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the boss and the cylinder cover and spring piston plunger hydraulic piston lateral contact a disc spring, a hydraulic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a lug boss and two disc spring spring piston and the hydraulic piston contact, hydraulic piston contact with the cylinder hea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cavity A limiting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and a pipe joint is arranged on the oil cylinder head, and the pipeline can b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hydraulic pis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
本技术涉及油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
技术介绍
在石油钻井工具水力振荡器的地面试验中,需要模拟井下钻压对水力振荡器轴向施加压力。本技术能够对水力振荡器的轴向施加压力,且不影响水力振荡器的自激振动,保证工具的运动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水力振荡器提供轴向推力,且使水力振荡器工具在被本技术加持时保证工具的运动自由度,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缸盖、缸筒和油缸头,所述缸筒内一端有弹簧活塞,另一端有液压活塞,所述弹簧活塞的柱塞穿过油缸盖,弹簧活塞柱塞的外端设有弹子滑轨,弹子滑轨外设有弹子座,弹子滑轨与弹子座之间镶嵌推力球轴承座,所述推力球轴承座能在弹子滑轨与弹子座的间隙内自由滑动,所述弹簧活塞的柱塞外侧套有弹簧,弹簧活塞上设有凸台,弹簧两端分别与油缸盖和弹簧活塞的凸台接触,所述液压活塞的柱塞外侧套有碟簧,液压活塞上设有凸台,碟簧两端分别与弹簧活塞和液压活塞的凸台接触,液压活塞与油缸头接触部分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限位柱,所述油缸头上设有管道接头,能将管道与液压活塞的腔体连通。所述弹簧活塞与缸筒之间设有耐磨环。所述液压活塞的柱塞端设有通气孔,所述弹簧活塞与碟簧接触的一端设有凹槽,液压活塞的柱塞端头位于弹簧活塞的凹槽内,且液压活塞的柱塞端面与弹簧活塞的凹槽不接触,所述油缸盖端面上设有透气孔。所述缸筒与液压活塞之间设有O型圈密封,O型圈两端由切口挡圈支撑,缸筒与油缸头之间设有轴向密封圈密封。所述弹簧活塞与弹子滑轨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弹子滑轨表面粗糙度小于0.4,弹子滑轨与推力球轴承座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小于0.4。所述缸筒与油缸盖和油缸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弹子滑轨与弹子座为螺纹连接。所述弹子座上有孔,孔直径小于推力球轴承座外径,推力球轴承座露出在弹子座的孔外1mm到5mm。所述缸筒与液压活塞和弹簧活塞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液压活塞的柱塞与弹簧活塞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碟簧与液压活塞和弹簧活塞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活塞柱塞与油缸盖为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活塞与弹子滑轨为过盈配合,所述弹簧在缸筒与弹簧活塞的柱塞之间,相互间间隙配合,所述柱塞与碟簧在缸筒与液压活塞的柱塞之间,相互间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为水力振荡器提供轴向推力,且使水力振荡器工具在被本技术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加持时保证工具的运动自由度。(2)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在弹簧活塞与缸筒之间设有耐磨环,减少弹簧活塞的磨损。(3)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在液压活塞的柱塞端有通气孔,通气孔用于油缸缸筒内部的排气,通气孔一直保持开通,能够防止油缸工作时憋压而影响正常运行。(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在油缸盖端面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可以排出弹簧活塞一端的气体,进一步避免油缸内部憋压。(5)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在缸筒与液压活塞间设有O型圈密封,O型圈两端由切口挡圈支撑,缸筒与油缸头之间设有轴向密封圈密封,O型圈和轴向密封圈的密封能够避免油进入油缸缸筒内部或者溢出,切口挡圈的支撑,增加了O型圈的稳定。(6)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螺丝将弹簧活塞与弹子滑轨固定,当水力振荡器等工具振动时,轴向振动力传递到推力球轴承座上,推力球轴承座将力传递到弹子滑轨上,由于弹子滑轨与弹簧活塞的柱塞通过螺丝固定,是刚性连接,所以轴向振动力和震动位移传递到弹簧活塞上,弹簧活塞与液压活塞之间设有碟簧,轴向振动力会往复的压缩碟簧,所以双活塞压缩油缸对水力振荡器等工具施加的推力不影响水力振荡器等工具震动自由度。(7)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采用弹子滑轨表面粗糙度小于0.4,弹子滑轨与推力球轴承座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小于0.4,减少摩擦,避免对水力振荡器等工具施加的推力影响水力振荡器等工具震动自由度。(8)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通过采用缸筒与油缸盖和油缸头均为螺纹连接,弹子滑轨与弹子座为螺纹连接,便于拆卸。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活塞压缩油缸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缸筒;2、液压活塞;3、弹簧活塞;4、油缸盖;5、弹子滑轨;6、弹子座;7、推力球轴承座;8、弹簧;9、油缸头;10、碟簧;11、限位柱;12、管道接头;13、耐磨环;14、通气孔;15、透气孔;16、O型圈;17、切口挡圈;18、轴向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向水力振荡器等工具提供轴向推力,且使水力振荡器等工具在被本技术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加持时保证工具的运动自由度,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双活塞压缩油缸,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缸盖4、缸筒1和油缸头9,所述缸筒1内一端有弹簧活塞3,另一端有液压活塞2,所述弹簧活塞3的柱塞穿过油缸盖4,弹簧活塞3柱塞的外端设有弹子滑轨5,弹子滑轨5外设有弹子座6,弹子滑轨5与弹子座6之间镶嵌推力球轴承座7,所述推力球轴承座7能在弹子滑轨5与弹子座6的间隙内自由滑动,所述弹簧活塞3的柱塞外侧套有弹簧8,弹簧活塞3上设有凸台,弹簧8两端分别与油缸盖4和弹簧活塞3的凸台接触,所述液压活塞2的柱塞外侧套有碟簧10,液压活塞2上设有凸台,碟簧10两端分别与弹簧活塞3和液压活塞2的凸台接触,液压活塞2与油缸头9接触部分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限位柱11,所述油缸头9上设有管道接头12,能将管道与液压活塞2的腔体连通。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的工作原理如下:油缸头9的管道接头12上通过螺纹连接管道,通过该管道向缸筒内注油,由于液压活塞2与油缸头9接触部分设有限位柱11,油进入液压活塞2腔体内,液压活塞2在油压的作用下向油缸头9的反向产生移动并传递推力,液压活塞2将位移与推力传递到碟簧10上,碟簧10将位移与推力传递到弹簧活塞3上,弹簧活塞3与弹子滑轨5、弹子座6、推力球轴承座7共同产生位移与推力,将推力传递给与推力球轴承座7接触的水力振荡器等工具,此时弹簧8被压缩,当注油停止后,受压缩的弹簧8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将弹簧活塞3复位,同时推动碟簧10复位,进而推动液压活塞2复位。本技术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为水力振荡器提供轴向推力,且使水力振荡器工具在被本技术的这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加持时保证工具的运动自由度。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双活塞压缩油缸。为了减少弹簧活塞3的磨损,所述弹簧活塞3与缸筒1之间设有耐磨环13。所述液压活塞2的柱塞端有通气孔14,所述弹簧活塞3与碟簧10接触的一端设有凹槽,液压活塞2的柱塞端头位于弹簧活塞3的凹槽内,且液压活塞2的柱塞端面与弹簧活塞3的凹槽不接触。通气孔14用于油缸缸筒1内部的排气,通气孔14一直保持开通,能够防止油缸工作时憋压而影响正常运行。进一步的,所述油缸盖4端面上有透气孔15。透气孔15可以排出弹簧活塞3一端的气体,进一步避免油缸内部憋压。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双活塞压缩油缸,所述缸筒1与液压活塞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缸盖(4)、缸筒(1)和油缸头(9),所述缸筒(1)内一端有弹簧活塞(3),另一端有液压活塞(2),所述弹簧活塞(3)的柱塞穿过油缸盖(4),弹簧活塞(3)柱塞的外端设有弹子滑轨(5),弹子滑轨(5)外设有弹子座(6),弹子滑轨(5)与弹子座(6)之间镶嵌推力球轴承座(7),所述推力球轴承座(7)能在弹子滑轨(5)与弹子座(6)的间隙内自由滑动,所述弹簧活塞(3)的柱塞外侧套有弹簧(8),弹簧活塞(3)上设有凸台,弹簧(8)两端分别与油缸盖(4)和弹簧活塞(3)的凸台接触,所述液压活塞(2)的柱塞外侧套有碟簧(10),液压活塞(2)上设有凸台,碟簧(10)两端分别与弹簧活塞(3)和液压活塞(2)的凸台接触,液压活塞(2)与油缸头(9)接触部分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限位柱(11),所述油缸头(9)上设有管道接头(12),能将管道与液压活塞(2)的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活塞压缩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缸盖(4)、缸筒(1)和油缸头(9),所述缸筒(1)内一端有弹簧活塞(3),另一端有液压活塞(2),所述弹簧活塞(3)的柱塞穿过油缸盖(4),弹簧活塞(3)柱塞的外端设有弹子滑轨(5),弹子滑轨(5)外设有弹子座(6),弹子滑轨(5)与弹子座(6)之间镶嵌推力球轴承座(7),所述推力球轴承座(7)能在弹子滑轨(5)与弹子座(6)的间隙内自由滑动,所述弹簧活塞(3)的柱塞外侧套有弹簧(8),弹簧活塞(3)上设有凸台,弹簧(8)两端分别与油缸盖(4)和弹簧活塞(3)的凸台接触,所述液压活塞(2)的柱塞外侧套有碟簧(10),液压活塞(2)上设有凸台,碟簧(10)两端分别与弹簧活塞(3)和液压活塞(2)的凸台接触,液压活塞(2)与油缸头(9)接触部分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限位柱(11),所述油缸头(9)上设有管道接头(12),能将管道与液压活塞(2)的腔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压缩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活塞(3)与缸筒(1)之间设有耐磨环(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压缩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活塞(2)的柱塞端设有通气孔(14),所述弹簧活塞(3)与碟簧(10)接触的一端设有凹槽,液压活塞(2)的柱塞端头位于弹簧活塞(3)的凹槽内,且液压活塞(2)的柱塞端面与弹簧活塞(3)的凹槽不接触,所述双活塞压缩油缸缸盖(4)端面上设有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录科丛成李德波何璟斌陈琳白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