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795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支架和下镶块,所述下镶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上模,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在向下运动时适于带动所述下镶块转动,所述下镶块运动至指定位置后所述上模继续运动并配合转动后的所述下镶块对零件进行整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通过设置可转动的下镶块,可以有利于取出具有冲压负角的零件,可以保证整形质量。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 mold includes a lower die, the lower die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lower insert, the insert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die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lower mold, the upper mold in the downward movement when the insert is suitable for driving under rotation, the lower insert movement to the designated location after the upper die and continue to move with the rotation after the lower insert of plastic parts. According to the mold of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a rotatable lower insert block, the parts with the stamping negative angle can be taken out, and the shaping quality can be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一些模具只适用于冲压角度无冲压负角的情况。对于存在具有冲压负角的部位,这种结构无法对零件进行正整形,且不利于零件的取放,容易造成零件取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具,该模具可以冲压具有冲压负角的零件。根据本技术的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支架和下镶块,所述下镶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上模,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在向下运动时适于带动所述下镶块转动,所述下镶块运动至指定位置后所述上模继续运动并配合转动后的所述下镶块对零件进行整形。根据本技术的模具,通过设置可转动的下镶块,可以有利于取出具有冲压负角的零件,可以保证整形质量。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模具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镶块上连接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从所述下镶块向上延伸,所述上模块向下运动时与所述引导件接触且带所述下镶块转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引导件朝向所述上模的表面为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引导件的朝向所述上模的最上端具有弧形倒角。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架具有朝向所述引导件的限位面,所述引导件抵压在所述限位面上时,所述下镶块旋转到指定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镶块大体呈弧形,所述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在180°-240°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下镶块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导轨上。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压料芯,所述下镶块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内侧且低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压料芯对应,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上模相对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且上端敞开。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下镶块以提供给所述下镶块回位弹性力。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模具100;下模10;支架20;限位面21;上支架22;下支架23;下镶块30;第一台阶面31;和第二台阶面32;上模40;上镶块41;引导件50;弧形倒角51;压料芯60;零件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具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具100可以包括:下模10和上模40,下模10包括:支架20和下镶块30,下镶块3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支架20内,支架20可以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可以使得下镶块30在其内部转动。上模40位于下模10的上方,而且上模40包括上镶块41,上模40在向下运动时适于带动下镶块30转动,下镶块30运动至指定位置后,上模40继续运动并配合转动后的下镶块30对零件a进行整形。指定位置可以指下镶块30运动至贴靠零件a下侧的贴靠位置。模具100还可以包括:压料芯60,压料芯60可以将零件a压在下模10的表面上。上模40在向下运动过程中,上模40可以带动下镶块30转动,这样上镶块41从上方靠近零件a,下镶块30从下方靠近零件a,直至下镶块30和上镶块41先后贴靠在零件a上。在此过程中,上镶块41和下镶块30对零件a进行整形。其中,零件a可以为具有冲压负角的零件,通过设置可转动的下镶块30,可以易于具有冲压负角的零件a的取出,可以保证整形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负角意思就是由于模具100是上下运动完成冲压动作的,所以零件a在冲压坐标系下以Z向俯视时无法看到的地方就是负角形状,也就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模具100上下运动能冲出来的,需要采用特殊的机构将上下运动转换成左右运动将零件a冲出,但是负角形状对模具100结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是尽量避免,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转到冲压方向来避免或减少负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下镶块30上可以连接有引导件50,引导件50从下镶块30向上延伸,上模40块向下运动时与引导件50接触且带下镶块30运动。也就是说,引导件50可以从支架20中向上伸出,这样引导件50可以更加靠近上模40,从而上模40开始向下运动时可以同步通过引导件50带动下镶块30转动,进而可以提高模具100的工作可靠性。可选地,如图1所示,引导件50朝向上模40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平面可以有利于引导件50与上模40之间的接触和贴靠,可以提升引导件50和上模40之间的配合可靠性,可以提升模具100的工作可靠性。优选地,如图1所示,引导件50的朝向上模40的最上端可以具有弧形倒角51。弧形倒角51可以避免引导件50对上模40的损伤,可以使得上模40和引导件50之间接触配合更可靠,可以提高模具100的工作可靠性。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支架20具有朝向引导件50的限位面21,引导件50抵压在限位面21上时,下镶块30旋转到上述的指定位置。支架20的限位面21可以限制引导件50的运动极限位置,可以保证上镶块41和下镶块30刚好运动至零件a的两侧,并对零件a进行整形,从而可以使得各个部件之间配合有序且可靠,进而可以提高模具100的工作可靠性。可选地,如图1所示,下镶块30可以大体呈弧形,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在180°-240°之间。满足上述角度范围的下镶块30一方面可以有利于与上镶块41的配合,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自身的结构设计。可选地,支架20上设置有导轨(图未示出),下镶块30可以转动地配合在导轨上。导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从而可以使得下镶块30的转动方向稳定,可以提升模具100的工作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下镶块30包括:第一台阶面31和第二台阶面32,第二台阶面32位于第一台阶面31的内侧,而且第二台阶面32低于第一台阶面31,第一台阶面31与压料芯60对应,第二台阶面32与上镶块41相对应。第一台阶面31和第二台阶面32之间形成台阶,这样可以便于上镶块41和下镶块30冲压零件a,可以使得零件a的冲压负角成形。可选地,如图1所示,支架20可以包括:上支架22和下支架23,上支架22安装在下支架23上,而且上支架22的上端敞开。下支架23可以为朝向上方敞开的半圆形,上支架22可以扣合固定在下支架23上,而且上支架22的一部分敞开以与下镶块30对应,这样可以便于上模40伸入,可以保证模具100的工作可靠性。另外,可以使得支架20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与下镶块30配合可靠。可选地,模具100还可以包括:弹性装置(图未示出),弹性装置设置在下镶块30以提供给下镶块30回位弹性力。当冲压完成后,上模40向上运动,弹性装置可以促使下镶块30反向转动以回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可以便于模具100的反复使用,可以节省人力。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支架和下镶块,所述下镶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上模,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在向下运动时适于带动所述下镶块转动,所述下镶块运动至指定位置后所述上模继续运动并配合转动后的所述下镶块对零件进行整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支架和下镶块,所述下镶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上模,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在向下运动时适于带动所述下镶块转动,所述下镶块运动至指定位置后所述上模继续运动并配合转动后的所述下镶块对零件进行整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镶块上连接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从所述下镶块向上延伸,所述上模块向下运动时与所述引导件接触且带所述下镶块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朝向所述上模的表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的朝向所述上模的最上端具有弧形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朝向所述引导件的限位面,所述引导件抵压在所述限位面上时,所述下镶块旋转到指定位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丰恺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