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611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合模或开模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模具还包括电磁吸合装置,电磁吸合装置设置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在电磁吸合装置作用下,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通过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设置电磁吸合装置,代替使用螺栓紧固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能够省去紧固螺栓所需要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水平方向移动,保证了模具的使用状态是竖立状态,采用竖立状态的模具进行灌注有利于保持产品尺寸的完整性和保持产品表面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生产厂家制取树脂浇铸体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平板浇筑式和试样浇筑式两种。平板浇铸模式制备树脂浇铸体试样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为制取平板浇铸模,制作平板浇铸模完成后,用划线工具在浇铸平板上按试样尺寸化好加工线;第二步利用机械加工从平板浇铸模上取样加工时要注意防止试样表面损伤和产生划痕等缺陷;再用细锉刀或砂纸对需加工的粗糙面进行精磨。试样浇铸模式制备树脂浇铸体试样过则较为简单,根据标准试样尺寸用钢板或硅橡胶制作成试样模具,且设计模腔尺寸时需要考虑到树脂收缩率。通常制作成组合型模具,上模加工成标准的哑铃型,下模为平板,上下模具采用螺栓连接,涂刷脱模剂后浇铸固化脱模即可。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制作、使用模具的过程都很繁琐,模具在合模过程中使用螺栓对上模和下模进行紧固,操作非常繁琐并消耗时间。并且模具采用上下方向合模或者开模,模具整体为平放工作,产品的尺寸受树脂收缩的影响较大,会影响产品尺寸的精确度;此外,模具中易出现气泡,造成浇铸产品表面存在凹点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合模时效率不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合模或开模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模具还包括电磁吸合装置,电磁吸合装置设置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在电磁吸合装置作用下,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模具还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可选地,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一个灌注孔和一个抽气孔;在合模状态下,灌注孔位于抽气孔的下方。可选地,灌注孔和抽气孔设置在第二模具上;第一模具中设置有型腔;在合模状态下,灌注孔和抽气孔均与型腔连通。可选地,模具还包括固定工装,固定工装有两个,固定工装具有竖立面和支撑面,竖立面和支撑面互相垂直,两个竖立面分别抵靠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外侧,支撑面设置在水平面上。可选地,竖立面的长度超出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长度,竖立面的两端均超出支撑面,且在超出的部分设有夹紧孔,夹紧孔用于合模时夹紧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可选地,固定工装上还设有防止竖立面倾斜的肋板。可选地,固定工装包括连接件和多个分段,每个分段上均设有通孔,连接件插入通孔中,将多个分段连接为一个整体。可选地,模具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电磁吸合装置和电磁加热装置。可选地,沿型腔的外周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密封结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设置电磁吸合装置,代替使用螺栓紧固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能够省去紧固螺栓所需要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磁吸合装置能够提供持续恒定的吸合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合模;并且电磁吸合装置的吸合力的大小可控,可以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均匀地受力,可有效地保证注塑成型的产品具有均匀的厚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此外,在合模或开模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使得在工作中,模具为竖立状态,在灌注的树脂体积收缩时,采用竖立状态的模具进行灌注有利于保持产品尺寸的完整性和保持产品表面光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工装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工装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为图4中固定工装的侧视图;图6为图4中固定工装的第二分段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为图4中固定工装的连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电磁吸合装置;4、电磁加热装置;5、灌注孔;6、抽气孔;7、固定工装;70、肋板;71、连接件;72、第一分段;73、第二分段;74、插槽;75、通孔;76、连接板;77、竖立面;78、支撑面;79、夹紧孔;8、密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具1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模具2的示意性结构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在合模或开模时,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模具还包括电磁吸合装置3,电磁吸合装置3设置在第一模具1和/或第二模具2上,电磁吸合装置3用以将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吸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模具1和/或第二模具2上设置电磁吸合装置3,代替使用螺栓紧固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能够省去紧固螺栓所需要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磁吸合装置3能够提供持续恒定的吸合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合模;并且电磁吸合装置3的吸合力的大小可控,可以使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均匀地受力,可有效地保证注塑成型的产品具有均匀的厚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此外,在合模或开模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使得在工作中,模具为竖立状态,在灌注的树脂体积收缩时,采用竖立状态的模具进行灌注有利于保持产品尺寸的完整性和保持产品表面光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模具优选为用于树脂浇铸体的模具,当然,也可将该模具应用于其他产品的制备。具体地,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也可以是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的形状。在合模或开模的过程中,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沿着水平方向相对运动。换而言之,当合模时,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靠近,当开模时,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为了提高合模的效率,减少合模操作时间,电磁吸合装置3可分别单独设置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也可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均设置有电磁吸合装置3。优选地,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均设置有电磁吸合装置3。该电磁吸合装置3可分别设置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中间位置上,也可沿着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磁吸合装置3以达到较好的吸合效果。同时,该电磁吸合装置3与外部的电源系统和控制装置连接,通过对电磁吸合装置3通电/断电的操作,可实现对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的合模、开模的目的。在本实施例的变形方式一中,电磁吸合装置3为电磁铁,电磁铁分别设置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通过电磁铁的吸合完成合模。电磁铁的材料可选用消磁较快的阮铁或硅钢等,这样保证了当通电后会立刻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立刻消失,不会影响合模、脱模等工序的进行。当需要调整电磁吸合装置3的磁力大小时,可通过改变电流强弱或线圈的匝数来调整,不仅调整方便,而且能够精确地控制、改变磁力的大小,进而使模具受力均匀。在本实施例的变形方式二中,电磁吸合装置3包括电磁铁和铁磁性元件,电磁铁设置在第一模具1或者第二模具2上,对应的,铁磁性元件设置在第二模具2或者第一模具1上。同样,电磁铁的材料可选用消磁较快的阮铁或硅钢等,铁磁性材料;铁磁性元件的材料可选用硅钢或者铁镍系合金等软磁性材料。这就保证了电磁铁通电时,可将铁磁性元件牢牢吸合住,从而保证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合模效果。优选地,为了保证树脂注塑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在合模或开模时,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电磁吸合装置(3),所述电磁吸合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或所述第二模具(2)上;在所述电磁吸合装置(3)作用下,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合模;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一个灌注孔(5)和一个抽气孔(6);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灌注孔(5)位于所述抽气孔(6)的下方;所述模具还包括固定工装(7),所述固定工装(7)有两个,所述固定工装(7)具有竖立面(77)和支撑面(78),所述竖立面(77)和所述支撑面(78)互相垂直,两个所述竖立面(77)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的外侧,所述支撑面(78)设置在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在合模或开模时,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电磁吸合装置(3),所述电磁吸合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或所述第二模具(2)上;在所述电磁吸合装置(3)作用下,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合模;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一个灌注孔(5)和一个抽气孔(6);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灌注孔(5)位于所述抽气孔(6)的下方;所述模具还包括固定工装(7),所述固定工装(7)有两个,所述固定工装(7)具有竖立面(77)和支撑面(78),所述竖立面(77)和所述支撑面(78)互相垂直,两个所述竖立面(77)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的外侧,所述支撑面(78)设置在水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电磁加热装置(4),所述电磁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中的至少一个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孔(5)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军李阳阳何成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