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半球微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50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球微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包括激光器、第一偏振分束镜、第二偏振分束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半波片、上物镜、下物镜和探测器。所述的上物镜和下物镜之间设有用于聚焦光线的半球微结构和用于承载样品的样品台,所述半球微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所述样品台位于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之间。本装置针对之前超分辨显微技术中存在的对光功率要求过高、系统结构复杂、搭建成本较高以及成像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球微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该装置利用了半球微结构的亚波长聚焦效应实现了超分辨显微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半球微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仪器领域、生物医学显微成像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半球微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对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各种纳米尺度上的微小形态物质的三维结构信息。然而由于衍射极限的存在,光束在进行聚焦时所得到的聚焦光斑都在半波长以上,严重限制了生物医学光学纳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超分辨显微技术,目前的超分辨显微技术中,研究热点大多集中于各类荧光显微技术方面,诸如受激发射损耗(STED:StimulatedEmissionDepletionMicroscopy)荧光显微技术和单分子定位荧光显微镜(SMS:SingleMoleculeSpectroscopy)等。上述的显微技术,虽然可以实现超分辨成像,但是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中,STED系统中有激发光和损耗光两类光,在激发光斑和中空损耗光斑的叠加的区域,受到损耗的荧光粒子失去发射荧光光子的能量,而剩下的可发射荧光区被限制在小于衍射极限区域内。这种超分辨实现方式对光功率要求很高,易造成荧光分子的漂白,同时系统复杂,搭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半球微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球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包括激光器(2)、第一偏振分束镜(31)、第二偏振分束镜(32)、第一反射镜(41)、第二反射镜(42)、半波片(5)、上物镜(6)、下物镜(7)和探测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物镜(6)和下物镜(7)之间设有用于聚焦光线的微球结构和用于承载样品的样品台(13);所述微球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第一半球(11)和第二半球(12);所述样品台(13)位于第一半球(11)和第二半球(12)之间;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照射到第一偏振分束镜(31)上,被第一偏振分束镜(31)分为两束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第一偏振分束和第二偏振分束;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沿原光束方向照射到第一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球结构的超分辨显微装置,包括激光器(2)、第一偏振分束镜(31)、第二偏振分束镜(32)、第一反射镜(41)、第二反射镜(42)、半波片(5)、上物镜(6)、下物镜(7)和探测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物镜(6)和下物镜(7)之间设有用于聚焦光线的微球结构和用于承载样品的样品台(13);所述微球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第一半球(11)和第二半球(12);所述样品台(13)位于第一半球(11)和第二半球(12)之间;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照射到第一偏振分束镜(31)上,被第一偏振分束镜(31)分为两束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第一偏振分束和第二偏振分束;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沿原光束方向照射到第一反射镜(41)上,经过第一反射镜(41)、上物镜(6)后,照射在第一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旸晖雷文君芮丛珊周辉刘小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