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53764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排列的激光器、第一透镜、针孔滤波器、第二透镜、衍射光栅、样品、空间光调制器、光束扩束器、特殊镜片、波片组、显微镜和CCD,所述CCD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衍射光栅和样品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所述光束扩束器和特殊镜片之间设有第三全反镜和第四全反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衍射分光原理将光束分为作为参考光的0级以及作为物光的+1级和‑1级衍射光,继而空间光调制器对0级衍射光进行滤波整形,再经光束调节最终形成干涉图样,具有高度的稳定性,CCD只需单次曝光即可采集到两幅干涉图,经相应的相位恢复运算可快速实现双角度相位成像,能适用于所有的离轴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像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显微技术为微观事物的观察开启了一扇大门,在生物学以及医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各种定量相位显微成像技术被相继提出,为类似于生物细胞的相位物体的显微观察与动力学行为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传统生物细胞的定量相位信息反映的是细胞与周围环境折射率差与细胞厚度的乘积,是一个沿光传播方向的积分整体变化量,并不能反映每一点的情况,呈现的仅是一个二维分布。三维定量相位成像技术主要是用来测量生物细胞折射率的三维分布,探索细胞内的结构信息。如美国N.Lue等人提出首先利用希尔伯特相位显微获取细胞的定量相位信息,然后采用共聚焦反射显微获得细胞的物理轮廓信息,最后由这两者全场式的计算出细胞的轴向平均折射率;又如瑞士B.Rappaz等人提出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环境液,分别获取对应的定量相位图像,从而同时求解出细胞的轴向平均折射率和物理厚度。但这些方法中细胞的高速运动会增大测量误差。所以通常情况下都需要结合层析成像技术,通过多角度照明、旋转样品或是多波长扫描等方式,得到一系列的图像,经过合适的重建方法计算出折射率的层析。例如F.Charriere于2006年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提出标准衍射层析技术,并测量了被放置在玻璃微量吸液管中花粉分子的折射率分布。其精度优于0.01,三维空间分辨率优于1μm。此外,美国W.Choi在生物细胞折射率三维重建方面也做出了许多的研究,于2007年基于相移干涉显微提出了层析相位显微技术,此技术已成功获得了海拉细胞和人类结肠癌细胞的三维折射率分布。2014年意大利的P.Memmolo等人将光镊技术引入到数字全息技术中观察到了红细胞3D形态分布。但无论是不同照明角度还是旋转样品都对实验精度要求很高,操控难度也会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及方法,使同时适用于所有的离轴干涉,包括轻微离轴干涉,在单次曝光下可同时采集到不同角度下的两幅干涉图,节约采集时间,增强相位成像的稳定性、精确度和效率。可实现相位物体双角度快速相位显微成像。为相位体最终的三维成像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基于衍射相位显微成像技术,运用后放大干涉的原理并结合离轴干涉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技术,构造独立双光束非正交干涉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激光器、第一透镜、针孔滤波器、第二透镜、衍射光栅、样品、空间光调制器、光束扩束器、特殊镜片、波片组、显微镜和CCD,所述CCD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衍射光栅和样品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所述光束扩束器和特殊镜片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角度的第三全反镜和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角度的第四全反镜;所述特殊镜片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与0级衍射光干涉角度;所述波片组用于调节双角度干涉光束偏振态;沿着激光器的输出方向依次连接由第一透镜、针孔空间滤波器、第二透镜组成的透镜扩束准直系统以及衍射光栅,所述衍射光栅将激光分成包含0级级衍射光以及+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在内的许多级衍射光;所述衍射光中的+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分别通过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的调节从两个不同角度透过样品并携带样品信息,0级衍射光向前透过样品也携带了样品信息;空间光调制器允许+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全部通过,0级衍射光低通滤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作为样品光,0级衍射光作为参考光;0级衍射光通过光束扩束器光束整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由第三全反镜、第四全反镜及特殊镜片调节分别与0级衍射光发生干涉;双角度干涉光束继续向前经过波片组调节不同偏振态以保证单次曝光两幅图的干涉效果;干涉光束在经过偏振片时可调节两幅干涉图样的对比度;并在显微镜处进行后放大处理,在CCD上形成两干涉图,并存储在计算机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全反镜和第四全反镜为可旋转全反镜。通过旋转可改变物光场的传输方向,那么经特殊镜片出射的两干涉光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可根据需要,观察采集到的干涉图像来调整第三全反镜、第四全反镜的角度自由切换离轴干涉与轻微离轴干涉。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特殊镜片两平面由两片半透半反镜组成,且两半透半反镜片夹角呈90°,保证了0级衍射光的水平透射以及+1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的反射效果。上述方案中,所述波片组由上半部分的四分之一波片和下半部分的半波片组成,这样具有不同的偏振状态两干涉光束不会发生二次干涉,保证了两幅图样的干涉效果。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用于调节两幅干涉图样的对比度偏振片;所述偏振片位于波片组和显微镜之间。上述方案中,显微镜位于干涉系统之后。一种利用所述的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进行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激光束沿着激光器的输出方向经过透镜扩束准直系统由激光束经衍射光栅分成+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与0级衍射光;所述衍射光束透过样品,并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允许+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全部通过,0级衍射光低通滤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与0级衍射光分别作为样品光O1、O2与参考光R;第二步,所述的+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束经过第三全反镜、第四全反镜及特殊镜片调节使其分别与0级衍射光发生干涉,且在干涉发生后两干涉光束经过波片组调节不同偏振态;第三步,样品光束O1、O2与参考光束R对应相遇形成了干涉系统,仅需单次曝光,可在CCD上采集到两幅干涉图样;然后由相应的相位恢复运算可实现定量相位成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衍射相位显微成像技术原理的共几何光路结构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采用合适的空间光调制器允许+1、-1级衍射光全部通过,0级衍射光低通滤波,并分别作为样品光与参考光。无需相移,从而避免了相移精确调控的困难;3、本专利技术相位成像系统单次曝光可同时采集到两幅干涉图,耗时少,利于样品实时相位信息的提取以及快现象的研究;4、通过旋转第三全反镜、第四全反镜,可实现任意离轴干涉,还包括能够有效利用CCD空间带宽的轻微离轴干涉;5、显微物镜位于干涉系统之后,可减少相位噪声,相差弱;6、双角度非正交相位成像可解构相位体的空间形态结构以至于实现三维成像。因此,本专利技术系统应用面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是的系统及方法对应的光路示意图。图中,1:激光器;2:第一透镜;3:针孔空间滤波器;4:第二透镜;5:衍射光栅;6:第一全反镜;7:第二全反镜;8:样品;9:空间光调制器;10:光束扩束器;11:第三全反镜;12:第四全反镜;13:特殊镜片;14:波片组;15:偏振片;16:显微镜;17:CCD;18:计算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及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激光器1、第一透镜2、针孔滤波器3、第二透镜4、衍射光栅5、样品8、空间光调制器9、光束扩束器10、特殊镜片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激光器(1)、第一透镜(2)、针孔滤波器(3)、第二透镜(4)、衍射光栅(5)、样品(8)、空间光调制器(9)、光束扩束器(10)、特殊镜片(13)、波片组(14)、显微镜(16)和CCD(17),所述CCD(17)与计算机(18)连接;所述衍射光栅(5)和样品(8)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第一全反镜(6)和第二全反镜(7);所述光束扩束器(10)和特殊镜片(13)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角度的第三全反镜(11)和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角度的第四全反镜(12);所述特殊镜片(13)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与0级衍射光干涉角度;所述波片组(14)用于调节双角度干涉光束偏振态;沿着激光器(1)的输出方向依次连接由第一透镜(2)、针孔空间滤波器(3)、第二透镜(4)组成的透镜扩束准直系统以及衍射光栅(5),所述衍射光栅(5)将激光分成包含0级级衍射光以及+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在内的许多级衍射光;所述衍射光中的+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分别通过第一全反镜(6)和第二全反镜(7)的调节从两个不同角度透过样品(8)并携带样品信息,0级衍射光向前透过样品(8)也携带了样品信息;空间光调制器(9)允许+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全部通过,0级衍射光低通滤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作为样品光,0级衍射光作为参考光;0级衍射光通过光束扩束器(10)光束整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由第三全反镜(11)、第四全反镜(12)及特殊镜片(13)调节分别与0级衍射光发生干涉;双角度干涉光束继续向前经过波片组(14)调节干涉光束不同的偏振态,并在显微镜(16)处进行后放大处理,在CCD(17)上形成两干涉图,并存储在计算机(1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束非正交相位显微一次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激光器(1)、第一透镜(2)、针孔滤波器(3)、第二透镜(4)、衍射光栅(5)、样品(8)、空间光调制器(9)、光束扩束器(10)、特殊镜片(13)、波片组(14)、显微镜(16)和CCD(17),所述CCD(17)与计算机(18)连接;所述衍射光栅(5)和样品(8)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第一全反镜(6)和第二全反镜(7);所述光束扩束器(10)和特殊镜片(13)之间设有轴向对称分布的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角度的第三全反镜(11)和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角度的第四全反镜(12);所述特殊镜片(13)用于调节+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与0级衍射光干涉角度;所述波片组(14)用于调节双角度干涉光束偏振态;沿着激光器(1)的输出方向依次连接由第一透镜(2)、针孔空间滤波器(3)、第二透镜(4)组成的透镜扩束准直系统以及衍射光栅(5),所述衍射光栅(5)将激光分成包含0级级衍射光以及+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在内的许多级衍射光;所述衍射光中的+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分别通过第一全反镜(6)和第二全反镜(7)的调节从两个不同角度透过样品(8)并携带样品信息,0级衍射光向前透过样品(8)也携带了样品信息;空间光调制器(9)允许+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全部通过,0级衍射光低通滤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作为样品光,0级衍射光作为参考光;0级衍射光通过光束扩束器(10)光束整形,+1级衍射光、-1级衍射光由第三全反镜(11)、第四全反镜(12)及特殊镜片(13)调节分别与0级衍射光发生干涉;双角度干涉光束继续向前经过波片组(14)调节干涉光束不同的偏振态,并在显微镜(16)处进行后放大处理,在CCD(17)上形成两干涉图,并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伟韩豪徐媛媛刘景业朱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