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720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包括制冷器和油气循环模块,所述油气循环模块连通车辆的油箱,用于燃油蒸汽在所述油气循环模块和所述油箱循环冷却;所述制冷器用于对所述油气循环模块的温度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采用降温减压原理,将油箱内的燃油蒸汽转化为液态燃油,使供油系统始终在密封环境下工作,达到降低燃油蒸汽排放大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取代由ORVR加油管、碳罐等组成的传统蒸发控制系统,油箱内降压效果在混合动力油箱技术领域将尤为突出。

Fuel eva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fuel evaporation control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fittings. Vehicle fuel evaporation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cooler and oil and gas circulation module, the oil and gas circulating module connected vehicle fuel tanks for fuel vapor in the oil and gas circulation module and the cooling tank; the cooler for the oil and gas circulat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fuel eva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fuel tank vapor into liquid fuel, the fuel supply system is always in a sealed environment, reduce fuel vapor emission,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evaporation control system composed of ORVR fuel pipe and carbon canister, etc. the effect of pressure drop in the fuel tank will b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brid fue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油箱通常采用ORVR(OnboardRefuelingVaporRecovery)即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ORVR是一种车辆排放控制系统,它能够收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中挥发出来的燃油蒸气。现有技术中,ORVR能够收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中挥发出来的燃油蒸气。ORVR被设计固定在油箱和燃油加注管之间。当汽车加油时,油箱中的燃油蒸气会被一个具有吸附作用的碳罐吸收。当发动机开始运转,碳罐中的油气就会进入发动机进气管,从而作为燃料被使用。ORVR存在一些问题,如:供油系统使用环境没有完全密封,有部份油汽混合物通过碳罐渗透到空气中;零部多,且集成化度不高;增加油箱容积、碳罐容积、FLVV阀(限油阀),布置空间需求较大,油箱制造工艺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替代传统的汽车供油系统的蒸发控制系统,减小占用空间,降低燃油蒸汽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能够替代传统的汽车供油系统的蒸发控制系统,将油箱内的燃油蒸汽转化为液态燃油,使供油系统始终在密封环境下工作,达到降低油蒸汽排放大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包括:制冷器和油气循环模块,所述油气循环模块连通车辆的油箱,用于燃油蒸汽在所述油气循环模块和所述油箱循环冷却;所述制冷器用于对所述油气循环模块的温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与所述油气循环模块贴附。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贴附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为翅片式。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铝合金。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热垫,所述导热垫设置于所述油气循环模块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油箱内燃油蒸汽的温度,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循环模块包括进口端、出口端和循环冷却段;所述进口端与所述油箱通过阀连接,所述出口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循环冷却段为“S”形并与所述制冷器贴附。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循环模块采用铝合金高频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采用降温减压原理,将油箱内的燃油蒸汽转化为液态燃油,使供油系统始终在密封环境下工作,达到降低燃油蒸汽排放大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取代由ORVR加油管、碳罐等组成的传统蒸发控制系统,油箱内降压效果在混合动力油箱
将尤为突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空间小,利于在汽车上有限空间布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电子制冷及铝合金材料,重量轻,可减少整车重量,利于节能减排。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制冷器1和油气循环模块2。油气循环模块2连通车辆的油箱3,用于燃油蒸汽在油气循环模块2和油箱3循环冷却。制冷器1设置于油气循环模块2上,用于对油气循环模块2的温度进行调节。油气循环模块2包括进口端21、出口端22和循环冷却段23。进口端21与油箱3通过阀门连接。该阀门通常可以是ROV阀(气动控制阀,英文RemoteOperatedvalve),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阀门。出口端22与油箱3连通,使得燃油蒸汽能够在油箱3和进口端21、出口端22和循环冷却段23之间形成可循环流通。循环冷却段23为“S”形,并与制冷器1贴附,使得制冷器1能够调节控制油气循环模块2的温度。具体地,油气循环模块2采用铝合金高频管。进口端21为进气管,其与油箱3通过阀门连接,使得燃油蒸汽能够通过阀门进入进口端21后,再进入循环冷却段23。循环冷却段23与制冷器1贴附,以通过制冷器1调节控制油气循环模块2的温度,从而使得燃油蒸汽在循环冷却段23被降温减压从而冷凝为液态燃油。液态燃油经过出口端22(也可以称为回液端)进入油箱3内,同时油箱3内部起到降温、减压作用。从而实现将油箱3内的燃油蒸汽通过降温、减压原理转变为液体,达到平衡油箱内油蒸汽的压力。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制冷器1为半导体制冷器11,半导体制冷器11的冷端面111与油气循环模块2贴附。半导体制冷器11采用集成化设计,空间小,利于在汽车上有限空间布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原理为:用导体连接两块不同的金属,接通直流电,则一个接点处温度降低,另一个接点处温度升高。若将电源反接,则接点处的温度相反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珀耳帖效应,又称热-电效应。纯金属的热-电效应很小,若用一个N型半导体和一个P型半导体代替金属,效应就大得多。接通电源后,上接点附近产生电子-空穴对,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向外界吸热,称为冷端。另一端因电子-空穴对复合,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并向环境放热,称为热端。一对半导体热电元件所产生的温差和冷量都很小,实用的半导体制冷器是由很多对热电元件经并联、串联组合而成,也称热电堆。单级热电堆可得到大约60℃的温差,即冷端温度可达-10~-20℃。增加热电堆级数即可使两端的温差加大。但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3级。半导体制冷器,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耳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它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半导体制冷器作为特种冷源,在技术应用上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1、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2、半导体制冷器具有两种功能,既能制冷,又能加热,制冷效率一般不高,但制热效率很高,永远大于1。因此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3、半导体制冷器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4、半导体制冷器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5、半导体制冷器的反向使用就是温差发电,半导体制冷器一般适用于中低温区发电。6、半导体制冷器的单个制冷元件对的功率很小,但组合成电堆,用同类型的电堆串、并联的方法组合成制冷系统的话,功率就可以做的很大,因此制冷功率可以做到几毫瓦到上万瓦的范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器和油气循环模块,所述油气循环模块连通车辆的油箱,用于燃油蒸汽在所述油气循环模块和所述油箱循环冷却;所述制冷器用于对所述油气循环模块的温度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器和油气循环模块,所述油气循环模块连通车辆的油箱,用于燃油蒸汽在所述油气循环模块和所述油箱循环冷却;所述制冷器用于对所述油气循环模块的温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与所述油气循环模块贴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贴附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翅片式。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铝合金。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