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468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包括卡钳体、转轴总成、两个摩擦块、制动盘、压板和支架;卡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水平轴向上相连通,第二腔室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压板固定件;卡钳体与支架通过导销构成浮钳式结构,转轴总成安装于卡钳体第二腔室内,两个摩擦块安装在支架上,且摩擦块置于第一腔室内,制动盘的两个制动面分别与两个摩擦块相接触,压板安装于压板固定件上,且压板通过压簧压紧摩擦块。该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将卡钳体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减少了现有分体式卡钳体对各部件组装的零件数,进而减轻了制动器的重量,同时提高了制动器的强度和刚性。

Floating caliper type radial double push rod pneumatic disc brak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 pressure radial double push rod, including caliper body, shaft assembly, two friction block, brake disc, pressure plate and the bracket; the caliper body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are connected in the horizontal axis, vertical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late to pieces; the caliper body and the bracket through the guide pin in a floating caliper type structure, a shaft assembly installed a clamp second chamber, two friction block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nd the friction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hamber two, a braking surface of the brake disc are respectively in contact with two friction blocks arranged on the press plate fixing piece, and the pressing plate by pressure spring pressing friction block. The floating caliper radial double push rod pneumatic disc brake caliper design will be integrated molding structure,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s of the existing split caliper assembly, thereby reducing the weight of the brake, and improves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快速扩张的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公共交通需要在更短的周转时间内运送更多的乘客,由此大容量、低排放、乘坐舒适的低地板城市公交车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包括公路运营的旅行车在内都广泛配置空气悬挂后桥。近年来,气压盘式制动器因其相对于鼓式制动器的优点得以广泛应用,由前盘后鼓逐渐扩大到前后桥都采用盘式制动器。为了满足配置空气悬架的低地板公交车、旅行车以及中、重型商用车辆的中/后桥使用要求,安装驻车弹簧气室的径向盘式制动器得以开发及应用,解决了轴向盘式制动器在后桥无法空间布置的问题。然而,目前现有的径向气压盘式制动器存在如下不足:1、制动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受限于后桥空间狭窄导致使用范围有限,不能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2、制动器卡钳多为复杂的分体结构,零件数量多,不利于加工与装配,且螺栓连接部位存在失效的风险,密封面较多。3、制动器内部间隙自调结构的零件零散,不利于装配及性能控制,不便于维修保养。4、制动器分体结构复杂,卡钳体刚性变形大,影响制动力矩的稳定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径向气压盘式制动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质量较轻、制动力矩较大且性能稳定,方便维修的径向气压盘式制动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包括卡钳体、转轴总成、两个摩擦块、制动盘、压板和支架;所述卡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容纳制动盘的第一腔室和容纳转轴总成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水平轴向上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气室安装孔,所述第一腔室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压板固定件;所述卡钳体与支架通过导销构成浮钳式结构,所述转轴总成安装于卡钳体第二腔室内,两个所述摩擦块安装在支架上,且摩擦块置于第一腔室内,所述制动盘的两个制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摩擦块相接触,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压板固定件上,且所述压板通过压簧压紧所述摩擦块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总成包括压力臂、支点圆柱、基准座、回位弹簧、调节机构、主动转轴、螺杆、齿轮、底盖、推动板、从动转轴、固定卡;所述支点圆柱与压力臂通过小滚针副连接,所述压力臂通过大滚针副安装在基准座上,所述回位弹簧位于基准座与底盖之间,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分别连接在基准座两侧,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之间通过三个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分别与两个螺杆连接,螺杆的端部穿过底盖通过小挡圈连接在推动板上,所述压力臂通过拔销带动调节机构转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主动转轴上且可绕主动转轴旋转,所述固定卡一端安装在压力臂上,另一端固定在底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臂包括压力臂承力部和旋转部,所述压力臂承力部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压力臂球窝与所述气室安装孔正对,所述压力臂承力部另一端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旋转部包括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旋转部上平行于旋转部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圆柱面中心和外圆柱面中心偏心设置,且内圆柱面中心相对外圆柱面中心靠近压力臂球窝。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臂承力部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连接,且圆弧过渡面与旋转部的内圆柱面构成中空的圆柱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上下表面对称各设置有两个基准座导向面,所述第二腔室的前端侧壁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加工孔,两个所述加工孔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相通,且通过加工孔反镗加工有两个环形定位面。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上端之间通过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连接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下端均设有卡钩,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压力臂两侧固定,所述卡钩固定在底盖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转角处具有两个叠加的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固定件包括尾部凸台、头部槽和固定卡扣,所述尾部凸台和头部槽设置在卡钳体的第一腔室上表面,所述压板一端插入头部槽,另一端通过固定卡扣与尾部凸台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头部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槽,在沿压板轴线方向上所述开口槽的开口尺寸不小于尾部凸台宽度;所述尾部凸台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开口槽套入尾部凸台,且开口槽一侧壁嵌入卡槽内,所述开口槽与尾部凸台外侧之间通过固定卡扣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扣包括W型抵扣部,以及与W型抵扣部两侧连接并向外延伸的挡止部,所述W型抵扣部各侧壁分别与尾部凸台外侧和开口槽内侧壁相抵接,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压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将卡钳体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减少了现有分体式结构中对各部件进行组装的零件数量,进而减轻了制动器的重量,同时提高了制动器的强度和刚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在卡钳体中增加了为转轴总成中基准座的限位功能,以减少转轴总成的间隙自调机构的机械效率损失,保证转轴总成的稳定工作,提高了制动稳定性及制动器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转轴总成的压力臂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减少了其受力变形导致的机械效率损失,保障了较大制动力矩的输出。(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通过更改了限制摩擦块的压板的安装形式,减少了卡钳体的机械加工工序,降低了卡钳的加工成本,并且使压板更加方便安装。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卡钳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卡钳体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卡钳体的第二腔室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转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压力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基准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压板与压板固定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压板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中固定卡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总成;2、卡钳体;3、支架;4、制动盘;5、摩擦块;6、第一腔室;7、压板;8、第二腔室;9、气室安装孔;10、倒角;11、基准座导向面;12、加工孔;13、环形限位面;14、尾部凸台;15、卡槽;16、头部槽;17、压力臂;18、调节机构;19、主动转轴;20、螺杆;21、齿轮;22、底盖;23、小挡圈;24、推动板;25、回位弹簧;26、从动转轴;27、固定卡;28、支点圆柱;29、小滚针副;30、大滚针副;31、基准座;32、拔销;33、压力臂球窝;34、压力臂承力部;35、第一固定部;36、外圆柱面;37、内圆柱面;38、旋转部;39、第二固定部;40、圆弧过渡面;41、连接板;42、夹板;43、卡钩;44、第二连接部;45、固定卡扣;46、开口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钳体(2)、转轴总成(1)、两个摩擦块(5)、制动盘(4)、压板(7)和支架(3);所述卡钳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容纳制动盘(4)的第一腔室(6)和容纳转轴总成(1)的第二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8)在水平轴向上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8)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气室安装孔(9),所述第一腔室(6)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压板固定件;所述卡钳体(2)与支架(3)通过导销构成浮钳式结构,所述转轴总成(1)安装于卡钳体(2)的第二腔室(8)内,两个所述摩擦块(5)安装在支架(3)上,且摩擦块(5)置于第一腔室(6)内,所述制动盘(4)的两个制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摩擦块(5)相接触,所述压板(7)安装于所述压板固定件上,且所述压板(7)通过压簧压紧所述摩擦块(5)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钳体(2)、转轴总成(1)、两个摩擦块(5)、制动盘(4)、压板(7)和支架(3);所述卡钳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容纳制动盘(4)的第一腔室(6)和容纳转轴总成(1)的第二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8)在水平轴向上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8)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气室安装孔(9),所述第一腔室(6)的竖直径向上设置有压板固定件;所述卡钳体(2)与支架(3)通过导销构成浮钳式结构,所述转轴总成(1)安装于卡钳体(2)的第二腔室(8)内,两个所述摩擦块(5)安装在支架(3)上,且摩擦块(5)置于第一腔室(6)内,所述制动盘(4)的两个制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摩擦块(5)相接触,所述压板(7)安装于所述压板固定件上,且所述压板(7)通过压簧压紧所述摩擦块(5)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总成(1)包括压力臂(17)、支点圆柱(28)、基准座(31)、回位弹簧(25)、调节机构(18)、主动转轴(19)、螺杆(20)、齿轮(21)、底盖(22)、推动板(24)、从动转轴(26)、固定卡(27);所述支点圆柱(28)与压力臂(17)通过小滚针副(29)连接,所述压力臂(17)通过大滚针副(30)安装在基准座(31)上,所述回位弹簧(25)位于基准座(31)与底盖(22)之间,所述主动转轴(19)和从动转轴(26)分别连接在基准座(31)两侧,主动转轴(19)和从动转轴(26)之间通过三个齿轮(21)啮合连接,所述主动转轴(19)和从动转轴(26)分别与两个螺杆(20)连接,螺杆(20)的端部穿过底盖(22)通过小挡圈(23)连接在推动板(24)上,所述压力臂(17)通过拔销(32)带动调节机构(18)转动,所述调节机构(18)设置在主动转轴(19)上且可绕主动转轴(19)旋转,所述固定卡(27)一端安装在压力臂(17)上,另一端固定在底盖(2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钳式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17)包括压力臂承力部(34)和旋转部(38),所述压力臂承力部(34)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33),压力臂球窝(33)与所述气室安装孔(9)正对,所述压力臂承力部(34)另一端具有第一固定部(35)和第二固定部(39),所述旋转部(38)包括内圆柱面(37)和外圆柱面(36),所述第一固定部(35)和第二固定部(39)分别与旋转部(38)上平行于旋转部(38)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圆柱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勇夏哲浩罗群罗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