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充分扩张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73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1:17
一种用于融合两块相邻椎骨(9、9')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包括细长的可调整的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的下盖表面(24)和上盖表面(25)被设计成压在相邻椎骨(9、9')的终板(92、93)上,其中,设置侧支架(3),所述侧支架可围绕铰链(30)侧向地枢转,并且所述侧支架的底面和顶面被设计成压在终板(92、93)上。此外,支撑体(2)在其盖表面(24)上设有提升板(40),能够借助于提升机构(4)在收回状态与升高状态之间调整所述提升板的高度,在所述升高状态中,提升板对终板中的一个(92)形成支承。由此,实现对宽度以及对高度两者的适应。实现对椎间隙(91)中的各个解剖条件的最佳可调整性及因此适应性,同时维持紧凑的外形因素以使微创手术中的植入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扩张的椎间融合植入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融合两块相邻椎骨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包括可调整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盖表面和上盖表面被设计成压在相邻椎骨的终板上。
技术介绍
由于磨损或病理变化,脊柱的椎间盘遭受退行性变。如果通过药物和/或物理疗法进行保守治疗是无效的,那么有时就表明需要手术治疗。就此而言,已知将活动的或固定的植入物插入包含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的椎间隙中。该植入物取代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的支撑功能,且在此程度上恢复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支承。固定的植入物也被称为“融合植入物”。已知用于植入融合植入物的各种手术技术。传统的手术技术涉及腹侧通达路线,以便由此避免损坏脊椎中的脊髓的危险。腹侧通达路线和对脊柱的回避也给予引入具有大的横截面尺寸的融合植入物的机会,从而为承重椎体提供重要的支撑。然而,获得这些优势的代价是通过患者的腹腔或胸腔的极长的通达路线并且需要紧挨着主要血管通过。由于能够导致并发症,因此替代性通达路线已得到确立,即从背侧方向。虽然后者给予短路线的优势,但存在与脊髓相冲突或损坏脊髓的危险。为使这种危险最小化,通常通过微创手术执行操作。这种直接从背侧方向或更多地从侧面接近的方法被称为PLIF(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或TLIF(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其中椎间盘分别从后方或侧向暴露。由于通过微创手术形成的在该方法中所使用的小的横切口,因此当然极大地限制融合植入物的大小。对于使用PLIF或TLIF技术进行的治疗,极小的融合植入物是已知的。由于这些极小的融合植入物的小的大小,它们给予能够通过微创手术被植入的优势。然而,其小的大小的固有劣势在于,由于小的尺寸,支撑功能是有限的,且有时是不足的。尽管融合植入物的更大的大小将改进支撑功能,但是由于微创手术的限制,这是不实际的。已提议设计一种针对微创功能的椎间融合植入物,使得可侧向枢转的侧支架被布置在小型(例如,盒形)支撑体上。在组装位置中,侧支架被收回支撑体内。以此方式,植入所需的横截面保持受限于支撑体自身的横截面。在预期植入部位处,由致动仪器使被设计为一种切换扩张器(toggleexpander)的侧支架枢转出至其工作位置。侧支架因此侧向地伸展开。侧支架通过其底部和其顶部作为额外支撑件来起作用。总体地,植入物因此提供近似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的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因此相比于支撑体的支撑表面显著地增加。相对相当大的支撑表面的该优势,存在以下劣势:对椎间隙中的解剖情形的适应仅在有限的程度上是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从首先提到的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使改进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可用,所述改进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在仍然具有小尺寸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的解剖情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有利的发展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用于融合两块相邻椎骨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包括可调整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盖表面和上盖表面被设计成压在相邻椎骨的终板上)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可围绕铰链侧向地枢转,并且所述侧支架的底面和顶面被设计成压在终板上,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提升板,借助于提升机构,能够在收回状态与升高状态之间调节所述提升板的高度,在所述升高状态中,提升板与盖表面间隔分开并针对终板中的一个形成支承。如上文所提到的,现有的椎间植入物受到以下劣势的影响:对椎间隙中的解剖情形的适应仅在有限的程度上是可能的。还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现有技术的植入物支撑体的上盖表面和下盖表面被设计成压在相邻椎骨的终板上,但是所述表面通常具有不能够相对对应的椎骨终板定制的平面表面设计,其中所述椎骨终板不具有此类平面表面而是具有面向植入体的平面盖表面的凹形表面。该劣势也适用于现有技术的椎间植入物(例如,参见EP22777633A2、WO2013/006669A2、WO2011/011609A2、WO2013/158294),所述椎间植入物具有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两者之间的可扩张机构,从而允许仅调节相邻椎骨的终板之间的植入物的高度。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植入物的基本方面在于其能够沿侧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方向扩张。在侧向扩张由布置在支撑体上的可侧向枢转的侧支架(能够由致动仪器使所述侧支架枢转出至其工作位置)提供的同时,竖直扩张由提升板提供。所述上文引用的现有技术文献中均没有一致地提供所述两种功能(即,沿侧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使植入物扩张的选项)。按照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植入物的一致地具有所述两种功能允许将植入物以定制方式定位在椎间隙内以便最佳地提供植入物的支撑功能。此外,申请人已令人惊讶地指出,包括额外提升板的植入物允许所述植入物相比于不具有所述提升板的植入物远为更快地向内生长进入椎间隙内,并提供其以下解释:每种医学植入物对于植入受者(implantee)而言均构成异物,且因此在非常多种多样的不同水平上带来复杂的生物相互作用。身体的最重要的反应之一是向植入物表面募集成骨干细胞(称为骨传导)。在该过程中,在第一步骤中,植入物表面吸收附着有血小板的纤维蛋白原,就所述血小板而言,当被活化时其释放成骨生长因子并诱导成骨干细胞迁移到植入物(具体地,植入物表面)。成骨干细胞分泌有机骨基质,所述有机骨基质通过磷酸钙沉积被矿化。在理想情况中,在完成骨传导(赋予初级稳定性)和骨整合(赋予次级稳定性)之后,植入物被紧密地联结到骨。申请人因此假设,一旦已将植入物植入椎间隙内,就通过呈现于成骨干细胞的额外表面触发植入物更快速地(相比于不具有所述提升板的植入物)向内生长进入椎间隙中。已知的是,呈现于成骨干细胞的植入物表面越多,植入物融合于相邻椎骨的骨材料并整合于相邻椎骨的骨材料内越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融合植入物显然经由其提升板提供所述成骨干细胞能够粘附于其的额外表面,即,独立于植入物的上支撑表面和下支撑表面上的骨诱导和骨整合过程并且除了植入物的上支撑表面和下支撑表面上的骨诱导和骨整合过程之外,所述提升板额外地支持所述过程。此外,已令人惊讶地指出,支撑体的盖表面上的提升板在整体上加强和支撑植入物,具体地一旦已使提升板升高并与支撑体的盖表面间隔分开,就在整体上加强和支撑植入物。由于所述提升板产生的所述加固效应,能够由植入物补偿更多的侧向力。此外,由提升板产生的所述额外加固使更小的植入物大小成为可能,这是另一优势,特别是在更不可能的侵入性手术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另外,支撑体的盖表面上方的所述提升板额外地保护支撑体的内侧以免受外部影响,其中,所述内侧可装纳例如提升机构。支撑体内侧的所述提升机构由此变得更少地暴露于外力或骨组织的向内生长。至少出于以下两个原因,后者可成为一个主要劣势:首先,支撑体的内室以及其中的元件(例如,提升机构)可不包括可触发刺激和炎症的生物相容表面。第二,如果必须将植入物从患者的身体移除或由另一个植入物替换(该过程与在提升板的收回状态中调节提升板、之后从椎间隙移除其紧密关联),那么由于对机构的损坏或阻塞,这会变得不可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植入体的盖表面是大致闭合的表面。所述大致闭合表面仍可包括用于提升板的(多个)保持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其中所述保持器延伸穿过盖表面进入植入体内以便与可装纳在所述植入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提升机构连接。此外,如果提升板相比于植入体的盖表面(提升板在升高状态中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能够充分扩张的椎间融合植入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融合两块相邻椎骨(9、9')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包括细长的能够调整的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的下盖表面(24)和上盖表面(25)被设计成压在所述相邻椎骨(9、9')的终板(92、93)上,其中,设置侧支架(3),所述侧支架(3)能够围绕铰链(30)侧向地枢转,并且所述侧支架的底面和顶面被设计成压在所述终板(92、93)上,且此外,所述支撑体(2)在其盖表面(24)上设有提升板(40),能够借助于提升机构(4)在收回状态与升高状态之间调整所述提升板的高度,在所述升高状态中,所述提升板与所述盖表面(24)间隔分开并对所述终板中的一个(92)形成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1 EP 14191306.11.一种用于融合两块相邻椎骨(9、9')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包括细长的能够调整的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的下盖表面(24)和上盖表面(25)被设计成压在所述相邻椎骨(9、9')的终板(92、93)上,其中,设置侧支架(3),所述侧支架(3)能够围绕铰链(30)侧向地枢转,并且所述侧支架的底面和顶面被设计成压在所述终板(92、93)上,且此外,所述支撑体(2)在其盖表面(24)上设有提升板(40),能够借助于提升机构(4)在收回状态与升高状态之间调整所述提升板的高度,在所述升高状态中,所述提升板与所述盖表面(24)间隔分开并对所述终板中的一个(92)形成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提升板(40)在所述收回状态中齐平地安置在所述支撑体(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为所述提升板(40)设置中央提升元件(41),所述中央提升元件优选地设有用于防止旋转的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为所述提升板(40)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提升元件(4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具有蜗杆(44)和蜗轮(42)的蜗轮副,且所述蜗轮(42)优选地安放在所述提升元件(41)上。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两个所述提升元件(41)与其蜗轮(42)沿彼此相对的方向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蜗杆(44)被设计成能够插入且能够移除,并且当存在两个提升元件(41)时,能够将所述蜗杆(44)优选地居中地插入这些提升元件(41)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蜗杆(44)安放在致动仪器(84)的尖端处,能够通过通达管(8)从外侧递送所述致动仪器。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侧支架(3)被设计为具有枢转臂(31)和扩张臂(32)的扩张器。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扩张臂(32)在其工作位置中被锁定在所述支撑体(2)上。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所述扩张臂(32)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的主轴(33)和配合在所述主轴上的主轴挡块(34)。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植入物,其中,在组装位置中,所述主轴挡块(34)布置在所述支撑体(2)的端面(20)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D林克K德穆舍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费瑟特链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