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外科适配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的斜向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腰椎融合术常采用后路进行内固定,椎间植入融合器或患者自身髂骨块来达到椎间融合的目的,但这种手术一般在开放切口下实施,且破坏脊柱的后柱结构,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长期慢性疼痛等缺点。虽然目前有众多改良微创技术方法,但通过后路植入椎间融合器仍需破坏后柱结构,存在术后长期慢性疼痛的风险。近年来,一种新的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被报道,这种新的技术后路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前侧方斜向植入融合器,既减少对后柱结构的破坏,且对前柱及周围软组织的破坏也较轻,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多种优点,是未来外科发展的方向。但斜向植入椎间融合器,若不改变融合器在椎间的位置,会导致融合器上下骨性终板及椎弓根螺钉应力分布不均,极可能导致断钉断棒、终板塌陷,而单单的自体骨置入无法达到椎间融合器的力学性能和融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让这种新的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达到和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相当的力学性能和融合率,我们设计了这种用于脊柱外科适配经腹膜外椎间融合术的斜向椎间融合器。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外科适配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的斜向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由融合器主体和调节绳构成,所诉的融合器主体为一长方体形,其内设有不透X光线的金属显影片,上下两长宽面有均匀分布的齿状小突起,融合器主体内有一个长方体空心连通上下两长宽面,一侧宽高面有一螺纹孔洞,另一侧宽高面与一长高面通过一堤形空心相连通,所诉的调节绳穿过所诉的堤形空心与所诉的融合器主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文飞,黄哲宇,徐海超,吴爱悯,徐华梓,
申请(专利权)人:倪文飞,黄哲宇,徐海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