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1551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8 08:53
一种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组,含有数个支架单元,令两相邻支架单元相互枢接,使两相邻的支架单元,可在一角度内自由摆动;成型弹簧,连接各支架单元,使该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可被弹性地展开后,于一导管内滑移,并于滑出该导管时,各节支架单元在无外力作用下,复归呈该成型弹簧所构成的原本记忆形状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患者的椎体可以获得更大且更平衡的支撑,有效避免椎体再次受损,并提升两椎体间的融合效果,使融合后的两椎体更为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尤指一种借由成型弹簧,使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的各节支架单元,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可以自动恢复原本记忆的排列形状。
技术介绍
人体的脊椎是由多节椎体所组成,相邻两椎体间由椎间盘所区隔,借由椎间盘支撑各节椎体,避免椎体压迫发散于脊椎间的神经及血管;然而,不当的运动、外力或因老化等因素,往往使两相邻椎体间的椎间盘突出,造成相邻两椎体迫近,压迫到神经或血管,使患者感觉到酸酸痛等不适症状。目前排除此一病灶的方法,大多数采用椎间融合手术,其是将受损的椎间盘清除后,于病灶的两相邻椎体间,植入填充块或护架等固定器,以支撑两相邻椎体的间距,排除压迫神经或血管等病灶。上述现有所采用的填充块或护架等固定架,大多数是一体成型,由于现有固定器在安装上,必须有效并平衡支撑椎体,因此在应用上,必须大面积的支撑在两椎体间,而此大体积的固定器在手术进行时必须划开患者较大的伤口,才足供其植入,造成患者伤口较大、术后复原缓慢的缺点。缘此,目前已揭示一种可弯折式的融合固定器,借由可弯折的特性,可循一口径较小的导管进入,并植入两椎体间,如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含有数个支架单元,令两相邻支架单元相互枢接,使两相邻的支架单元,可在一角度内自由摆动;以及成型弹簧,连接各支架单元,使该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可被弹性地展开后,于一导管内滑移,并于滑出该导管时,各节支架单元在无外力作用下,复归呈该成型弹簧所构成的原本记忆形状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含有数个支架单元,令两相邻支架单元相互枢接,使两相邻的支架单元,可在一角度内自由摆动;以及成型弹簧,连接各支架单元,使该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可被弹性地展开后,于一导管内滑移,并于滑出该导管时,各节支架单元在无外力作用下,复归呈该成型弹簧所构成的原本记忆形状排列;其中所述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分别设有枢接孔,以容许枢销穿入于两相邻支架单元间,使相互枢连的两支架单元,可以依据穿入于该两支架单元的枢销,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摆动;另外所述成型弹簧,形成至少一套孔,以供穿套枢接于两支架单元间的枢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架组首节的支架单元,设有一衔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架组末节的支架单元,穿设有一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支架组的各节支架单元,令其与脊椎的接触面,含有数个突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中权
申请(专利权)人: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