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桓宇专利>正文

一种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552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体、推块、顶丝和端盖;融合器体为矩形框状,推块安装在融合器体内部,端盖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融合器体的顶部和底部,融合器体一端面上设有矩形凸台,另一端过渡成尖角状,矩形凸台中间设有顶丝,顶丝和矩形凸台通过螺纹连接,推块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有楔形凸起,工作状态下,楔形凸起靠近顶丝的一端为平台,推块靠近顶丝的楔形凸起平台上设有与顶丝配合安装的第一圆孔,端盖上表面均布有齿状凸起,端盖底部两端和中间位置设有与楔形凸起配合的楔形槽。转动顶丝,带动推块向一端移动,使楔形凸起沿楔形槽的斜面滑动,将端盖平行撑开,可采用侧入路植入方法,手术简单,脊柱的创伤很小,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手术。
技术介绍
腰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之一,每年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椎间融合术的治疗。椎间融合术包括自体骨移植融合和异体骨移植融合,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增加供区创伤、不能提供及时的机械稳定等缺点使得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异体骨移植不仅费用高、数量有限而且由异体骨引起的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也是影响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提高骨移植融合率,减少外固定依赖性,改善和保持脊柱的曲度,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临床应用时大多需同时植入两枚融合器,因而必需切除双侧小关节突,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严重,影响腰椎术后稳定性,且往往采用撑开方式植入,植入困难,与上下脊柱的接触面积较小,植入之后在脊柱间容易松动,不稳固,影响植入效果,取出也较困难,易对患者造成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植入、植入后不容易脱出、对脊柱损伤小的,并且只需植入单枚融合器的侧入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体、推块、顶丝和端盖;所述融合器体为矩形框状,所述推块安装在所述融合器体内部,所述端盖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融合器体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所述融合器体一端面上设有矩形凸台,另一端过渡成尖角状,所述矩形凸台中间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顶丝一端为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顶丝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顶丝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推块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楔形凸起,工作状态下,所述楔形凸起靠近顶丝的一端为平台,所述推块靠近顶丝的楔形凸起的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顶丝配合安装的第一圆孔,所述端盖上表面均布有齿状凸起,所述端盖底部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凸起相配合的楔形槽,工作时,转动顶丝,带动推块向一端移动,使所述楔形凸起沿所述楔形槽的斜面滑动,将所述端盖平行撑开。优选的,所述推块的第一圆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推块的销钉孔,所述销钉孔与所述第一圆孔垂直,所述销钉孔内分别安装有销钉。优选的,所述端盖中间部位设有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所述推块与所述端盖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矩形孔和第四矩形孔,所述端盖上设置六个定位针孔,所述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针。优选的,所述融合器体尖角状一端中央位置设有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所述融合器体两个侧面上在其中央位置分别对称设有长圆凹槽,所述长圆凹槽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长圆通孔。优选的,所述推块中间部位的楔形凸起两侧面分别对称设有水滴状凸台,所述水滴状凸台中央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所述推块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开有燕尾槽,所述端盖中间部位的楔形槽的斜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状凸起。优选的,工作状态下,所述推块在与所述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圆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五螺纹孔与所述第三圆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螺纹孔内和所述第五螺纹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个螺钉轴,所述螺钉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钉轴顶部设有第一十字槽。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和第三螺纹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个滑钉,所述滑钉包括钉头、钉体和钉尾,所述钉头顶部设置有第二十字槽,所述钉体设有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相配合螺纹,所述钉尾为直径小于所述钉体的圆柱。优选的,工作状态下,所述端盖底部背离顶丝的一端在其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半圆柱体凹槽,所述半圆柱体凹槽沿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楔形槽,所述半圆柱体凹槽与所述螺钉轴相配合,所述端盖两个侧面的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纵向截面形状靠近顶丝的一端为弧形,另一端为楔形,所述凹槽与所述水滴状凸台相配合。优选的,所述融合器体的两个侧面靠近所述矩形凸台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通孔。优选的,述顶丝的螺纹部的中心部位设有六角孔,另一端设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螺纹部和所述卡紧部的外径。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采用侧入路植入方法,手术简单,可植入一个融合器就能完成椎体撑开,对脊柱的创伤很小,旋转顶丝即可带动推块向一端移动,使所述楔形凸起沿所述斜面滑动,将所述端盖平行撑开,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与其上下的脊柱接触面积大,较其他撑开方式更加稳定,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不会发生移动。进一步的,当装配不合适需要重装配时,或者需要取出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时,只需反向旋转顶丝,由于销钉卡在顶丝的连接部上,顶丝底部卡紧部相对连接部突出的部位会对销钉施加一个向外的拉力,带动推块回到初始位,融合器从撑开状态到初始状态,方便从椎体中取出。进一步的,销钉、滑钉和螺钉轴对推块的移动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使推块移动时沿与端盖平行的方向移动,也不会向两侧偏转,防止推块的脱出,使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更加平稳的且保持平行的撑开上下脊柱,进行植入;定位针设置在端盖内,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为聚醚醚酮材料,此种材料在手术时不能显影,无法确认植入的位置,而定位针可以在手术时显影定位,能够帮助确定融合器植入的位置,便于手术的进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螺钉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融合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融合器体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滑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推块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顶丝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端盖的主视图;图13为本技术端盖的俯视图;图14为本技术端盖的仰视图;图中:1-螺钉轴、2-融合器体、3-滑钉、4-推块、5-销钉、6-顶丝、7-定位针、8-端盖、9-第一十字槽、10-第四矩形孔、11-第三螺纹孔、121-第二圆孔、122-第三圆孔、131-长圆凹槽、132-长圆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体、推块、顶丝和端盖;所述融合器体为矩形框状,所述推块安装在所述融合器体内部,所述端盖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融合器体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所述融合器体一端面上设有矩形凸台,另一端过渡成尖角状,所述矩形凸台中间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顶丝一端为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顶丝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顶丝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推块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楔形凸起,工作状态下,所述楔形凸起靠近顶丝的一端为平台,所述推块靠近顶丝的楔形凸起的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顶丝配合安装的第一圆孔,所述端盖上表面均布有齿状凸起,所述端盖底部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凸起相配合的楔形槽,工作时,转动顶丝,带动推块向一端移动,使所述楔形凸起沿所述楔形槽的斜面滑动,将所述端盖平行撑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体、推块、顶丝和端盖;所述融合器
体为矩形框状,所述推块安装在所述融合器体内部,所述端盖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融合
器体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所述融合器体一端面上设有矩形凸台,另一端过渡成尖角状,
所述矩形凸台中间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顶丝一端为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围设置有与
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顶丝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顶丝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推块
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楔形凸起,工作状态下,所述楔形凸起靠近顶丝的一端为平台,
所述推块靠近顶丝的楔形凸起的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顶丝配合安装的第一圆孔,所述端盖上
表面均布有齿状凸起,所述端盖底部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凸起相配合的楔
形槽,工作时,转动顶丝,带动推块向一端移动,使所述楔形凸起沿所述楔形槽的斜面滑动,
将所述端盖平行撑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推块的第一圆孔的上部和
下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推块的销钉孔,所述销钉孔与所述第一圆孔垂直,所述销钉孔内
分别安装有销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端盖中间部位设有第一矩
形孔和第二矩形孔,所述推块与所述端盖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
三矩形孔和第四矩形孔,所述端盖上设置六个定位针孔,所述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体尖角状一端中央
位置设有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所述融合器体两个侧面上在其中央位置分别对称设有长圆
凹槽,所述长圆凹槽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长圆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推块中间部位的楔形凸起
两侧面分别对称设有水滴状凸台,所述水滴状凸台中央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玲黄锡艺鲁文胜仇万裕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胡桓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