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德威专利>正文

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5232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5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包括螺杆,能够绕轴线转动,螺杆包括第一螺杆段和第二螺杆段,第一螺杆段与第二螺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段螺纹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段螺纹连接;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一螺母铰接,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二螺母铰接,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或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与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当螺杆转动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支撑臂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另一端均能沿螺杆的径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增加支撑体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椎间植骨融合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
技术介绍
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器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术,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脊柱外科临床实践和病理、生理力学等基础研究理论相结合的标志性的技术进步。“椎间植骨融合器”,作为椎体间轴向承载(体重),扩开因轴向应力而退变狭窄的椎间隙,使神经根管上下径扩大,神经根获得减压;作为界面间固定装置,使退变失稳脊柱病变节段重新获得稳定的内环境,使填充其间的移植骨组织与上下椎体达到骨性融合。由于上述从临床实践中明确观察到并被临床病理及生物力学试验充分证明的基本优势,“椎间植骨融合器”已成为当代脊柱外科医生手中的“利器”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用于临床。作为一项新兴的脊柱手术技术,在过去十年的实践中,对其针对脊柱退变的关键病理及生物力学因素,即直立行走的脊椎动物,脊柱长期因主要由垂直应力而构成的轴向载荷作用下,所发生的疲劳老化,是导致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骨赘生长、神经根管狭窄、神经组织受压迫、椎间失稳、椎体滑移等各种退行性病变的核心因素。因此,有效的对抗轴向载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这一共识,上世纪90年代,椎间植骨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在北美始用于临床。最早为中空圆柱状,曾被称为BAK cage,后渐演变为长方体(中空、实心均有),其有效的对抗载荷,支撑塌陷狭窄的椎间隙,使受压迫的神经根获得松解、稳定椎间隙、利于植骨融合的良好作用,由临床结果所证实。但问题也由此突显,主要表现为松脱、脱位、下沉、挤破终板进入骨组织,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尽管并发症报告已经屡见不鲜,但“椎间植骨融合器”的应用却日趋广泛。为避免并发症,在术中椎间植入融合器,效果初步显现后,再附加上下椎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其它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固其已获得的稳定性,防止融合器的移动、脱位、下沉,从而不得不使手术复杂化,风险增加,经济代价升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现行以长方体为主流结构的融合器,均未达到足够的体积,因其与上下椎体终板(骨板面)接触的面积过小,而作为对抗轴向载荷的承载功能,显而易见,面积越小、单位面积压强越大。但由于进入任何一个被包埋在实体内的空间时,都必须经过一道“门”,而这个“门口”尺寸大小的允许度,决定了可以搬入此空间物体的大小。人体从后方及侧后方,进入发生病理变化的“核心”部位,必须经过骨性椎弓、椎板及相接的上下关节突、韧带构成的软硬相间的椎管及其包容脊髓神经及神经根等重要的神经组织。因此,这道门坎所允许通过的间隙十分狭小,并且稍有不慎,即会损伤重要的神经结构。可见,修复位于椎间隙空间内的退变失效椎间盘,并支撑塌陷狭窄椎间隙的支撑物—“融合器”所需要的能满足需要的体积,与可允许其通过的狭小的通道,所产生的矛盾,形成了问题尖锐的“焦点”。而“门口”允许通过的最大体积,与修复内部宽大空间内病变所需要的最小体积,仍存在着显著差距。对现有技术做定量分析:采用均值(前后径40~45mm,左右径50~65mm)绘制人类椎体柱状横切面平面图,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求其面积。圆面积公式A=πr2(r为半径),椭圆面积公式A=πab(a、b分别为长、短半径),因是不规则椭圆形,故均不适用。采用微积分概念,将不规则椭圆形用5×5=25mm2小方格覆盖,共得73规则小方格,34不完整小方格,则73×25=1825mm2,对其余34个缺失方格图形互补,约得20格,则20×25=500mm2,则椎体柱状横切面表面积约为73×25+20×25=2325mm2;取人类椎间隙高度(10~15mm)均值,则椎间隙空间体积为:2325×12=27900mm3。采用目前“椎间植骨融合器”通用形态长方体均值,求得长方体上或下表面积:长方体长25mm,宽10mm,高6mm,则表面积25×10=250mm2,体积250×6=1500mm3,代入其所处的内环境椎间隙,则占面积百分比250÷2325≈11%,占体积百分比1500÷27900≈5.4%。通过定量分析,从结果可以清晰的看到,尽管“融合器”已成为今天脊柱外科医生手中的“利器”之一,但现有技术中的融合器在病变核心之地的三维空间中,支撑面积仅占了约11%,而体积更是不足6%。因总体支撑面积过小,则单位面积压强必然增大,故挤破骨板进入椎体下沉或体形过小而松动脱落,始终成为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更由于其形态结构仅为中空或实心的长方体固态,除了支撑承载上下椎体所传递的脊柱轴向载荷外,对于因椎间隙松动而使上下椎体发生横向移位的“腰椎滑脱”,并无法发挥任何对抗横向滑移,矫正畸形使之复位的力量。而现今的融合器技术,过多的滞留于表面微孔处理,以期增加与接触面骨组织细胞水平的接触及用柔性材料降低钢度,而减少下沉挤入骨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椎间植骨融合器的支撑体积过小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以达到增加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支撑体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该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包括:螺杆,能够绕轴线转动,该螺杆包括第一螺杆段和第二螺杆段,第一螺杆段与第二螺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段螺纹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段螺纹连接;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一螺母铰接,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二螺母铰接,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或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与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当该螺杆转动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均能够沿该螺杆的径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臂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臂以该螺杆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第一螺母的两侧,第二支撑臂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撑臂以该螺杆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第二螺母的两侧。进一步地,当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与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时,支撑板为两个,位于该螺杆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均与同一个支撑板铰接。进一步地,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还包括两个端部支架,两个端部支架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端部支架上均设置有转动支撑孔,第一螺杆段的一端设置在两个端部支架中的一个端部支架的转动支撑孔内,第二螺杆段的另一端设置在两个端部支架中的另一个端部支架的转动支撑孔内,该螺杆能够相对于端部支架转动。进一步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位于两个端部支架之间,支撑板包括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在该收缩状态时,支撑板的内表面与端部支架的端面抵接,在该支撑状态时,支撑板与端部支架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互为镜像,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互为镜像,两个端部支架互为镜像,两个端部支架相互平行。进一步地,当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时,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连线与该螺杆轴线平行,该支撑臂包括收纳状态和锚定状态,当该支撑臂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平行,当该支撑臂处于锚定状态时,第一支撑臂另一端与该螺杆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臂一端与该螺杆轴线的距离。进一步地,该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还包括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包括:螺杆,能够绕轴线转动,该螺杆包括第一螺杆段(11)和第二螺杆段(12),第一螺杆段(11)与第二螺杆段(12)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第一螺母(21)与第一螺杆段(1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22)与第二螺杆段(12)螺纹连接;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第一支撑臂(31)的一端与第一螺母(21)铰接,第二支撑臂(32)的一端与第二螺母(22)铰接,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铰接或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铰接;当该螺杆转动时,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均能够沿该螺杆的径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包括:螺杆,能够绕轴线转动,该螺杆包括第一螺杆段(11)和第二螺杆段(12),第一螺杆段(11)与第二螺杆段(12)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第一螺母(21)与第一螺杆段(1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22)与第二螺杆段(12)螺纹连接;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第一支撑臂(31)的一端与第一螺母(21)铰接,第二支撑臂(32)的一端与第二螺母(22)铰接,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铰接或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铰接;当该螺杆转动时,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均能够沿该螺杆的径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臂(31)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臂(31)以该螺杆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第一螺母(21)的两侧,第二支撑臂(32)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撑臂(32)以该螺杆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第二螺母(22)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铰接时,支撑板(4)为两个,位于该螺杆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臂(3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32)的另一端均与同一个支撑板(4)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还包括两个端部支架(5),两个端部支架(5)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端部支架(5)上均设置有转动支撑孔,第一螺杆段(11)的一端设置在两个端部支架(5)中的一个端部支架(5)的转动支撑孔内,第二螺杆段(12)的另一端设置在两个端部支架(5)中的另一个端部支架(5)的转动支撑孔内,该螺杆能够相对于端部支架(5)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位于两个端部支架(5)之间,支撑板(4)包括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在该收缩状态时,支撑板(4)的内表面与端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威
申请(专利权)人:邹德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