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14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机制造成本高、润滑油容易泄露等技术问题。本电机包括端盖、轴承和穿设在轴承内的转轴,润滑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端盖上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转轴上套设有内油封,转轴的外周面与内油封以及端盖共同形成轴承室,轴承位于轴承室内;内油封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梳齿槽,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与轴承室相连通,梳齿槽与出油通道之间还具有连通梳齿槽和出油通道的过油通道;润滑结构还包括在端盖外连通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使其形成循环回路的外部油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梳齿槽结构后,能够有效减少润滑物质的泄漏,电机轴承处的密封零部件减少,降低了电机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在也在交通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电机中转子带动转轴高速转动,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的电机的机壳上,电机的轴承中需要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从而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扭矩。现有电机的轴承进行润滑时通常是采用端盖钻通孔将油脂添加到轴承中的方式,轴承中的油脂可以通过轴承外盖上的孔排出。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260785U,公告日:2012-05-30)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端盖、封环、内轴承盖、以及外轴承盖;外轴承盖上设有排脂口;端盖内侧套接有轴承室,内轴承盖安装于轴承室的内侧端面,且内轴承盖的外侧端面与轴承室的内侧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轴承室外侧端面安装有挡油环,挡油环的内侧端面与轴承室的外侧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外轴承盖安装于挡油环的外侧端面,且外轴承盖的内侧端面与挡油环的外侧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三O型密封圈;封环套接于外轴承盖内侧,封环的外侧端面与外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电机包括端盖(1)、轴承(2)和穿设在所述轴承(2)内的转轴(3),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端盖(1)上的进油通道(11)和出油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上套设有内油封(4),所述转轴(3)的外周面与内油封(4)以及端盖(1)共同形成轴承室(5),所述轴承(2)位于所述轴承室(5)内;所述内油封(4)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梳齿槽(41),所述进油通道(11)和出油通道(12)均与所述轴承室(5)相连通,所述梳齿槽(41)与所述出油通道(12)之间还具有连通梳齿槽(41)和出油通道(12)的过油通道(42);所述润滑结构还包括在端盖(1)外连通进油通道(11)和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电机包括端盖(1)、轴承(2)和穿设在所述轴承(2)内的转轴(3),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端盖(1)上的进油通道(11)和出油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上套设有内油封(4),所述转轴(3)的外周面与内油封(4)以及端盖(1)共同形成轴承室(5),所述轴承(2)位于所述轴承室(5)内;所述内油封(4)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梳齿槽(41),所述进油通道(11)和出油通道(12)均与所述轴承室(5)相连通,所述梳齿槽(41)与所述出油通道(12)之间还具有连通梳齿槽(41)和出油通道(12)的过油通道(42);所述润滑结构还包括在端盖(1)外连通进油通道(11)和出油通道(12)使其形成循环回路的外部油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槽(41)包括至少三个环状的凹槽(41a),所有凹槽(41a)间隔设置,靠近轴承室(5)的凹槽(41a)的深度和宽度均大于其它凹槽(41a)的深度和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封(4)的内壁与转轴(3)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为0.05mm~0.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41a)一一对应的环形槽(31),每个环形槽(31)与一个凹槽(41a)正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通道(42)为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峰钟治平付开强陈俊吉余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九洲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