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317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具体的说是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属于轴承润滑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转轴和连接在转轴上下端的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上轴承组件内设有上润滑结构,上润滑结构包括连接在上轴承外盖上的用于注油的上注油管和连接在上端盖上的用于排油的上排油器。下轴承组件内设有下润滑结构,下润滑结构包括连接在下端盖上用于注油的下注油管和连接在下轴承外盖上用于排油的下排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在符合隔爆要求下,确保转轴的上下轴承组件能够顺利排油和注油,以此来满足不停机注排油要求;能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和流出电机外部,轴承润滑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具体的说是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属于轴承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隔爆型卧式电机的轴承润滑结构直接用于隔爆型立式电机,更甚者直接将卧式电机旋转90°后,不作任何改进直接当立式电机使用,其后果不堪设想:轻者电机注排油困难,需要短期内多次维护,增加劳动强度,降低生产力;重者油脂流失,电机轴承润滑不良,最终导致轴承寿命的减短,甚至烧毁,电机故障电机,设备无法工作,动力停滞,油脂漏流,污染环境。因此设计时应当采用合适的润滑路线,确保轴承的充分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充分考虑在符合隔爆要求下,确保转轴的上下轴承组件能够顺利排油和注油,以此来满足不停机注排油要求;同时,能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和流出电机外部,轴承润滑效果良好。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包括转轴和连接在转轴上下端的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其特征是:上轴承组件包括套装在转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包括转轴(1)和连接在转轴(1)上下端的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其特征是:上轴承组件包括套装在转轴(1)上端的上滚动轴承(4),上滚动轴承(4)的外圈连接上端盖(5),上端盖(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上轴承外盖(3)和上轴承内盖(2),上轴承外盖(3)和上轴承内盖(2)将上滚动轴承(4)压紧在上端盖(5)内;所述转轴(1)上部套装第一甩油盘(6)和第二甩油盘(7),第一甩油盘(6)位于上轴承外盖(3)内腔中,第一甩油盘(6)紧靠上滚动轴承(4),第二甩油盘(7)位于上轴承内盖(2)内腔中;上轴承组件内设有上润滑结构,上润滑结构包括连接在上轴承外盖(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爆型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包括转轴(1)和连接在转轴(1)上下端的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其特征是:上轴承组件包括套装在转轴(1)上端的上滚动轴承(4),上滚动轴承(4)的外圈连接上端盖(5),上端盖(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上轴承外盖(3)和上轴承内盖(2),上轴承外盖(3)和上轴承内盖(2)将上滚动轴承(4)压紧在上端盖(5)内;所述转轴(1)上部套装第一甩油盘(6)和第二甩油盘(7),第一甩油盘(6)位于上轴承外盖(3)内腔中,第一甩油盘(6)紧靠上滚动轴承(4),第二甩油盘(7)位于上轴承内盖(2)内腔中;上轴承组件内设有上润滑结构,上润滑结构包括连接在上轴承外盖(3)上的用于注油的上注油管(10)和连接在上端盖(5)上的用于排油的上排油器(11),上轴承外盖(3)上设有上注油孔(13),上注油孔(13)内外端分别连接上轴承外盖(3)内腔和上注油管(10);第二甩油盘(7)面向上滚动轴承(4)一侧设有上储油凹槽(14);上轴承内盖(2)面向上滚动轴承(4)一侧设有上储油环槽(15),上端盖(5)内设有上排油通道(17),上排油通道(17)内外端分别连接上储油环槽(15)和排油器(11);下轴承组件包括套装在转轴(1)下端的下滚动轴承(21),下滚动轴承(21)的外圈连接下端盖(20),下端盖(20)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下轴承内盖(18)和下轴承外盖(19),下轴承内盖(18)和下轴承外盖(19)将下滚动轴承(21)压紧在下端盖(20)内;所述转轴(1)下部套装第三甩油盘(22),第三甩油盘(22)位于下轴承外盖(19)内腔中,第三甩油盘(22)紧靠下滚动轴承(21);下轴承组件内设有下润滑结构,下润滑结构包括连接在下端盖(20)上用于注油的下注油管(25)和连接在下轴承外盖(19)上用于排油的下排油器(26),下端盖(20)上设有下注油孔(27),下轴承内盖(18)上设有下储油环槽(28),下注油孔(27)内外端分别连接下储油环槽(28)和下注油管(25);第三甩油盘(22)面向下滚动轴承(21)一侧设有下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方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