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954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桑叶通过切片、蒸气杀青、冷却、除水、揉捻以及烘干程序完成,其中揉捻通过多道揉捻工序进行,首先粗揉捻,然后再进行揉捻,这个揉捻在常温下进行,这个步骤能够充分使桑叶变得更加柔软,再进行中揉捻,由于在之前在常温下的揉捻将桑叶的柔韧性揉捻到最佳,因此,中揉捻这个工序不会像现有工艺中需要小心谨慎的揉捻防止桑叶断裂等,直接按照普通的桑叶的强度进行揉捻,不会由于桑叶的本身的老嫩而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的桑叶茶和桑叶茶粉能够充分发挥桑叶的特性,并且色香味俱全。

Mulberry leaf tea and mulberry leaf tea powder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berry leaf tea and mulberry leaf tea powder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mulberry leaves by slicing, steam heating, cooling, water removal, rolling and drying process is complete, which rolled through the multi rolling process, and then the first rough rolling, rolling, the rolling at room temperature, this step can make mulberry leaves become more soft, then rolled in, because before rolling at room temperature will be rolled to the best flexibility of mulberry leav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rolling, not like to caution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rolling to prevent breakage of mulberry leaves, mulberry leaves rolled directly in accordance with ordinary strength, not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tself because of mulberry leaves Laonen; through the process out of mulberry leaf tea and mulberry leaf tea powder can give full play to Mulberry leav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color and ar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桑叶茶一般选用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工艺中除去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较为关键;口味甘醇、清香溢人等特性也重要。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尤其对中老年人及不宜饮茶的人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申请号为20121022772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桑叶茶通过选料,将桑叶进行选取和切条,切成规定的条状;杀青,将切好的桑叶放入杀青机杀青;揉搓,通过将将杀青过后的桑叶进行揉搓(揉捻);最后通过烘焙的方法将茶叶抄制成型,最后进行包装成型;一般的桑叶茶都是按照这种工艺进行生产,这种方法比较传统,其杀青基本上都是通过直接进行蒸气杀青,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很好的杀青,但是杀青时间过长,但是在茶叶的生产线上不是很方便,而且容易使得茶叶发黑、发黄,成分被破坏,营养流失,产品质量差,申请号为20121029619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的杀青步骤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滚筒可以由一头进一头处,从而解决了生产线上不方便输送的问题,另外,桑叶在制造桑叶茶的过程中,由于桑叶的本身材质的问题(即老叶和嫩叶的问题),在揉捻时,容易断裂,若力度过小,则揉捻效果不好,因此一般茶叶在生产之时都需要进行筛选,将老叶和嫩叶分离开来,十分麻烦,而且茶叶的成分破坏,营养流失,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发黄、发黑的情况,并且,在干燥的时候,都是通过烘箱,直接对茶叶外表面进行烘干,而并不能将茶叶内部的水分烘干,若需要将水分彻底烘干,则会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加工后的产品质量较差,不新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这种生产工艺不需要仔细挑选桑叶,并且能够有效的保证桑叶茶的色香味,通过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桑叶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价值,同时桑叶茶粉不但具有良好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价值,而且能够使得营养物质在泡的时候便于溢出茶叶,便于吸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桑叶茶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切片,将桑叶切割成5-8厘米的桑叶块;2)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3)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4)除水,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5)粗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60-10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6)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7)中揉捻,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8)烘干,将经过步骤7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片能够保证之后的工序操作方便,不会由于桑叶的不规则和长短不一而影响操作;蒸气杀青能够全面覆盖桑叶,杀青效果好;除水能够防止茶叶的氧化,阻止桑叶茶变黄、变黑;揉捻能够将叶片细胞壁破坏,使得细胞内部汁液流出,对茶叶进行塑型,并且能够使桑叶的有益成分容易在泡茶饮用的时候供人体吸收;烘干步骤便于茶叶的收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杀青步骤采用滚筒蒸气杀青,滚筒倾斜设置,茶叶从滚筒水平上端进入,从水平下端出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滚筒蒸气杀青,滚筒倾斜设置,茶叶从滚筒水平上端进入,从水平下端出来,通过滚筒的转动,将桑叶从一端带向另一端,方便生产的自动化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3冷却步骤通过输送带完成,直接将杀青过后的桑叶置于输送带上输送至下一设备,并且在过程中通风冷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能够直接对桑叶进行输送,并且通风能够加速冷却,并且保证茶叶的颜色不会变黄,这个设置有利于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4中的除水工艺采用叶打机完成,将输送带上冷却的茶叶输送至叶打机,同时通入温度在75-120℃的热风至叶打机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叶打机进行除水,能够将叶片表面水分迅速去除,并将内部水分挤出,并且不会使得桑叶损坏,保证了桑叶不会变黄、变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7的温度由高向低逐渐降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逐渐降低的温度的设置能够使得桑叶的逐渐完成塑形的过程,并且,一步步的将细胞壁破坏的更加彻底,使得细胞液流出,但是随着温度的缓慢降低,不会使得其细胞液流失,保证了桑叶茶的色香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中揉捻后可以加设精揉捻,精揉捻采用精揉机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精揉捻,能够进一步将桑叶的色香味释放出来,使得细胞液能够充分流出,并且粘附在叶片表面,从而使得在饮用的时候能够充分的将桑叶的有益成分进行吸收,达到预期的保健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精揉捻之后,再将桑叶块依次加入静电拣梗机和色选机,进行去梗和色选之后在进行烘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静电拣梗机和色选机的步骤,将桑叶块的茎梗去除,而且色选机能够将成色差的进行去除,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8中在烘干后,将桑叶再次进行红外线烘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烘焙一方面通过红外线的照射,杀死一些细菌,保证了茶叶的绿色、环保和健康,另一方面,红外线的照射破坏酶的结构,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组织了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存放时间,而且提高了烘干的效果,另外保证了茶叶的色香味。与现有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之下,揉捻通过三个工序完成,首先粗揉捻,这个步骤通过升高温度进行揉捻,对桑叶内部进行初步的破坏和去除水分,这时,既能够保证老叶初步的破坏,而且也能够保证嫩叶不会过度破坏,然后再进行揉捻,这个揉捻在常温下进行,这个步骤能够充分使桑叶变得更加柔软,再进行中揉捻,这个部分仍然继续升高温度进行揉捻,由于在之前在常温下的揉捻将桑叶的柔韧性揉捻到最佳,因此,中揉捻这个工序不会像现有工艺中需要小心谨慎的揉捻防止桑叶断裂等,直接按照普通的桑叶的强度进行揉捻,不会由于桑叶的本身的老嫩而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一种桑叶茶,由上述生产工艺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桑叶茶采用桑叶作为原料,其营养价值高,通过上述工艺使得桑叶茶的颜色成鲜绿色,并且其香味浓,具有良好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价值。一种桑叶茶粉,首先由上述生产工艺制成桑叶茶,再将烘干后的桑叶茶进行研磨形成粉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桑叶原料的营养价值高,通过上述工艺使得桑叶茶的颜色成鲜绿色,并且其香味浓,具有良好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价值,磨成粉末之后能够充分将桑叶的营养散发出来,从而提高了食用的营养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叶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切片,将桑叶切割成5‑8厘米的桑叶块;2)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3)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4)除水,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5)粗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60‑10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6)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7)中揉捻,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8)烘干,将经过步骤7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切片,将桑叶切割成5-8厘米的桑叶块;2)杀青,将桑叶块进行蒸气杀青,蒸气温度在100℃-120℃之间,蒸气通入时间在60-100秒之间;3)冷却,将杀青后的桑叶块冷却,冷却至室温;4)除水,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叶进行除水干燥;5)粗揉捻,将经过步骤4后的桑叶块进行粗揉捻,粗揉捻温度在60-10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6)揉捻,将经过步骤5后的桑叶再次进行揉捻,此次揉捻在常温下揉捻10-40分钟;7)中揉捻,将经过步骤6后的桑叶再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揉捻,温度在60-90℃之间,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8)烘干,将经过步骤7后的桑叶送入烘箱,烘箱烘干温度在80-120℃之间,时间在30-70分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杀青步骤采用滚筒蒸气杀青,滚筒倾斜设置,茶叶从滚筒水平上端进入,从而水平下端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冷却步骤通过输送带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清心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