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尤其涉及一种如下地构成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以同时包含水冷式冷凝器和空冷式冷凝器而形成,在通过空冷式冷凝器的冷凝区域之后处于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过水冷式冷凝器之后,使其通过空冷式冷凝器的过冷区域。
技术介绍
在通常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中,借助于液体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在周边吸收汽化热部分的热量而汽化的蒸发器而产生实际冷却作用。从所述蒸发器流入压缩机的气体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在压缩机被压缩为高温及高压状态,在所述被压缩的气体状态的热交换介质通过冷凝器而液化的过程中向周边释放液化热,所述液化的热交换介质重新通过膨胀阀而处于低温及低压的湿饱和蒸汽状态之后,重新流入蒸发器而被汽化,从而形成循环。即,在冷凝器中,流入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并通过热交换而释放液化热并冷凝为液体状态后排放,可以形成为作为冷却所述制冷剂的热交换介质而使用空气的气冷、使用液体的水冷。所述空冷式冷凝器(Condenser)是与通过车辆前面的开口部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结构,为了与空气进行顺利的热交换,一般固定在形成缓冲梁的车辆前侧。另外,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分别用制冷剂管(P)连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压缩机(C),压缩制冷剂;水冷式冷凝器(10),使从低温散热器流入的冷却水和通过所述压缩机(C)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空冷式冷凝器(20),从所述压缩机(C)被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流入口(201)流入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通过冷凝区域(A1)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排出口(202)排出并通过所述水冷式冷凝器(10)之后,通过第二流入口(203)流入,然后经过过冷区域(A2)而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膨胀阀(T),使经过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的过冷区域(A2)之后通过第二排出口(204)排出的制冷剂膨胀;以及蒸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5 KR 10-2015-00839781.一种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分别用制冷剂管(P)连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压缩机(C),压缩制冷剂;水冷式冷凝器(10),使从低温散热器流入的冷却水和通过所述压缩机(C)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空冷式冷凝器(20),从所述压缩机(C)被压缩后排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流入口(201)流入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通过冷凝区域(A1)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排出口(202)排出并通过所述水冷式冷凝器(10)之后,通过第二流入口(203)流入,然后经过过冷区域(A2)而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膨胀阀(T),使经过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的过冷区域(A2)之后通过第二排出口(204)排出的制冷剂膨胀;以及蒸发器(E),使在所述膨胀阀(T)膨胀后排出的制冷剂蒸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的第一排出口(202)排出而流入所述水冷式冷凝器(10)的制冷剂为气体和液体混合的两相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包括:第一集水箱(210)以及第二集水箱(220),沿高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相隔预定距离而并排配置,以使制冷剂流入或排出;多个管,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以及第二集水箱(220)而形成制冷剂的流路;多个翅片,介于所述管之间;以及气液分离器(230),与所述第二集水箱(220)连接,使通过所述水冷式冷凝器(10)的制冷剂流入主体而实现气液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中,在所述第一集水箱(210)或者第二集水箱(220)内部配备挡板,制冷剂的流路根据挡板的数量和位置而被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的冷凝区域(A1)中的一部分区域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水冷式冷凝器(10)之后,通过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的冷凝区域(A1)中的剩余区域,然后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23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式冷凝器(20)中,在所述第一集水箱(210)形成有第一流入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埈煐,李东锡,李仙美,林弘永,赵伟杉,
申请(专利权)人: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