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室外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外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根据车辆用热泵系统的制冷制热模式的转换来调节开闭的可变挡板,从而可以容易改变制冷剂通道,且制热时的制冷剂通道的数量比制冷时减少的室外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车辆将把汽油、轻油等作为能源的引擎作为驱动源,但是这样的车辆用能源也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石油储量的减少等各种原因而逐渐需要新的能源,目前最接近实用化阶段的技术之一就是将燃料电池作为能源而驱动的车辆。然而,使用这种燃料电池的车辆,与以往的具有将石油作为能源的引擎的车辆不同地,无法使用利用冷却水的制热系统。即,对于以往的将把石油作为能源的引擎作为驱动源的车辆而言,从引擎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配置有用于制冷引擎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且将冷却水从引擎吸收的热量使用于室内制热。然而,在使用燃料电池的车辆的驱动源中不会产生如引擎所产生的那种大量的热,因此采用这种现有制热方式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燃料电池车辆进行着如下的各种研究,即,向空调系统添加热泵并将其作为热源使用,或者配置如电热器等其他热源等。作为与此相关的技术,公开了韩国公开专利第二012-01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车辆用热泵系统的室外热交换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水箱(100)以及第二集水箱(200),流入或排出制冷剂且在高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相隔预定距离而并排布置;多个管(300),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集水箱(100)以及第二集水箱(200)而形成制冷剂的流路;多个翅片(400),介于所述管(300)之间;以及可变挡板(700),配备于所述第一集水箱(100)或者第一集水箱(200)内部,根据制冷/制热模式的转换而调节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30 KR 10-2015-0092893;2015.07.14 KR 10-2011.一种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车辆用热泵系统的室外热交换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水箱(100)以及第二集水箱(200),流入或排出制冷剂且在高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相隔预定距离而并排布置;多个管(300),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集水箱(100)以及第二集水箱(200)而形成制冷剂的流路;多个翅片(400),介于所述管(300)之间;以及可变挡板(700),配备于所述第一集水箱(100)或者第一集水箱(200)内部,根据制冷/制热模式的转换而调节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的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通道数量大于或等于制热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通道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即使转换为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的流入制冷剂的流入口(101)和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102)的位置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还包括:转换挡板(600),配备于所述第一集水箱(100)或者第二集水箱(200)而调节制冷剂的流动;以及贮液干燥器(500),通过第一连接部(510)以及第二连接部(520)而与所述第二集水箱(20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挡板包括:第一可变挡板(701),配备于所述第一集水箱(100)或者第二集水箱(200)内部,能够开闭,以引导或者切断制冷剂的流动;以及第二可变挡板(702),配备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或者第二连接部(520)内部而能够开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挡板(701)以及第二可变挡板(702)根据随着制冷或者制热模式的转换而产生的制冷剂的温度变化而调节开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挡板(701)以及第二可变挡板(702)由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形状或者位置的材质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是所述第一集水箱(100)以及第二集水箱(200)在高度方向彼此相隔预定距离而并排布置的向下流型热交换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箱(100)包括:流入箱(110),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而使制冷剂流入;以及排出箱(120),沿高度方向而并排配置在所述流入箱(110)的上方而使制冷剂排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中,在所述第一集水箱(100)的流入箱(110)内相隔预定间距而布置有两个所述转换挡板(600),在所述第二集水箱(200)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的前端布置有一个所述转换挡板(600),在后端布置有第一可变挡板(701),从而在制冷制热模式下具有四通道的流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可变挡板(701)被关闭,所述第二可变挡板(702)被开放,第3通道的制冷剂经过所述贮液干燥器(500)而抵达第4通道,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可变挡板(701)被开放,所述第二可变挡板(702)被关闭,第3通道的制冷剂直接抵达第4通道。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中,在所述第一集水箱(100)的流入箱(110)内,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前端配备第一可变挡板(701),且相隔预定间距而在后端配备所述转换挡板(600),在所述第二集水箱(200)内,相隔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埈煐,李东锡,李仙美,林弘永,赵伟杉,
申请(专利权)人: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