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
技术介绍
传统机油冷却模块中机油泵出口的泄压方式通常采用內泄式,即当机油泵的出口压力超过限压阀开启压力时,限压阀打开,机油泵出口通过泄油通道与进油通道连通,高压油通过泄油通道回到进油通道,高压油与低压油经过充分混合后一同进入转子腔(见图1)。但由于机油冷却模块结构限制,为节省空间,泄油通道与转子腔距离通常较近,泄油通道的高压油往往未经与进口通道的低压油充分混合就直接进入了转子腔,造成对转子的巨大冲击,同时由于泄油通道内高压油的流动方向与转子腔内油的流向相反,两股油会产生强烈对冲,转子腔内产生较大涡流,不仅容易产生气蚀现象,同时容易导致吸油困难。因此,需要设置一种合理的结构以保证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该壳体能够避免泄油通道高压油对转子的冲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机油泵转子腔、泄油通道、进油通道,所述泄油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转子腔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机油泵转子腔(1)、泄油通道(2)、进油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转子腔(1)的一侧设有延伸的挡油隔板(6),所述挡油隔板(6)呈“J”形,所述挡油隔板(6)尾部的弯曲方向与转子腔(1)内的机油流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机油泵转子腔(1)、泄油通道(2)、进油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转子腔(1)的一侧设有延伸的挡油隔板(6),所述挡油隔板(6)呈“J”形,所述挡油隔板(6)尾部的弯曲方向与转子腔(1)内的机油流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通道(2)中段的宽度大于出口端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通道(2)出口端的宽度小于进油通道(4)出口端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机油冷却模块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仲秋,魏彪,刘光明,阳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