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到车门的安全气囊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59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7:58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总成包括车门、安装到车门的充气装置以及被动约束装置。该被动约束装置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第一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第二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一安全气囊腔垂直于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

Fit airbag assembly to the door

A doo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includes a door, an inflator mounted to the door, and a passive restraint. The passive restraint device has a first airbag chamber and a second airbag cavity. The first airbag chamber is connected to the inflator and can be inflated to an inflated position from an inflated position. Second the airbag chamber communicates with the inflator and can be inflated to the inflated position from an inflated position. The first airbag chamber in the inflatable position extends perpendicularly to the second airbag chamber at the inflated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到车门的安全气囊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总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到车门的安全气囊总成。
技术介绍
安全气囊可以为车辆前部和后部乘员提供保护。车辆可以配备有检测车辆在什么时候碰撞的传感器。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可以与传感器和安全气囊通信。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例如可以表明碰撞方向的信号,控制器可以指示安全气囊或一组安全气囊展开。展开的安全气囊有助于缓冲以及保护乘员免于碰撞力。可以安装有安全气囊的一种类型的车辆是自主车辆。自主车辆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己导航。由于降低了驾驶员的重要性,因此自主车辆可以具有与非自主车辆不同的内部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车门总成,包含:车门;安装到车门的充气装置;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的被动约束装置,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并且其中第二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以及其中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一安全气囊腔垂直于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车门包括饰板,并且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处于其各自的未充气位置时由饰板覆盖并且处于其各自的充气位置时从饰板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一安全气囊腔大体垂直于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车门包括车窗开口以及邻近车窗开口的罩板,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处于未充气位置时设置于罩板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车门包括扶手,并且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设置在扶手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彼此直接流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分开地连接到充气装置并且彼此流体断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从未充气位置独立地充气到充气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总成进一步包含:第一阀,第一阀位于充气装置和第一安全气囊腔之间并且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阀,第二阀位于充气装置和第二安全气囊腔之间并且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充气装置被进一步限定为双腔充气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车门是后车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车门总成,该总成包含:车门;安装到车门的充气装置;被动约束装置,被动约束装置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并且其中第二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编程为基于车辆碰撞的检测到的方向而使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从其未充气位置独立地改变到其充气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彼此直接流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分开地连接到充气装置并且彼此流体断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一安全气囊腔垂直于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总成进一步包含:第一阀,第一阀位于充气装置和第一安全气囊腔之间并且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阀,第二阀位于充气装置和第二安全气囊腔之间并且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编程为使第一阀和第二阀从关闭位置独立地移动到打开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充气装置被进一步限定为具有两个腔的双腔充气装置并且控制器被编程用于独立激活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总成进一步包含与控制器通信的碰撞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含:可在面向前的位置和面向后的位置之间转动的前部座椅;后部座椅;邻近后部座椅的后车门;安装在后车门上的充气装置;以及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的被动约束装置,其中第一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在前部座椅和后部座椅之间的充气位置,并且其中第二安全气囊腔与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沿后车门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内部的俯视图;图2是车辆车门的分解视图;图3是车辆内部的俯视图,其中两个安全气囊腔从车辆车门充气;图4是车辆内部的侧视图,其中两个安全气囊腔从车辆车门充气;图5是安全气囊腔充气后的安全气囊总成的俯视图;图6是安全气囊腔充气后的安全气囊总成的俯视图;图7是安全气囊总成的框图;图8是碰撞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其中在全部几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用于车辆30的车门总成包括车门38、安装到车门38的充气装置46以及被动约束装置28。被动约束装置28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42和第二安全气囊腔44。第一安全气囊腔42与充气装置46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第二安全气囊腔44与充气装置46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一安全气囊腔42垂直于处于充气位置的第二安全气囊腔44延伸。被动约束装置28的横向安全气囊腔42和44有助于在正面碰撞和侧方碰撞中增加对于乘客的保护。无论前部座椅的位置或定向,车门安装有助于增加对后部座椅乘客的保护,或可以将前部座椅的位置和定向纳入考量。对比之下,根据由前部座椅乘员的座椅位置的调整,安装在前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安全气囊需要经常的重新校准。而且,在自主车辆中,例如前部座椅可以转动为面向后方,致使安装在前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安全气囊不起作用。而且,通过用于两个安全气囊腔的单个充气装置46来降低复杂性,该两个安全气囊腔在不同的碰撞场景中是有用的。如图1中所示,车辆30包括前部座椅32和34以及后部座椅36。后车门38邻近后部座椅36。后车门38容纳至少一个安全气囊总成40以及至少一个充气装置46,每个安全气囊总成包括一个或多个腔,例如第一安全气囊腔42和第二安全气囊腔44,两者示出处于未充气位置,至少一个充气装置46与安全气囊腔42和44连通。第一安全气囊腔42和第二安全气囊腔44用作被动约束装置28。第一安全气囊腔42可在前部座椅34和后部座椅36之间充气,并且第二安全气囊腔44可沿后车门38充气。车辆30也包含碰撞感测系统48(参见图8)。虽然图1将前部座椅32和34描述为斗式座椅并且后部座椅36描述为长形座椅,但是其它配置也是可行的。例如,前部座椅32和34可以可替代地是分开式的长形座椅或单独的长形座椅,并且后部座椅36可以可替代地是分开的或两个斗式座椅。而且,尤其在自主车辆中,前部座椅32和34可以在车舱中可转动为面向除了仅前方之外的不同方向。前部座椅32和34在面向前的位置和面向后的位置之间转动达360°。在图1中,前部座椅32处于面向后的位置。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后车门38。车门38包括外面板50、内部框架52、饰板54、车窗开口56以及罩板58。饰板54包括扶手60并且示出为从车门38的剩余部分分解以示出车门38的内部和安全气囊总成40。充气装置46安装到内部框架52,尽管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46可以安装到车门38的其它部件。第一安全气囊腔42和第二安全气囊腔44与充气装置46连通。示出处于未充气位置的安全气囊腔42和44可从未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装到车门的安全气囊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车门总成,包含:车门;安装到所述车门的充气装置;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的被动约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以及其中处于所述充气位置的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垂直于处于所述充气位置的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5 US 15/005,0891.一种车辆车门总成,包含:车门;安装到所述车门的充气装置;具有第一安全气囊腔和第二安全气囊腔的被动约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并且可从未充气位置充气到充气位置;以及其中处于所述充气位置的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垂直于处于所述充气位置的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车门包括饰板,并且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处于其各自的所述未充气位置时由所述饰板覆盖并且处于其各自的所述充气位置时从所述饰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处于所述充气位置的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大体垂直于处于所述充气位置的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车门包括车窗开口以及邻近所述车窗开口的罩板,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处于所述未充气位置时设置于所述罩板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车门包括扶手,并且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彼此直接流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分开地连接到所述充气装置并且彼此流体断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从所述未充气位置独立地充气到所述充气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进一步包含:第一阀,所述第一阀位于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第一安全气囊腔之间并且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阀,所述第二阀位于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腔之间并且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总成,其中所述充气装置被进一步限定为双腔充气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诺哈普拉萨德·K·拉奥马克·A·库迪西萨伊德·大卫·巴尔巴特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