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用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56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7:38
一种机动车用轮盘(10),该机动车用轮盘(10)由平板状的盘坯料(2)制造,具有轮毂安装部(12)、盘凸缘部(13)以及帽部(14),盘凸缘部(13)在盘径向剖视下沿盘轴向呈直线形延伸,帽部(14)具有向盘轴向外侧突出的帽顶部(15)、将帽顶部(15)与轮毂安装部(12)连结的帽内周部(16)、以及将帽顶部(15)与盘凸缘部(13)连结的帽外周部(17),其中,在帽外周部(17)设置有板厚比盘坯料(2)的板厚小的第1板厚减少部(18a),在帽外周部(17)形成有装饰孔(19),第1板厚减少部(18a)设置成包括装饰孔(19)的周缘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Wheel plate for motor vehicle

\u4e00\u79cd\u673a\u52a8\u8f66\u7528\u8f6e\u76d8(10)\uff0c\u8be5\u673a\u52a8\u8f66\u7528\u8f6e\u76d8(10)\u7531\u5e73\u677f\u72b6\u7684\u76d8\u576f\u6599(2)\u5236\u9020\uff0c\u5177\u6709\u8f6e\u6bc2\u5b89\u88c5\u90e8(12)\u3001\u76d8\u51f8\u7f18\u90e8(13)\u4ee5\u53ca\u5e3d\u90e8(14)\uff0c\u76d8\u51f8\u7f18\u90e8(13)\u5728\u76d8\u5f84\u5411\u5256\u89c6\u4e0b\u6cbf\u76d8\u8f74\u5411\u5448\u76f4\u7ebf\u5f62\u5ef6\u4f38\uff0c\u5e3d\u90e8(14)\u5177\u6709\u5411\u76d8\u8f74\u5411\u5916\u4fa7\u7a81\u51fa\u7684\u5e3d\u9876\u90e8(15)\u3001\u5c06\u5e3d\u9876\u90e8(15)\u4e0e\u8f6e\u6bc2\u5b89\u88c5\u90e8(12)\u8fde\u7ed3\u7684\u5e3d\u5185\u5468\u90e8(16)\u3001\u4ee5\u53ca\u5c06\u5e3d\u9876\u90e8(15)\u4e0e\u76d8\u51f8\u7f18\u90e8(13)\u8fde\u7ed3\u7684\u5e3d\u5916\u5468\u90e8(17)\uff0c\u5176\u4e2d\uff0c\u5728\u5e3d\u5916\u5468\u90e8(17)\u8bbe\u7f6e\u6709\u677f\u539a\u6bd4\u76d8\u576f\u6599(2)\u7684\u677f\u539a\u5c0f\u7684\u7b2c1\u677f\u539a\u51cf\u5c11\u90e8(18a)\uff0c\u5728\u5e3d\u5916\u5468\u90e8(17)\u5f62\u6210\u6709\u88c5\u9970\u5b54(19)\uff0c\u7b2c1\u677f\u539a\u51cf\u5c11\u90e8(18a)\u8bbe\u7f6e\u6210\u5305\u62ec\u88c5\u9970\u5b54(19)\u7684\u5468\u7f18\u90e8\u7684\u4e00\u90e8\u5206\u6216\u8005\u5168\u90e8\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用轮盘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3月11日、申请号为201380013667.9、名称为“机动车用轮盘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帽部且使用于乘用车等的单安装型的机动车用轮盘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由平板状的盘坯料制造的机动车用轮盘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2公开了由平板状的盘坯料制造的单安装型(具有帽部且使用于乘用车等的类型)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2公开了对盘凸缘部进行减薄拉深从而使板厚减少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但是,在以往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制造方法中,仅对径向尺寸实质上一定且平行于轴向的部位、且轴向长度存在限制的盘凸缘部进行减薄拉深从而使板厚减少。因此,盘的轻量化不够充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740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74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安装型的机动车用轮盘及其制造方法,该机动车用轮盘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盘的轻量化。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如下。(1)一种机动车用轮盘,由平板状的盘坯料制造,具有轮毂安装部、盘凸缘部、以及将所述轮毂安装部与所述盘凸缘部连结的帽部,所述帽部具有向盘轴向外侧突出的帽顶部、将该帽顶部与所述轮毂安装部连结的帽内周部以及将所述帽顶部与所述盘凸缘部连结的帽外周部,其中,在所述帽外周部设置有板厚比所述盘坯料的板厚小的第1板厚减少部。(2)根据(1)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其中,在所述盘凸缘部设置有板厚比所述盘坯料的板厚小的第2板厚减少部。(3)根据(1)或(2)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其中,所述盘凸缘部,在该盘凸缘部的至少盘轴向内侧端部,在盘周向的至少一部分具备盘凸缘部厚壁部。(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其中,在所述帽外周部形成有装饰孔,所述第1板厚减少部至少设置在所述帽外周部的、比所述装饰孔向盘径向外侧隔开的部分。(5)根据(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其中,所述第2板厚减少部在盘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盘凸缘部的整个区域。(6)〔实施例1~4〕一种由盘坯料制造机动车用的轮盘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轮盘具备:帽部。其具备帽顶部、帽外周部以及帽内周部;盘凸缘部;第1盘部位(D1),其位于比帽顶部靠盘径向外侧且比盘凸缘部靠盘径向内侧;第2盘部位(D2),其位于帽外周部与盘凸缘部的交界;第3盘部位(D3),其位于盘凸缘部的盘轴向内侧端;以及第4盘部位(D4),其位于比第2盘部位(D2)靠盘轴向内侧且比第3盘部位(D3)靠盘轴向外侧,盘坯料具备:与第1盘部位(D1)对应的第1坯料部位(M1)、与第2盘部位(D2)对应的第2坯料部位(M2)、与第3盘部位(D3)对应的第3坯料部位(M3)以及与第4盘部位(D4)对应的第4坯料部位(M4),所述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对至少从M1到M2的一部分的盘坯料部分或对从M1到M2的全部的盘坯料部分进行减薄拉深,使减薄拉深后的板厚比减薄拉深前的板厚薄的圆筒状部成形;和第2工序,改变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和第1坯料部位M1中至少一方的直径,以使得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成为比第1坯料部位M1直径大。(7)〔实施例1~3〕根据(6)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2工序中,对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和M1与M2之间的盘坯料部分这双方进行扩径。(8)〔实施例1~4〕根据(6)或(7)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1工序中,还对从M2到M4或从M2到M3的盘坯料部分进行减薄拉深。(9)〔实施例1~4〕根据(8)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1工序中,至少M3与M4之间的盘坯料部分成形为板厚比相邻的盘坯料部分或第1板厚减少部厚的厚壁部。(10)〔实施例1~4〕根据(6)~(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2工序之后,具有对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进行成型修整而使其成为最终的盘凸缘部形状的第3工序。(11)〔实施例1~4〕根据(10)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3工序中,对从M2到M4或从M2到M3的盘坯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减薄拉深。(12)〔实施例1~4〕根据(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其中,轮盘具备轮毂安装部,盘坯料具备轮毂安装部对应部和帽部对应部,所述帽部对应部具备帽顶部对应部、帽外周部对应部以及帽内周部对应部,在第1工序之前,具有使盘坯料的轮毂安装部对应部、帽内周部对应部以及帽顶部对应部预成形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1)的机动车用轮盘,在帽外周部设置有板厚比盘坯料的板厚小的第1板厚减少部,所以能够有效地、更可靠地实现机动车用轮盘的轻量化。根据上述(2)的机动车用轮盘,在盘凸缘部设置有板厚比盘坯料的板厚小的第2板厚减少部,所以不仅在帽外周部,还在盘凸缘部设置板厚减少部。因此,与仅在盘凸缘部设置有板厚减少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机动车用轮盘的轻量化。根据上述(3)的机动车用轮盘,盘凸缘部具备盘凸缘部厚壁部,所以能够提高机动车用轮盘的刚性,另外,与机动车用轮辋的组装精度也会提高。根据上述(4)的机动车用轮盘,第1板厚减少部至少设置在帽外周部的、比装饰孔向盘径向外侧隔开的部分,所以既能确保机动车用轮盘的强度,又能增大轻量化率。根据上述(5)的机动车用轮盘,第2板厚减少部在盘轴向上设置在盘凸缘部的整个区域,所以与第2板厚减少部在盘轴向上仅设置在盘凸缘部的一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机动车用轮盘的轻量化。根据上述(6)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具有对至少从M1到M2的一部分或对从M1到M2的全部的盘坯料部分进行减薄拉深、从而使减薄拉深后的板厚比减薄拉深前的板厚薄的圆筒状部成形的第1工序,所以能够在帽外周部设置板厚比第1工序前的盘坯料小的板厚减少部。因此,与仅在盘凸缘部设置有板厚减少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更可靠地实现机动车用轮盘的轻量化。另外,具有改变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和第1坯料部位M1中至少一方的直径、以使得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成为比第1坯料部位M1直径大的第2工序,所以能够使在第1工序中成形的圆筒状部成形为帽外周部。根据上述(7)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在第2工序中,对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和M1与M2之间的盘坯料部分这双方进行扩径,所以与使M2与M3之间的盘坯料部分和M1与M2之间的盘坯料部分中至少一方缩径的情况相比,容易成形。根据上述(8)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在第1工序中,还对从M2到M4或从M2到M3的盘坯料部分进行减薄拉深,所以不仅在帽外周部,在盘凸缘部也能够设置板厚比第1工序前的盘坯料小的板厚减少部。因此,与仅在盘凸缘部设置有板厚减少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更可靠地实现机动车用轮盘的轻量化。根据上述(9)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在第1工序中,至少M3与M4之间的盘坯料部分成形为板厚比相邻的盘坯料部分或第1板厚减少部厚的厚壁部,所以能够抑制在第2工序中(尤其处于扩径工序时)在盘产生裂缝等不良情况。根据上述(10)的机动车用轮盘的制造方法,在第2工序之后,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动车用轮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用轮盘,其由平板状的盘坯料制造,具有轮毂安装部、盘凸缘部以及将所述轮毂安装部与所述盘凸缘部连结的帽部,所述盘凸缘部在盘径向剖视下沿盘轴向呈直线形延伸,所述帽部具有向盘轴向外侧突出的帽顶部、将该帽顶部与所述轮毂安装部连结的帽内周部以及将所述帽顶部与所述盘凸缘部连结的帽外周部,所述机动车用轮盘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帽外周部设置有板厚比所述盘坯料的板厚小的第1板厚减少部,在所述帽外周部形成有装饰孔,所述第1板厚减少部设置成包括所述装饰孔的周缘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12 JP 2012-053940;2012.05.28 JP 2012-120571.一种机动车用轮盘,其由平板状的盘坯料制造,具有轮毂安装部、盘凸缘部以及将所述轮毂安装部与所述盘凸缘部连结的帽部,所述盘凸缘部在盘径向剖视下沿盘轴向呈直线形延伸,所述帽部具有向盘轴向外侧突出的帽顶部、将该帽顶部与所述轮毂安装部连结的帽内周部以及将所述帽顶部与所述盘凸缘部连结的帽外周部,所述机动车用轮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喜四郎西林亮高野贵光佐野和孝矶村勇太
申请(专利权)人:都美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