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81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欠压检测电路、振荡器电路、计数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欠压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输出电平信号,其输出结果分别输入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端和计数器的复位端;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时钟脉冲信号,计数器用于对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数值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输入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和延迟时间设定数值,数值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触发器的输入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POR,振荡器控制电路根据欠压检测电路和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振荡器的工作。其优点为在电源电压降低、电压剧烈波动时,准确的产生低电平复位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路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迟时间可调的低电平上电复位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路系统要求上电复位电路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更佳的性能。电路系统上电复位(Pow-onReset,POR)电路可以对数字电路进行复位,保证电路在电源上电时能可靠启动。上电复位信号在电源电压上升过程中一直保持低电平,此时,电路系统处于复位状态,直到电源电压稳定达到期望的工作电压后转变为高电平,复位状态结束,电路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一般来说,电路系统上电之后,在电源电压达到标称电压之后,还需要一个安全的复位时间,以确保电路系统的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都处于稳定和可控状态。通常安全复位时间是指复位信号的低电平状态持续三个或者更多的指令周期,以便于复位程序开始初始化芯片内部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电复位电路是利用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通过电阻电容充电方式来产生低电平复位信号RET。其工作原理是:通电时,电容两端相当于是短路,于是复位引脚上为低电平,然后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复位引脚电压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电容充电电流为零,引脚电压即为高电平,复位阶段结束,电路系统开始正常工作。传统的复位电路实现方式简单,但存在复位时间调整困难的问题,而且,这种结构在二次上电或者电源电压剧烈波动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有效释放,因而仍有可能出现复位电路功能失效,导致在电源电压降低时,不能产生正确的低电平复位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上电复位电路,目的是能够产生准确的延迟复位信号,并且延迟复位时间可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欠压检测电路、振荡器电路、计数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所述欠压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输出电平信号,其输出结果分别输入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输入端和计数器的复位输入端;所述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时钟脉冲信号,所述计数器用于对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所述数值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输入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和设定的脉冲延时信号,所述数值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POR,所述振荡器控制电路根据欠压检测电路和计数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振荡器的工作。所述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R2、R3,二极管D1和比较器COMP;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VDD,另一端分别连接比较器COMP的负输入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VDD连接,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二极管阳极与比较器COMP的正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振荡器控制电路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输入端和计数器的复位输入端。所述振荡器电路包括电流基准电路、电容充放电电路、施密特电路、与非门,所述电流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4和晶体管M1、M2,所述电容充放电电路包括电容C1和晶体管M3、M4、M5,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电源VDD,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晶体管M2的漏极,晶体管M2的源极通过电阻R4接地,晶体管M2的栅极与其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的栅极分别连接晶体管M1的源极和晶体管M3的栅极,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电源VDD,晶体管M3的源极连接晶体管M4的漏极,晶体管M4的源极分别连接晶体管M5的源极和施密特电路的输入端,晶体管M5的漏极接地,电容C1并联在晶体管M5源极和漏极两端,施密特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非门的输入端,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非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计数器的输入端和晶体管M4的栅极,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晶体管M5的栅极。所述振荡器控制电路由或非门组成,所述或非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数值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比较器COMP的输出端,所述或非门的输出端连接与非门的输入端。本技术由振荡器电路产生脉冲信号,计数器对时钟振荡器电路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与外部输入的预设复位延迟时间进行比较。当计数脉冲数目未达到预先设定值时,产生低电平复位信号,完成电路系统的复位控制。当计数脉冲达到预先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关闭时钟振荡器,电路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关闭内部时钟振荡器。当电源电压降低时,通过欠压检测电路,也可以产生低电平复位信号;同时,关闭内部时钟振荡器,将计数器的数值初始化为零,以便再次上电或者电源电压重新恢复时,产生正确的脉冲计数功能。本技术的通过对振荡器电路的输出脉冲进行计数,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复位延迟时间,并且该延迟时间可调。通过对电源电压的检测,可以产生准确的欠压复位信号,让上电复位电路的性能更加可靠;在电源电压降低、电源电压剧烈波动时,能够准确的产生低电平复位信号。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现有技术中上电复位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上电复位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包括欠压检测电路、振荡器电路、计数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欠压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输出电平信号,其输出结果分别输入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输入端和计数器的复位输入端;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时钟脉冲信号,计数器用于对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数值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输入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和设定的脉冲延迟信号,数值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POR,振荡器控制电路根据欠压检测电路和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振荡器的工作。在上电过程中当欠压检测检测到电源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欠压基准电路输出低电平,通过振荡器控制电路和振荡器电路,使得振荡器工作,计数器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数值比较器比较设定的延时脉冲和脉冲计数的脉冲数,在未达到设定的延迟时间设定数值时,数值比较器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和欠压检测电路输出的低电平共同输入到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使得振荡器持续工作,在计数器的数值达到设定的延时时间时,数值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然后振荡器控制电路和振荡器电路共同作用,停止振荡器脉冲,关闭振荡器,同时数值比较器的高电平输入到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使得触发器的复位信号POR为高电平,电路系统或芯片复位结束,正常工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电路做说明。电源为系统或者芯片提供电能,在电源上电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复位,电源两端分别为VDD和GND,如图2所示,欠压检测电路由包括电阻R1、R2、R3,二极管D1和比较器COMP,振荡器控制电路由或非门组成,电阻R1和电阻R2先串联后并联在芯片电源两端。电阻R1和电阻R2形成分压电路,在电阻R1与电阻R2之间引出电源分压信号VN11,信号VN11输入到比较器COMP的负输入端。电阻R3和二极管D1形成简单的电压基准电路,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VDD连接,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二极管阳极与比较器COMP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欠压检测电路、振荡器电路、计数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所述欠压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输出电平信号,其输出结果分别输入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输入端和计数器的复位输入端;所述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时钟脉冲信号,所述计数器用于对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所述数值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输入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和延迟时间设定数值,所述数值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POR,所述振荡器控制电路根据欠压检测电路和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振荡器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欠压检测电路、振荡器电路、计数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所述欠压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输出电平信号,其输出结果分别输入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输入端和计数器的复位输入端;所述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时钟脉冲信号,所述计数器用于对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所述数值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输入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和延迟时间设定数值,所述数值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POR,所述振荡器控制电路根据欠压检测电路和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振荡器的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R2、R3,二极管D1和比较器COMP;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VDD,另一端分别连接比较器COMP的负输入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VDD连接,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二极管阳极与比较器COMP的正输入端连接,比较器COMP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振荡器控制电路输入端、触发器的复位端和计数器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卢君明黄继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