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22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属于植保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驱动桥壳、两个传动半轴及轮边箱,轮边箱包括上、下齿轮箱,上齿轮箱包括上轮边壳体及相互啮合的第一、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置在传动半轴的端部,第二锥齿轮设置在传动竖轴的上端;下齿轮箱包括下轮边壳体、轮边轴及相互啮合的第三、第四锥齿轮,上、下轮边壳体之间通过轴套连接,轴套套装在传动竖轴的外侧,第三锥齿轮设置在传动竖轴的下端,第四锥齿轮设置在轮边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来调整地隙高度,整个地隙高度调整方便快捷,且不涉及传动比的变化,地隙高度调整更精准更合适,提高四轮水田车的作业安全性。

Driving wheel for four wheel paddy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iving axle of a four wheel paddy field vehicl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ry. It includes a drive axle, two axle and wheel gear box, wheel box comprises an upper and a lower gear box, the upper gear box comprises an upper wheel housing and mesh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bevel gear, first gear set at the end of the drive axle, second bevel gear s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the gear box comprises a shaft; under the side shell, wheel shaft and meshed with the bevel gear third, fourth,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wheel side shell through a connecting sleeve,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driving vertical shaft, third bevel gear set in the lower end of the driving vertical shaft, fourth bevel gear is arranged on the wheel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no need to go through complicated calculation to adjust ground clearance height, the gap height is easy to adjust, and do not involve the change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ground clearance height adjustment more accurate and more appropriate, improve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four wheel vehicle in paddy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属于植保机械

技术介绍
农用植保车中在水田作业的四轮水田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水田作业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水田车在泥泞的田块行走整车的下陷一般在40-50cm,而水田内不同农作物有着不同的高度,而相同农作物处于不同成长阶段其高度也不同,为了减少水田车对水田内农作物的伤害,故需要水田车能在农作物上方通过,但是水田车驱动桥的地隙不能过高,因为水田车驱动桥的高地隙,水田车整车的重心高,就会导致水田车的通过性及越障能力差,故要求在水田内作业的四轮水田车的驱动桥能根据水田内作物高度的不同的设置相应的地隙高度。现有的水田车驱动桥为了满足驱动桥高地隙的要求,如图1所示,采用相互咬合的主动齿轮22、中间齿轮23及从动齿轮24三级齿轮传动,三级齿轮传动尽管增加了轮边箱的高度,抬高了水田车底盘的高度,但是一旦制作完成后,驱动桥的地隙不便调整,若要改变驱动桥的地隙,必须调整中间齿轮的齿数,齿轮齿数变化改变高度,齿轮模数会成倍变化,桥地隙无法形成连续变化,即无法连续调整驱动桥地隙高度,且为改变地隙,齿轮外面的轮边壳体的高度也必须随之改变,故现有的水田车驱动桥改变地隙牵扯的成本太高,且不便于根据不同作物高度进行合适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根据作物不同高度快速调节地隙,且成本低的四轮水田车驱动桥。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两个传动半轴及轮边箱,所述传动半轴套装在所述驱动桥壳内,所述轮边箱包括上齿轮箱及下齿轮箱,所述上齿轮箱包括上轮边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上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半轴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传动竖轴的上端;所述下齿轮箱包括下轮边壳体、轮边轴及设置在所述下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及第四锥齿轮,所述上、下轮边壳体之间通过轴套连接,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传动竖轴的外侧,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竖轴的下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边轴上,所述传动半轴、轮边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所述传动竖轴的上端、下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下齿轮箱通过传动竖轴及轴套连接,驱动桥的高度可通过传动竖轴及轴套的长度进行调整,水田内农作物高度不同需要改变驱动桥的地隙高度时只需要改变传动竖轴及轴套的长度即可,不需改变齿轮,不涉及传动比变化;传动竖轴及轴套的更换拆卸安装方便,可实现驱动桥地隙的连续变化。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来调整地隙高度,整个地隙高度调整方便快捷,且不涉及传动比的变化,地隙高度调整更精准更合适,提高四轮水田车的作业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的上端套装在所述上轮边壳体的下端的外侧,所述轴套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之间通过推力轴承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轴套与上轮边箱壳体之间相对运动时没有摩擦阻力。进一步的,所述轮边轴包括轴本体及设置在轴本体端部的轴端盖,所述轴端盖通过轴承座与所述下轮边壳体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轴本体连接,所述轴本体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油封。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水田车在恶劣的水田内作业,密封件能及时对水田的水、泥进行阻挡,避免水、泥进入到轮边轴内影响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轴端盖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环状凹槽及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凹槽设置在所述轴端盖的内侧面上或所述轴承座的外端面上,所述环状凸台对应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外端面上或所述轴端盖的内侧面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封密封可对水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对水田内的泥沙密封效果不太好,轴端盖与轴承座通过密封机构形成迷宫形式,延长了轮边轴的轴端盖与轴承座的配合面的路程,阻碍水田的泥沙的进入,避免水田内的泥沙进入到轮边轴内,在油封密封基础上又增设了密封设计,在水进入到油封之前对水、泥进行阻挡,预先应对水田恶劣作业环境,避免水、泥等进入到轮边轴内。进一步的,所述轮边轴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两个半圆挡圈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半圆挡圈相配合的挡圈定位槽,所述挡圈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轮边轴的外表面上,所述轴承座压紧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所述半圆挡圈的一侧端面贴合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一侧端面,所述第四锥齿轮上设有与所述半圆挡圈的外表面及另一侧端面相配合的限位卡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圆挡圈对应卡在轮边轴的挡圈定位槽内,挡圈的两端面通过第四锥齿轮及第一轴承的内圈定位,代替现有的大垫片、止动垫片、螺母三个零件,完成防轮边轴轴向位移目的,且轮边轴无需攻螺纹,降低了驱动桥的成本;无需与设置在轮边壳体外侧的端盖配合,缩短了轮边轴的长度,加大了轮边与秧苗的安全距离,降低了轮边伤苗率;轮边轴的挡圈定位槽加工简单,半圆挡圈装配简单,轮边轴安装维护方便快捷。进一步的,所述轴本体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另一侧端面进行限位的轴台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轴承座压紧第一轴承的外圈,第一轴承的内圈的端面通过轴台阶进行定位,进一步防止轮边轴出现窜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驱动桥轮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轮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轮边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半圆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桥壳;2、传动半轴;3、上轮边壳体;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传动竖轴;7、轴套;8、第三锥齿轮;9、第四锥齿轮;10、下轮边壳体;11、轮边轴;12、推力轴承;13、密封件;14、环状凹槽;15、环状凸台;16、半圆挡圈;17、挡圈定位槽;18、限位卡槽;19、轴台阶;20、第一轴承;21、轴承座;22、主动齿轮;23、中间齿轮;24、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2-图6所示,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1、两个传动半轴2及轮边箱,所述传动半轴套装在所述驱动桥壳内,所述轮边箱包括上齿轮箱及下齿轮箱,所述上齿轮箱包括上轮边壳体3及设置在所述上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4及第二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半轴2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传动竖轴6的上端;所述下齿轮箱包括下轮边壳体10、轮边轴11及设置在所述下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及第四锥齿轮9,所述上、下轮边壳体之间通过轴套7连接,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传动竖轴的外侧,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竖轴的下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边轴上,所述传动半轴、轮边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所述传动竖轴的上端、下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所述轴套的上端套装在所述上轮边壳体的下端的外侧,所述轴套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之间通过推力轴承12连接。使轴套与上轮边箱壳体之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两个传动半轴及轮边箱,所述传动半轴套装在所述驱动桥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箱包括上齿轮箱及下齿轮箱,所述上齿轮箱包括上轮边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上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半轴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传动竖轴的上端;所述下齿轮箱包括下轮边壳体、轮边轴及设置在所述下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及第四锥齿轮,所述上、下轮边壳体之间通过轴套连接,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传动竖轴的外侧,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竖轴的下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边轴上,所述传动半轴、轮边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所述传动竖轴的上端、下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两个传动半轴及轮边箱,所述传动半轴套装在所述驱动桥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箱包括上齿轮箱及下齿轮箱,所述上齿轮箱包括上轮边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上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半轴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传动竖轴的上端;所述下齿轮箱包括下轮边壳体、轮边轴及设置在所述下轮边壳体内部的且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及第四锥齿轮,所述上、下轮边壳体之间通过轴套连接,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传动竖轴的外侧,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竖轴的下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边轴上,所述传动半轴、轮边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所述传动竖轴的上端、下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下轮边壳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上端套装在所述上轮边壳体的下端的外侧,所述轴套与所述上轮边壳体之间通过推力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轮水田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轴包括轴本体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辉刘世超王安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和农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