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22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所述轮缘结构包括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其特征是:外侧轮缘与外侧胎圈座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外侧轮缘最小壁厚>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其优点是:所述轮缘结构在没有增加铝合金车轮重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冲击试验测试合格,提高了铝合金车轮的安全性。

Improved wheel rim structure of aluminium alloy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Aluminum Alloy wheel rim structure, the rim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outer rim, lateral bead sea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llet between the outer rim and minimum wall thickness, the outside bead outer rim minimum wall thickness, lateral bead seat minimum wall thickne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flange structure realizes the impact tes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weight of the aluminum alloy wheel is not increased, and the safety of the aluminum alloy wheel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轮的材料有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钢和铝合金是当前汽车车轮的主流材料。汽车车轮既是外观件,又是安全件。因而,汽车车轮除了外观美观外,安全性是其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汽车车轮必须通过标准规定的各项安全测试才能够装车使用。对铝合金车轮来说,冲击试验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安全测试要求,冲击试验要求如下:不可因试验发生裂纹、明显变形及突然漏气等现象;但是,试验装置的测锤直接碰撞轮圈而发生的损伤及变形等不作判定对象。重量是铝合金车轮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铝合金车轮既重量轻,又能通过冲击试验测试,是铝合金车轮设计开发过程中期望达到的目标。因此,研究与开发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非常必要,以实现铝合金车轮重量轻的同时冲击试验测试合格,从而满足汽车车轮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主要包括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铝合金车轮结构主要包括中心孔、螺栓孔、轮辐、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气门孔、轮辋、内侧胎圈座、内侧轮缘。其中:外侧轮缘与外侧胎圈座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外侧轮缘最小壁厚>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所述外侧轮缘最小壁厚为4.5-5.5毫米。所述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为4-5毫米。所述外侧轮缘与外侧胎圈座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为5.5-6.5毫米。所述外侧轮缘与外侧胎圈座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外侧轮缘最小壁厚+0.8毫米,外侧轮缘最小壁厚>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0.5毫米。本技术与现有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轮缘结构在没有明显增加铝合金车轮重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冲击试验时外侧轮缘在试验装置的测锤直接碰撞下不掉落,且不会发生突然漏气现象,使得冲击试验测试合格,提高了铝合金车轮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的轮缘结构并不影响铝合金车轮的外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示意图;图2是改进前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孔,2、螺栓孔,3、轮辐,4、外侧轮缘,5、外侧胎圈座,6、气门孔,7、轮辋,8、内侧胎圈座,9、内侧轮缘,10、外侧轮缘最小壁厚,11、过渡圆角最小壁厚,12、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就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该轮缘结构主要包括外侧轮缘4、外侧胎圈座5。铝合金车轮结构主要包括中心孔1,螺栓孔2,轮辐3,外侧轮缘4,外侧胎圈座5,气门孔6,轮辋7,内侧胎圈座8,内侧轮缘9。其中:外侧轮缘4与外侧胎圈座5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11>外侧轮缘最小壁厚10>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12。所述外侧轮缘最小壁厚10为4.5-5.5毫米。所述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12为4-5毫米。所述外侧轮缘4与外侧胎圈座5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11为5.5-6.5毫米。所述外侧轮缘4与外侧胎圈座5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11>外侧轮缘最小壁厚10+0.8毫米,外侧轮缘最小壁厚10>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12+0.5毫米。如图2所示,为改进前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其中:外侧轮缘4与外侧胎圈座5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11=外侧轮缘最小壁厚10±0.2毫米=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12±0.2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包括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其特征是:外侧轮缘与外侧胎圈座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外侧轮缘最小壁厚>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包括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其特征是:外侧轮缘与外侧胎圈座之间的过渡圆角最小壁厚>外侧轮缘最小壁厚>外侧胎圈座最小壁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车轮轮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侧轮缘最小壁厚为4.5-5.5毫米,所述外侧胎圈座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芳周广利张殿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