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0067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节约空间化以及确保稳定的接触中的至少一方的电连接构造体、端子构造体、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电连接构造体(32)具备:第一导电构件(70),其具有第一板状部(80)(或者第一平坦面(90));第二导电构件(100),其具有配置为与第一板状部(80)对置的第二板状部(110)(或者第二平坦面(120));以及导电性弹簧构件(64),其处于被第一板状部(80)以及第二板状部(110)按压的状态且相对于第一板状部(80)以及第二板状部(110)分别具有多个接触点。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terminal structure,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capable of achieving design freedom, saving space, and ensuring stability of at least one of the contacts, a terminal structure,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32) includes a first conductive member (70), which has a first plate-like portion (80) (or the first flat surface (90)); second (100), the conductive member is configured as with the first plate part (80) the second plate-like portion (110) (opposite second or a flat surface (120)); and a conductive spring member (64), which is the first plate part (80) and the second plate-like portion (110) pressing state and relative to the first plate-like portion (80) and the second plate-like portion (110)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p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构造体、端子构造体、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实现节约空间化或者电接触状态的稳定化的电连接构造体、端子构造体、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提出了实现车辆中的电连接的构造(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构造体:该构造体具备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设置在马达11的对面部位25或逆变器24的对面部位28中的任一方且向另一方突出的汇流条23、以及设置在对面部位的剩余另一方且与汇流条23接触的被接触部26,并且将马达11与逆变器24电连接(说明书摘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被接触部26是接受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的汇流条23的朝下开口的插座,且具有三个插入口26p([0024]、图1、图2)。在专利文献2中,使输出端子15(或者输入端子14)的前端侧弯曲而设置按压连接部16(17),另一方面,在印刷基板30的导体32的表面安装由导电性金属板构成的弹簧状端子配件33。并且,通过使按压连接部16(17)与弹簧状端子配件33压接而进行电连接(说明书摘要、图1、图10)。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构造体,其中,所述电连接构造体具备:第一导电构件,其具有第一板状部;第二导电构件,其具有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对置的第二板状部;以及导电性弹簧构件,其处于被所述第一板状部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按压的状态,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具有多个接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21 JP 2015-2486701.一种电连接构造体,其中,所述电连接构造体具备:第一导电构件,其具有第一板状部;第二导电构件,其具有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对置的第二板状部;以及导电性弹簧构件,其处于被所述第一板状部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按压的状态,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具有多个接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具有第一平坦面,所述第二板状部具有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平坦面对置的第二平坦面,所述导电性弹簧构件处于被所述第一平坦面以及所述第二平坦面按压的状态,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坦面以及所述第二平坦面分别具有多个所述接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最前端,所述第二板状部配置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最前端且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对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构造体具备:第一绝缘构件,其固定支承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第二绝缘构件,其固定支承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第一壳体,其固定支承所述第一绝缘构件;以及第二壳体,其固定支承所述第二绝缘构件,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包括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包括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绝缘构件是供所述第一汇流条的前端固定的第一端子座,所述第二绝缘构件是供所述第二汇流条的前端固定的第二端子座。6.根据从属于引用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平坦面相反一侧的面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构件,所述第二板状部中的与所述第二平坦面相反一侧的面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具备第一根部侧部分,该第一根部侧部分与所述第一板状部相邻且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板状部靠根部侧的位置,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弯曲,所述第一板状部以及所述第一根部侧部分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构件。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优介山口浩央大塚浩鹈饲伸周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