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061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该装置包括有吸塑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呈底部敞开的盒体状,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存放电池芯控制器的中空凸起,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开关孔。由于中空凸起的存在,电池芯的控制器可以固定在密封盖内,同时该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地安装在电动汽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电池外壳的专利,该专利的申请号为:201310042935.1,申请日为2013.02.04,授权公告号为CN103117362B,授权公告日为2016.04.27,其结构包括: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极柱,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方还设有壳盖,壳盖侧部与极柱对应的位置设有导线连接孔,壳盖顶部与极柱对应的位置设有操作孔。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的电动汽车上使用的电池包上都连接有控制器,且电动汽车上安装的电池包的地方空间狭小,因此需要电池包紧凑,且电池包的壳体能抵抗一定的缓冲,由于该装置体积过大,没有用于专门安装控制器的位置,且该装置棱角过于锋利不适合用在汽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上,结构紧凑且能够吸收震动的电池包密封盖。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包括有吸塑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呈底部敞开的盒体状,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存放电池芯控制器的中空凸起,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开关孔。本技术工作时,将密封盖本体扣在电池芯上,确保连接电池芯的控制器位于本体上的中空凸起内,再将密封盖本体与外设的电池芯托架固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中空凸起的存在,电池芯的控制器可以固定在密封盖内,同时该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地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在固定控制器的前提下,使密封盖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中空凸起为棱台状凸起。为了保护电池芯,所述的本体包括有内层的聚丙烯和外层的铝膜,所述的本体厚度为1.5~2mm,所述的铝膜厚度为0.1~0.5mm。为了使密封盖本体与外设的电池芯托架连接牢固,所述的本体底部边缘设有与外设的电池芯托架连接的翻边,所述的翻边上开设有用于穿插螺钉的圆孔。为了防止电池包的边楞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划伤外设部件,所述的本体边楞处倒圆弧过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本体,2中空凸起,3开关孔,4翻边,5圆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述,为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包括有吸塑一体成型的本体1,为了抵抗冲击,吸收震动,本体1包括有内层的聚丙烯和外层的铝膜,本体1厚度为1.5~2mm,铝膜厚度为0.1~0.5mm,本体1呈底部敞开的盒体状,本体1上设有用于存放电池芯控制器的中空凸起2,在固定控制器的前提下,使密封盖的结构更加紧凑,中空凸起2为棱台状凸起,本体1上开设有开关孔3,为了使密封盖本体1与外设的电池芯托架连接牢固,本体1底部边缘设有与外设的电池芯托架连接的翻边4,翻边4上开设有用于穿插螺钉的圆孔5,为了防止电池包的边楞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划伤外设部件,本体1边楞处倒圆弧过渡。工作时,将密封盖本体1扣在电池芯上,确保连接电池芯的控制器位于本体1上的中空凸起2内,再将密封盖本体1的翻边4用螺钉与外设的电池芯托架固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包括有吸塑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呈底部敞开的盒体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存放电池芯控制器的中空凸起,本体上开设有开关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包括有吸塑一体成型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呈底部敞开的盒体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存放电池芯控制器的中空凸起,本体上开设有开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凸起为棱台状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包括有内层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长青黄雁赵腾飞胡大成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