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520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安装槽通过通孔与第二安装槽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齿条,且两个卡槽之间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且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双输出轴电机转动带动移动装置和物体移动,能够通过无线发射器向无线接收器发送无线信号,对移动装置和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Servo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electric mechanical convey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rvo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electric 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is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unting groove and second mounting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mount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lot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grooves communicated the inner wall,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lo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ot are welded on the rack, and the two slot installed mobile device, the mobile device comprises a hollow structure,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casing through the internal wall of the bearing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doubl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doubl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rotates to drive the mobile device and the mobile object, through wireless transmitter to send radio receiver wireless signals to locate the mobile devic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object, time saving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anual opera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伺服定位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设备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体力工作,尤其是在涉及运输方面,传统的人力运输,不仅效率低下,且随着工人体力和精力的下降,工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因此电动电动机械运输设备越来越受到人的关注,市场上现有的普通的电动机械运输设备通常未设置定位系统,因此在操作电动机械运输设备时需要人工控制运输设备移动与停止,增加了成本,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安装槽通过通孔与第二安装槽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齿条,且两个卡槽之间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且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且双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套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且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安装有无线接收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位于第二安装槽内的动触头,且固定杆位于通孔内,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静触片和无线发射器,且静触片包括固定板和分别安装于固定板上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且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留有间隙。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电子电池,且第一静触头与电子电池的正极连接,且电子电池的负极与无线发射器的一端连接,且无线发射器的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连接。优选的,所述动触头长度与大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所述动触头分别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形成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无线发射器与无线接收器通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且无线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DATA-7311型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双输出轴电机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双输出轴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固定于卡槽底部内壁上,使齿轮在齿条上移动,带动移动装置和放置在壳体上的物体沿第一安装槽方向移动,节省了工人的体力;2.壳体沿第一安装槽方向移动,固定杆和动触头分别在通孔和第二安装槽内移动,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接触时,电路接通,电子电池为无线发射器供电,无线发射器向无线接收器发射无线信号,无线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能够对此事动触头和移动装置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无需工人操作,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本技术中,通过双输出轴电机转动带动移动装置和物体移动,能够通过无线发射器向无线接收器发送无线信号,对移动装置和物体的位置进行定位,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的第二安装槽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安装槽、3第二安装槽、4通孔、5卡槽、6壳体、7双输出轴电机、8无线接收器、9齿轮、10齿条、11动触头、12静触片、13无线发射器、14第一静触头、15第二静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上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3,且第一安装槽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4,且第一安装槽2通过通孔4与第二安装槽3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2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5,卡槽5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齿条10,且两个卡槽5之间安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6,且壳体6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7,且双输出轴电机7的输出轴上均套接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齿轮9,且壳体6的顶部内壁上安装有无线接收器8,壳体6的底部外壁上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位于第二安装槽3内的动触头11,且固定杆位于通孔4内,第二安装槽3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块,定位块包括静触片12和无线发射器13,且静触片12包括固定板和分别安装于固定板上的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且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中,固定板上安装有电子电池,且第一静触头14与电子电池的正极连接,且电子电池的负极与无线发射器13的一端连接,且无线发射器13的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15连接,动触头11长度与大于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之间的间隙,动触头11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形成滑动配合,无线发射器13与无线接收器8通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且无线接收器18的信号输出端与DATA-7311型控制器连接,双输出轴电机7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控制器连接。3.工作原理:在移动装置上放置待运输的物体,双输出轴电机7输出轴转动带动套接于双输出轴电机7输出轴上的齿轮9转动,齿轮9与齿条10啮合,齿条10固定于卡槽5的底部内壁上,使齿轮9在齿条10上移动,带动移动装置和放置在壳体6上的物体沿第一安装槽2方向移动,壳体6沿第一安装槽2方向移动,固定杆和动触头11分别在通孔4和第二安装槽3内移动,当动触头11与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接触时,电路接通,电子电池为无线发射器13供电,无线发射器13向无线接收器8发射无线信号,无线接收器8接收无线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对此时动触头13和移动装置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无需工人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3),且第一安装槽(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4),且第一安装槽(2)通过通孔(4)与第二安装槽(3)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2)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5),卡槽(5)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齿条(10),且两个卡槽(5)之间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6),且壳体(6)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7),且双输出轴电机(7)的输出轴上均套接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齿轮(9),且壳体(6)的顶部内壁上安装有无线接收器(8),所述壳体(6)的底部外壁上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位于第二安装槽(3)内的动触头(11),且固定杆位于通孔(4)内,所述第二安装槽(3)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静触片(12)和无线发射器(13),且静触片(12)包括固定板和分别安装于固定板上的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且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动机械运输设备的伺服定位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3),且第一安装槽(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4),且第一安装槽(2)通过通孔(4)与第二安装槽(3)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2)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5),卡槽(5)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齿条(10),且两个卡槽(5)之间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6),且壳体(6)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7),且双输出轴电机(7)的输出轴上均套接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齿轮(9),且壳体(6)的顶部内壁上安装有无线接收器(8),所述壳体(6)的底部外壁上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位于第二安装槽(3)内的动触头(11),且固定杆位于通孔(4)内,所述第二安装槽(3)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静触片(12)和无线发射器(13),且静触片(12)包括固定板和分别安装于固定板上的第一静触头(14)和第二静触头(15),且第一静触头(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宏一林巨波汪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四海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