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9299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Flavonoid compoun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vonoid compoun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 preparation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lavonoid compound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要提请注意的是,癌症与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癌指的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所以,若医生说某某人患的是癌症,即表明患者长的是恶性肿瘤;若说某某人患的是胃癌,意思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形成的癌症,若说患者得的是胃肉瘤,则表明这种恶性肿瘤不是由黏膜上皮细胞所形成的,可能由平滑肌细胞恶变引起,或是属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等。但也可笼统地说他罹患了癌症。我国有庞大的患者人群,根据陈万青等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WanqingChen,etal.CancerstatisticsinChina,CACANCERJCLIN2016;66:115–132),2015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29.2万例和281.4万人,癌症已经是影响中国人生命安全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不但如此,根据WHO全球癌症报告的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癌症病例将达1900万人,2035年为2400万人,其中中国将占全球总量的21.9%(WHO,WorldCancerReport2014),也就是说20年后中国的癌症患者将达530万人。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个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不同分子结构的黄酮可作用于身体不同的器官,如银杏山楂--心血管系统,蓝梅--眼睛,酸果--尿路系统,葡萄--淋巴、肝脏,接骨木果--免疫系统,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食葡萄、洋葱、花椰莱、喝红酒、多饮绿茶等方式来获得黄酮,作为身体的一种补充。二十年前,科学家发现具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中含有相对较多的黄酮,主要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成为新药研究热点。查尔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底物,在植物中可通过查尔酮异构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黄酮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黄酮化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剂;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其中:X为卤素,R为其他化合物残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通式为:所示的查尔酮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于温度130~140℃下搅拌反应0.3~0.8h,得到目标物类黄酮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片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剂、冲剂、酊剂、注射液或粉针剂。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作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SMMC-7721,乳腺癌MCF-7药物中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是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作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白血病HL-60,肺癌A-549,肝癌SMMC-7721,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SW480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环境污染小,可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大量制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其中:X为卤素,R为其他化合物残基。X为F、Cl或Br,R1、R2、R3分别为-H,-OH,-OAc,-OMe,-OCHF2,-NMe2,-F,-Cl,-Br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通式为:所示的查尔酮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于温度130~140℃下搅拌反应0.3~0.8h,得到目标物类黄酮化合物。有机溶剂是指溶剂中包含碳原子的能溶解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包括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多类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甲醇、乙醇、叔丁基甲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无水二甲基亚砜。催化剂是指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结构不发生永久性改变的物质。所述的催化剂为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剂为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片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剂、冲剂、酊剂、注射液或粉针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应用为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肿瘤为白血病、乳腺癌、肝癌、结肠癌或肺癌。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脱甲基,其特点在于利用三溴化硼、三氯化硼、吡啶盐酸盐等试剂与原料反应即可脱除甲基。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酚羟基的乙酰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乙酸酐、乙酰氯等与原料直接反应制得。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酚羟基上上二氟甲基,其特点在于利用二氟氯乙酸钠等与原料直接反应制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MTS法测试所示黄酮衍生物对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MTS法检测细胞活性原理:MTS为一种全新的MTT类似物,全称为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2H-tetrazolium,是一种黄颜色的染料。活细胞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能够代谢还原MTS,生成可溶性的甲臜(Formazan)化合物,甲臜的含量可以用酶标仪在490nm处进行测定。在通常情况下,甲臜生成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因此可根据光密度OD值推测出活细胞的数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测试的肿瘤细胞包括白血病HL-60,肺癌A-549,肝癌SMMC-7721,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SW480。实验结果表明:在40μM下,化合物KPC-4000035、KPC-4000036、KPC-4000037、KPC-4000038KPC-4000039和KPC-4000040对肝癌SMMC-7721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超过50%;化合物KPC-4000039和KPC-4000043对乳腺癌MCF-7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超过50%,且KPC-4000039超过阳性对照物DDP。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其中:X为卤素,R为其他化合物残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为F、Cl或Br,R1、R2、R3分别为-H,-OH,-OAc,-OMe,-OCHF2,-NMe2,-F,-Cl,-Br中的一种。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通式为:所示的查尔酮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于温度130~140℃下搅拌反应0.3~0.8h,得到目标物类黄酮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峰坝德伟周思雨黄茜杨兆祥张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