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71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0:31
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回流提取法从七彩虹竹秆原料中进行总成分提取,并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6种化合物,并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进行更全面的了解竹类植物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分布提供了有效方法。首先利用徒手切片技术对竹类植物的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通过该发明专利技术,了解竹类植物茎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各类物质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从蒲竹子茎中提取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七彩虹竹3个时期中化学成分图谱,精确确定各个时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flavonoids in bamboo culm

A method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Culms in colorful, using reflux extraction total component from the seven rainbow bamboo stalk extract, and the use of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isolated crystalline compound, TLC by TLC and the spectral analysis, obtained 6 kinds of compounds contained in the plant, and further content determin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flavonoids,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flavonoids in bamboo plants. Firstly, the flavonoids in the stems of bamboos were identified by hand sectioning technique.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flavonoids in the stems of bamboo plants is understood,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metabolism process of various kinds of substances. The extrac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from Pu bamboo stems, separated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isolated crystalline compound, TLC by TLC and the spectral analysis, obtained compounds of the plant; and the use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to obtain the seven rainbow bamboo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diagram of 3 perio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content of flavonoids compounds in different peri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类植物化学成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竹类植物有着广泛的分布,其在化学成分、营养保健、药理作用、食品开发等方面已经做了初步的研究,竹类植物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的树种,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近年的研究表明,竹类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类黄酮化合物,也是竹类植物中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和降血脂等生理功能,在保健品、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竹类植物资源分布的调查,竹类植物的繁殖技术,竹类植物的鉴定和化学成分均有研究;但仍有较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对竹类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多,但是对针对黄酮类化合物在竹类植物中的分布与定位的研究十分缺乏;对竹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部位成分含量存在差别也缺少较全面的研究;有关竹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规律和合成部位及生理胁迫对其形成的影响,至今未见有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进行更全面的了解竹类植物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分布提供了有效方法。首先利用徒手切片技术对竹类植物的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通过该专利技术,了解竹类植物茎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各类物质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从蒲竹子茎中提取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七彩虹竹3个时期中化学成分图谱,精确确定各个时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回流提取法从七彩虹竹秆原料中进行总成分提取,并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6种化合物,并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如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总成分提取采用回流提取法,将七彩虹竹秆粉碎,用70%的乙醇在容器中水浴加热冷却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重复3次,过滤,合并滤液,丢弃秆渣;用旋转蒸发器仪65℃左右对初提液进行旋蒸,蒸出溶液中的乙醇,得到七彩虹竹秆浸膏。如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分离晶体化合物采用石油醚与水提液共同萃取上一步骤回流提取所得浸膏,萃取24小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分别用石油醚萃取4次,下层为水提物,上层为石油醚萃取物,把4次萃取上层混合,然后上层用旋转蒸发仪旋蒸,把石油醚蒸出,得到石油醚浸膏,把剩下的下层水提物和乙酸乙酯共同混合萃取24小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同样用乙酸乙酯萃取4次,下层为水提物,上层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把五次萃取上层混合,再用旋转蒸发仪旋蒸,蒸出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浸膏,再把剩下的水提物用正丁醇萃取,分别用正丁醇萃取4次,把上层正丁醇萃取物混合,用旋转蒸发仪蒸出正丁醇,得到正丁醇浸膏,最后把水提物层用旋转蒸发仪蒸出蒸馏水,得到水层浸膏;乙酸乙酯萃取部分16.0g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色谱法分离,以100∶-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甲柱,称取硅胶,称10倍于上样量;洗脱出的干物质重量、结晶情况待合并完成后,观察并记录洗脱出的干物质重量、结晶情况;将甲柱18-37馏分用乙酸乙酯溶解,用100-200目硅胶拌样,采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装柱分离,采用10:1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得到馏分,通过TLC薄层色谱法鉴定,合并相同馏分,并观察结晶情况;同时,将甲柱中石油醚:乙酸乙酯=5:1洗脱部分得到馏分合并,干燥称重g,用甲醇溶解,用100-200目硅胶拌样,进行200-300目硅胶柱层析分离,采用8:1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得到各馏分,观察结晶情况。如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晶体化合物含量测定采用280nm为检测波长,流动相用乙腈∶水。如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用七彩虹竹秆幼嫩未见光部分为原料,以所含化合物牡荆苷和异牡荆苷作为七彩虹竹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如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为化合物1木犀草素、化合物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3荭草苷、化合物4β-谷甾醇、化合物5牡荆苷、化合物6胡萝卜苷。七彩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方法,以七彩虹竹的健康新鲜的竹秆为材料,取新鲜的竹秆,将竹秆上的竹叶去净,经风干后,粉碎至20目,避光贮存,运用在组织切片的拟检成分起化学反应,形成有颜色的终末反应产物,该产物沉淀在相应成分所在的位置上,用以定位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组织或细胞内的分布含量,测定七彩竹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部位成分的含量。如所述的七彩虹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方法,七彩虹竹中黄酮类化合物组织化学定位方法采用:(1)5%NaOH溶液染色法:新鲜七彩虹竹秆经徒手切片后滴加一滴5%NaOH水溶液,盖上盖玻片,同时去掉多余的试液,5min后用在自然光下观察并照相,黄酮类化合物经5%NaOH水溶液染色会产生特征性的显色反应,变色范围从淡黄色至橙色;(2)1%醋酸镁溶液染色法:新鲜七彩虹竹秆经徒手切片后滴加一滴1%醋酸镁甲醇溶液,盖上盖玻片,同时去掉多余的试液,随即用荧光显微镜的蓝色激发光450-490nm为激发光源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发出的荧光并照相,黄酮类化合物经1%醋酸镁甲醇溶液染色,发出绿色荧光;(3)1%NA甲醇溶液染色法:新鲜七彩虹竹秆经徒手切片后滴加一滴含1%NaCl的磷酸缓冲液,片刻后滴加NA甲醇溶液试剂一滴,盖上盖玻片,同时去掉多余的试液,随即用荧光显微镜的紫外光激发光330-380nm为激发光源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发出的荧光并照相,在紫外光下,1%NA甲醇溶液与黄酮类化合物反应呈黄色荧光;如所述的七彩虹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方法,七彩虹竹中木质素的组织化学定位法采用新鲜七彩虹竹秆经徒手切片后用2%的间苯三酚酒精95%溶液浸泡5min,再用6mol·L-1HCL进行封片,在自然光下观察,Wiesner反应对木质素产生颜色反应呈现暗红色。如所述的七彩虹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其中不同时期七彩虹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采用取当年生枝的七彩虹竹秆,根据七彩虹竹秆的成熟程度和光照对秆的影响分为三个时期,时期Ⅰ为未见光的秆,秆均呈淡黄色,时期Ⅱ为见光的幼秆,竹秆整体或者上端出现淡红色,时期为Ⅲ成熟秆,竹秆出现淡红色至暗红色,从表皮层、表皮层内方的机械组织、维管束进行观察,并分析组织化学定位荧光的变化来确定含量的变化。本专利技术以七彩虹竹的健康新鲜的竹秆为材料,运用在组织切片的拟检成分起化学反应,形成有颜色的终末反应产物,该产物沉淀在相应成分所在的位置上,用以定位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组织或细胞内的分布含量,能精确测定七彩竹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部位成分的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七彩竹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回流提取法从七彩虹竹秆原料中进行总成分提取,并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6种化合物,并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回流提取法从七彩虹竹秆原料中进行总成分提取,并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6种化合物,并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成分提取采用回流提取法,将七彩虹竹秆粉碎,用70%的乙醇在容器中水浴加热冷却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重复3次,过滤,合并滤液,丢弃秆渣;用旋转蒸发器仪65℃左右对初提液进行旋蒸,蒸出溶液中的乙醇,得到七彩虹竹秆浸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柱色谱分离晶体化合物是采用石油醚与水提液共同萃取上一步骤回流提取所得浸膏,萃取24小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分别用石油醚萃取4次,下层为水提物,上层为石油醚萃取物,把4次萃取上层混合,然后上层用旋转蒸发仪旋蒸,把石油醚蒸出,得到石油醚浸膏,把剩下的下层水提物和乙酸乙酯共同混合萃取24小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同样用乙酸乙酯萃取4次,下层为水提物,上层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把五次萃取上层混合,再用旋转蒸发仪旋蒸,蒸出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浸膏,再把剩下的水提物用正丁醇萃取,分别用正丁醇萃取4次,把上层正丁醇萃取物混合,用旋转蒸发仪蒸出正丁醇,得到正丁醇浸膏,最后把水提物层用旋转蒸发仪蒸出蒸馏水,得到水层浸膏;乙酸乙酯萃取部分16.0g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色谱法分离,以100∶-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甲柱,称取硅胶,称10倍于上样量;洗脱出的干物质重量、结晶情况待合并完成后,观察并记录洗脱出的干物质重量、结晶情况;将甲柱18-37馏分用乙酸乙酯溶解,用100-200目硅胶拌样,采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装柱分离,采用10:1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得到馏分,通过TLC薄层色谱法鉴定,合并相同馏分,并观察结晶情况;同时,将甲柱中石油醚:乙酸乙酯=5:1洗脱部分得到馏分合并,干燥称重g,用甲醇溶解,用100-200目硅胶拌样,进行200-300目硅胶柱层析分离,采用8:1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得到各馏分,观察结晶情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体化合物含量测定采用280nm为检测波长,流动相用乙腈∶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七彩虹竹秆幼嫩未见光部分为原料,以所含化合物牡荆苷和异牡荆苷作为七彩虹竹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施蕊杨宇明陈中华栗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