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295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滑轨和在定位滑轨上单向运动的输送夹持机构,定位滑轨顶部开设有滑轨槽,输送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方板,支撑方板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支撑单元,支撑方板上部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夹持单元,支撑方板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方板底部的两侧,两个支撑柱下部还分别连接有“工”型支撑板,支撑柱与“工”型支撑板之间通过固定方环连接在一起,“工”型支撑板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匀固定有耳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能够对待加工的汽车内饰部件进行稳定的夹持定位,以便于汽车内饰部件在后续的加工中保持静止不动,确保后续加工精度。

Clamping device for alloy parts of automobile interior tri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s alloy clamp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delivery of two parallel set positioning slide and unidirectional motion in the positioning slide o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positioning slid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lide slot, the clamping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par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component support uni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parts of the clamping unit,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two support columns, two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supporting column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shaped support plate, between the support column and H-shaped support plates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a fixing 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four corners \type support plate is uniformly fixed with the ea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for the processed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s, so that the interior parts of the automobile can be kept stationary in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and the subsequent machining accuracy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部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部件在组装前需要经过焊接、冲压、铆接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过程中需要汽车内饰部件保持静止不动,从而确保加工精度。但现有的定位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定位效果差,定位和拆卸过程十分不便,大大降低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加工的废料无法方便的进行回收,废料会污染加工环境,也不利于操作工人的人体健康。如何设计一种稳定、高精度的夹持装置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滑轨和在定位滑轨上单向运动的输送夹持机构,定位滑轨顶部开设有滑轨槽,输送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方板,支撑方板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支撑单元,支撑方板上部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夹持单元,支撑方板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方板底部的两侧,两个支撑柱下部还分别连接有“工”型支撑板,支撑柱与“工”型支撑板之间通过固定方环连接在一起,“工”型支撑板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匀固定有耳板,耳板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部件夹持单元包括固定夹持柱,固定夹持柱从顶部开设有夹持柱滑槽,夹持柱滑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夹持体块和顶部夹持体块,底部夹持体块和顶部夹持体块的侧面处均开设有矩形槽,顶部夹持体块的上端面还开设有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底部夹持体块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底部伸缩块,底部伸缩块上固定有底部固定轴,底部固定轴的上端部位设置有底部固定板,底部固定板在底部固定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底部固定轴的轴向旋转,顶部夹持体块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顶部伸缩块,顶部伸缩块上固定有顶部固定轴,顶部固定轴的下端部位设置有顶部固定板,顶部固定板在顶部固定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顶部固定轴的轴向旋转,底部夹持体块上端位置还固定设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插接入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内,调节连杆上部设置有间距调节块,固定夹持柱的侧面设有纵向位置调节块,用于固定底部夹持体块和顶部夹持体块在夹持柱滑槽中的纵向位置。部件支撑单元包括固定支撑柱,固定支撑柱中部开设有支撑柱滑槽,支撑柱滑槽内部插接有支撑伸缩柱,支撑伸缩柱顶部开设有支撑块安装圆槽,支撑块安装圆槽内部安装有“Y”型支撑块,“Y”型支撑块可围绕支撑块安装圆槽的轴向旋转,固定支撑柱的侧面还设有伸缩位置调节块,用于固定支撑伸缩柱在支撑柱滑槽中的纵向位置。两个固定方环的内侧边缘处均设有条状滑道,两个条状滑道的上方设有滑板,滑板上部固定有矩形围框,矩形围框内部形成下料回收空间。支撑方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形成下料回收通道。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轨槽的间距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行走轮的间距相等。底部固定板上部和顶部固定板下部均匀固定有固定板柔性防滑块。“Y”型支撑块上部均匀固定有支撑块柔性防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其能够对待加工的汽车内饰部件进行稳定的夹持定位,以便于汽车内饰部件在后续的加工中保持静止不动,确保后续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送夹持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部件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部件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滑轨1和在定位滑轨1上单向运动的输送夹持机构,定位滑轨1顶部开设有滑轨槽10,输送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方板30,支撑方板30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支撑单元4,支撑方板30上部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夹持单元5,支撑方板30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柱22,两个支撑柱22设置在支撑方板30底部的两侧,两个支撑柱22下部还分别连接有“工”型支撑板20,支撑柱22与“工”型支撑板20之间通过固定方环221连接在一起,“工”型支撑板20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匀固定有耳板201,耳板201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21;部件夹持单元5包括固定夹持柱50,固定夹持柱50从顶部开设有夹持柱滑槽501,夹持柱滑槽501内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的侧面处均开设有矩形槽,顶部夹持体块52的上端面还开设有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底部夹持体块51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底部伸缩块511,底部伸缩块511上固定有底部固定轴512,底部固定轴512的上端部位设置有底部固定板513,底部固定板513在底部固定轴512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底部固定轴512的轴向旋转,顶部夹持体块52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顶部伸缩块521,顶部伸缩块521上固定有顶部固定轴522,顶部固定轴522的下端部位设置有顶部固定板523,顶部固定板523在顶部固定轴522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顶部固定轴522的轴向旋转,底部夹持体块51上端位置还固定设有调节连杆53,调节连杆53插接入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内,调节连杆53上部设置有间距调节块54,固定夹持柱50的侧面设有纵向位置调节块55,用于固定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在夹持柱滑槽501中的纵向位置。部件支撑单元4包括固定支撑柱40,固定支撑柱40中部开设有支撑柱滑槽,支撑柱滑槽内部插接有支撑伸缩柱41,支撑伸缩柱41顶部开设有支撑块安装圆槽,支撑块安装圆槽内部安装有“Y”型支撑块42,“Y”型支撑块42可围绕支撑块安装圆槽的轴向旋转,固定支撑柱40的侧面还设有伸缩位置调节块43,用于固定支撑伸缩柱41在支撑柱滑槽中的纵向位置。两个固定方环221的内侧边缘处均设有条状滑道222,两个条状滑道222的上方设有滑板23,滑板23上部固定有矩形围框231,矩形围框231内部形成下料回收空间。支撑方板30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矩形通孔301,矩形通孔301形成下料回收通道。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轨槽10的间距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行走轮21的间距相等。底部固定板513上部和顶部固定板523下部均匀固定有固定板柔性防滑块514。“Y”型支撑块42上部均匀固定有支撑块柔性防滑块421。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滑轨(1)和在定位滑轨(1)上单向运动的输送夹持机构,定位滑轨(1)顶部开设有滑轨槽(10),输送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方板(30),支撑方板(30)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支撑单元(4),支撑方板(30)上部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夹持单元(5),支撑方板(30)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柱(22),两个支撑柱(22)设置在支撑方板(30)底部的两侧,两个支撑柱(22)下部还分别连接有“工”型支撑板(20),支撑柱(22)与“工”型支撑板(20)之间通过固定方环(221)连接在一起,“工”型支撑板(20)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匀固定有耳板(201),耳板(201)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21);部件夹持单元(5)包括固定夹持柱(50),固定夹持柱(50)从顶部开设有夹持柱滑槽(501),夹持柱滑槽(501)内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的侧面处均开设有矩形槽,顶部夹持体块(52)的上端面还开设有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底部夹持体块(51)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底部伸缩块(511),底部伸缩块(511)上固定有底部固定轴(512),底部固定轴(512)的上端部位设置有底部固定板(513),底部固定板(513)在底部固定轴(512)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底部固定轴(512)的轴向旋转,顶部夹持体块(52)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顶部伸缩块(521),顶部伸缩块(521)上固定有顶部固定轴(522),顶部固定轴(522)的下端部位设置有顶部固定板(523),顶部固定板(523)在顶部固定轴(522)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顶部固定轴(522)的轴向旋转,底部夹持体块(51)上端位置还固定设有调节连杆(53),调节连杆(53)插接入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内,调节连杆(53)上部设置有间距调节块(54),固定夹持柱(50)的侧面设有纵向位置调节块(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合金部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定位滑轨(1)和在定位滑轨(1)上单向运动的输送夹持机构,定位滑轨(1)顶部开设有滑轨槽(10),输送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方板(30),支撑方板(30)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支撑单元(4),支撑方板(30)上部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部件夹持单元(5),支撑方板(30)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柱(22),两个支撑柱(22)设置在支撑方板(30)底部的两侧,两个支撑柱(22)下部还分别连接有“工”型支撑板(20),支撑柱(22)与“工”型支撑板(20)之间通过固定方环(221)连接在一起,“工”型支撑板(20)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匀固定有耳板(201),耳板(201)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21);部件夹持单元(5)包括固定夹持柱(50),固定夹持柱(50)从顶部开设有夹持柱滑槽(501),夹持柱滑槽(501)内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底部夹持体块(51)和顶部夹持体块(52)的侧面处均开设有矩形槽,顶部夹持体块(52)的上端面还开设有顶部夹持体块通孔,底部夹持体块(51)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底部伸缩块(511),底部伸缩块(511)上固定有底部固定轴(512),底部固定轴(512)的上端部位设置有底部固定板(513),底部固定板(513)在底部固定轴(512)的轴向位置固定,可围绕底部固定轴(512)的轴向旋转,顶部夹持体块(52)的矩形槽内可伸缩性插设有顶部伸缩块(521),顶部伸缩块(521)上固定有顶部固定轴(522),顶部固定轴(522)的下端部位设置有顶部固定板(523),顶部固定板(523)在顶部固定轴(522)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发明吴志勇王金波毛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