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772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实用价值高,可广泛用于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其由载体和手性高分子通过酰胺键或脲键连接而成,载体是3-氨基丙基硅胶,这种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所制得的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有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
技术介绍
手性分子的一对对映体往往有迥然不同的生理或药理活性,如在手性药物中,其中的一个对映体能治疗疾病,而另一个对映体可能对治疗疾病无效,甚至有毒、副作用。所以手性分子的分离,特别是手性药物的分离非常重要。与手性分离有关的检测技术主要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用这一技术可确定某一对映体的含量。与常用的色谱柱不同,用于手性色谱的固定相必须含有手性分子。用来制备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子包括天然手性大分子、寡聚糖和手性小分子,这些手性分子要经过化学修饰后才能固定在载体上。因为(一)要在手性分子中引入能对手性识别起作用的基团,这些基团包括酰胺、酯、氨基甲酸酯、脲键和能发生π-π作用的基团,如芳香环等。(二)要在手性分子中设置活性基团,使之能与载体上的活性基团反应。所有这些基团的引入都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故现在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经常要经过几步反应才能完成,操作烦琐,而且绝大多数手性试剂都很贵,每增加一步反应,其收率就有所下降,所以现在手性色谱柱的售价非常昂贵,每支手性色谱柱的售价在一万元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途广泛、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该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由载体和手性高分子通过酰胺键或脲键连接而成,载体是3-氨基丙基硅胶。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通式为 式中1为硅胶;2为连接臂,来源于3-氨基丙基三乙氧硅烷;3为手性高分子;R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烷基或芳香基,R*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手性烷基或具有手性轴的联萘基。当(1)m=0、X1=-CO-、Y1=-CONH-、Z1=-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2)m=0、X1=-CO-、Y1=-CO2-、Z1=-O-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3)m=0、X1=-CONH-、Y1=-NH-CO2-、Z1=-O-时,手性高分子为聚氨酯。(4)X1=X2=-CO-、Y1=-CO2-、Z1=-NH-、Y2=-CONH-、Z2=-O-,或X1=X2=-CO-、Y1=-CONH-、Y2=-CO2-、Z2=-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酰胺)。(5)X1=-CO-、Y1=-CO2-、Z1=Z2=-O-、X2=-CONH-、Y2=-OCONH-,或X1=-CONH-、Y1=-OCONH-、Z1=Z2=-O-、X2=-CO-、Y2=-CO2-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氨酯)。(6)X1=-CO-、Y1=-CONH-、Z1=Z2=-NH-、X2=-CONH-、Y2=-NHCONH-,或X1=-CONH-、Y1=-NHCONH-、Z1=Z2=-NH-、X2=-CO-、Y2=-CO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脲)。本专利技术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实用价值高,可广泛用于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本专利技术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主要优点其一.在聚合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就能在手性识别中发挥作用,勿需对手性分子进行专门地修饰。其二.工艺简单在聚合反应中,使其中的一种单体(酰氯或异腈酸酯)过量,就能使手性高分子带有活性基团,不必专门引入活性基团,从而简化了制备的步骤。其三.通过使其中的一种单体过量,还能起控制高分子分子量的作用,即控制高分子链的长短。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可能有不同的手性识别特性。其四.所涉及的原料易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商品化的产品,即使一小部分未商品化,也很容易制备。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示意图。图2是手性药物苯甲酰苯巴比妥在聚氨酯手性固定相上对映体分离的色谱图。图3是手性药物益康唑在聚(酰胺-脲)手性固定相上对映体分离的色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手性二胺(如1,2-二苯基乙二胺、1,2-环己二胺、联萘胺、赖氨酸的酯等)、手性二醇(酚)(如联萘酚、酒石酸的二酯等)或手性醇胺(如1,2-二苯基-2-氨基乙醇、丝氨酸的酯、蛋氨酸的酯等),与二酰氯(如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丙二酸二酰氯、己二酸二酰氯等)或二异腈酸酯(如对苯二异腈酸酯、1,6-二异腈酸酯己烷、4,4-二苯基甲烷二异腈酸酯等)发生聚合,生成聚酰胺、聚酯、聚氨酯、聚(酯-酰胺)、聚(酯-氨酯)、或聚(酰胺-脲)。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如图1所示,其通式为 式中1为硅胶;2为连接臂,来源于3-氨基丙基三乙氧硅烷;3为手性高分子;R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烷基或芳香基,R*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手性烷基或具有手性轴的联萘基。当(1)m=0、X1=-CO-、Y1=-CONH-、Z1=-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2)m=0、X1=-CO-、Y1=-CO2-、Z1=-O-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3)m=0、X1=-CONH-、Y1=-NH-CO2-、Z1=-O-时,手性高分子为聚氨酯。(4)X1=X2=-CO-、Y1=-CO2-、Z1=-NH-、Y2=-CONH-、Z2=-O-,或X1=X2=-CO-、Y1=-CONH-、Y2=-CO2-、Z2=-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酰胺)。(5)X1=-CO-、Y1=-CO2-、Z1=Z2=-O-、X2=-CONH-、Y2=-OCONH-,或X1=-CONH-、Y1=-OCONH-、Z1=Z2=-O-、X2=-CO-、Y2=-CO2-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氨酯)。(6)X1=-CO-、Y1=-CONH-、Z1=Z2=-NH-、X2=-CONH-、Y2=-NHCONH-,或X1=-CONH-、Y1=-NHCONH-、Z1=Z2=-NH-、X2=-CO-、Y2=-CO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脲)。二.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由载体和手性高分子通过酰胺键或脲键连接而成,载体是3-氨基丙基硅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聚酯、聚氨酯、聚(酯-酰胺)、聚(酯-氨酯)的一种,或聚(酰胺-脲)。手性高分子通过单体聚合而成,即通过手性二胺或手性二醇或手性二酚或手性醇胺,与过量的二酰氯、二异腈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即包括二酰氯和二异腈酸酯)聚合而成,其末段上带有能与硅胶上的官能团反应的酰氯或异腈酸酯活性基团。二酰氯、二异腈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按反应时单体投料的摩尔数计算,其过量范围为1~20%。在所采用的上述单体中,至少其中的一个单体含有芳香环。这些高分子中有酰胺键或酯键,能与被分离的手性分子形成氢键。另外,高分子中的芳香环能与被分离的手性分子发生π-π作用,为手性识别提供条件。在制备手性高分子时,将其中的一种单体过量,使高分子的末段带有活性基团(酰氯或异腈酸酯),通过这种活性基团与硅胶表面的氨基反应,将手性高分子固定在硅胶上。实施例一.聚酰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将5.22克对苯二甲酰氯与5.22克右旋1,2-二苯基乙二胺加入50毫升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搅拌,再加入10毫升三乙胺,在30-100℃下反应5-15小时。减压蒸去DMF,残渣用正己烷洗涤。将洗涤后的固体转移到三口瓶中,加入30毫升DMF和3毫升三乙胺和4克3-氨基丙基硅胶,在20-70℃下搅拌反应8小时。过滤,固状物用丙酮抽提,再干燥至恒重。测得手性固定相的元素分析结果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性固定相,其特征是杂链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其通式为***式中:1为硅胶;2为连接臂,来源于3-氨基丙基三乙氧硅烷;3为手性高分子;R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烷基或芳香基,R↑[*]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手性烷基或具有手性轴 的联萘基,当:(1)m=0、X↑[1]=-CO-、Y↑[1]=-CONH-、Z↑[1]=-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2)m=0、X↑[1]=-CO-、Y↑[1]=-CO↓[2]-、Z↑[1]=-O-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 ,(3)m=0、X↑[1]=-CONH-、Y↑[1]=-NH-CO↓[2]-、Z↑[1]=-O-时,手性高分子为聚氨酯, (4)X↑[1]=X↑[2]=-CO-、Y↑[1]=-CO↓[2]-、Z↑[1]=-NH-、Y↑[2] =-CONH-、Z↑[2]=-O-,或X↑[1]=X↑[2]=-CO-、Y↑[1]=-CONH-、Y↑[2]=-CO↓[2]-、Z↑[2]=-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酰胺),(5)X↑[1]=-CO-、Y↑[1]=-CO↓[2 ]-、Z↑[1]=Z↑[2]=-O-、X↑[2]=-CONH-、Y↑[2]=-OCONH-,或X↑[1]=-CONH-、Y↑[1]=-OCONH-、Z↑[1]=Z↑[2]=-O-、X↑[2]=-CO-、Y↑[2]=-CO↓[2]-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酯-氨酯),(6)X↑[1]=-CO-、Y↑[1]=-CONH-、Z↑[1]=Z↑[2]=-NH-、X↑[2]=-CONH-、Y↑[2]=-NHCONH-,或X↑[1]=-CONH-、Y↑[1]=-NHCONH-、Z↑[1 ]=Z↑[2]=-NH-、X↑[2]=-CO-、Y↑[2]=-CONH-时,手性高分子为聚(酰胺-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正武黄少华尹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