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257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免疫检测方法合理利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选取在近红外区具有识别功能的荧光探针对二抗进行标记,增强光强度信号的检出能力,抗原浓度的检测速度快,人为误差小,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要绘制不同抗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标准曲线,且绘制的标准曲线可以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电致化学发光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之间或与体系中的其他成分之间通过电子传递形成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产生发光现象。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因无需激发光源,且信噪比和灵敏度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分析
常见的电致化学发光体系有鲁米诺体系,吖啶酯类化合物,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且这些体系在实际应用时的操作繁杂,处理过程冗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荧光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35~4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10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抗原与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100~300。优选的,所述吐温-20的加入量为稀释液的1~5%。优选的,所述稀释液为TBST和PBST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稀释液中加入pH缓冲剂,且稀释液的pH值为9.0~9.5。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荧光标记的二抗是将荧光探针标记到二抗基团中,且荧光探针为硫化银量子点和硫化铜量子点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疫检测方法合理利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选取在近红外区具有识别功能的荧光探针对二抗进行标记,增强光强度信号的检出能力,使微弱的光强度信号均能被有效检测出,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要绘制不同抗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标准曲线,且绘制的标准曲线可以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反复使用,一种抗原绘制一条标准曲线即可,在使用时将待测样品浓度稀释至标准曲线的有效范围内,根据发光仪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即可快速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抗原的浓度,人为误差小,准确率高;且在反应电极制备的过程中使用稀释液和吐温-20清洗,可以有效减少未反应抗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pH值为9.0的T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硫化银量子点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pH值为9.0的T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3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10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本专利技术中,以乙肝表面抗原为检测对象,所述S1步骤中抗原与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100;所述吐温-20的加入量为稀释液的2%。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pH值为9.5的P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硫化银量子点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pH值为9.5的P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40℃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1步骤中抗原与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300;所述吐温-20的加入量为稀释液的5%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pH值为9.0的P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硫化铜量子点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pH值为9.0的P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4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7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1步骤中抗原与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200;所述吐温-20的加入量为稀释液的2%。实施例四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pH值为9.5的T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硫化铜量子点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pH值为9.5的TBST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40℃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1步骤中抗原与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200;所述吐温-20的加入量为稀释液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荧光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35~4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10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荧光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35~4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10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蒋灿华罗奇志游佳玲孙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