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257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步骤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血清中抗原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免疫检测方法合理利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选取在近红外区具有识别功能的荧光探针对二抗进行标记,增强光强度信号的检出能力,抗原浓度的检测速度快,人为误差小,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要绘制不同抗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标准曲线,且绘制的标准曲线可以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电致化学发光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之间或与体系中的其他成分之间通过电子传递形成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产生发光现象。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因无需激发光源,且信噪比和灵敏度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分析
常见的电致化学发光体系有鲁米诺体系,吖啶酯类化合物,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且这些体系在实际应用时的操作繁杂,处理过程冗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荧光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荧光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35~4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反应电极:向装有电极的反应器中加入抗原以及一抗,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待沉淀不在生成,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含有荧光标记的二抗,继续反应,直至沉淀不再生成,再用稀释液和吐温-20进行清洗,即制得反应电极;S2:绘制标准曲线:按照S1步骤以不同浓度的抗原为基体制备一系列反应电极,并利用发光仪对反应电极进行测试,记录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不同浓度的抗原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曲线,即得标准曲线;S3:制备待测血清:取待测血液置于35~45℃的水浴中预热10分钟,并将预热的血液快速转移至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5~10分钟,即得待测血清;S4:取上述血清,按照S1步骤操作,制备待测的电极,并利用发光仪测定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根据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蒋灿华罗奇志游佳玲孙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