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583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3:07
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包括:前侧梁,连接至仪表板的前部;侧支架,连接至底板的侧端部分;以及扭力盒,从仪表板延伸至底板的侧端部分并且将前侧梁的后端连接至侧支架的前端,其中,侧支架包括:侧支架耦接件,耦接至扭力盒的后端;以及侧支架延伸部分,连接至侧支架耦接件的后端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并且其中,侧支架耦接件由具有比侧支架延伸部分的材料更低的抗拉强度的材料制成。该车身前部加强组件有助于减少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经受的碰撞能量并防止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转动。

Front body reinforcement assembly

A front body strengthen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ront side member, connected to the front panel; side support,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ide end part; and a torsion box, from the dashboard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front part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beam, the front side to support the side support bracket comprises a side bracket the coupling member is coupled to the torsion box, the rear end; and the side bracket extends part connected to the rear side of the frame and the rear coupling member toward the vehicle and the extension made side support coupling with side support extension material than the lower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The front strengthening component of the body helps to reduce the collision energy experienced by the vehicle during small overlap collisions and prevents the vehicle from turning during small overlap colli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6年12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3233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组件。
技术介绍
图1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视图。图2是示出在车辆经受小重叠碰撞时图1的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视图。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包括:前侧梁110,其从仪表板140的前部朝向发动机室延伸;侧支架120,其附接至至底板150的两个侧端部分中的每个;以及后下梁130,其定位在侧支架120之间并且连接至前侧梁110,从而形成以基本上线性方式从车辆的前部延伸到后部的组件,如图1所示。此外,每个侧支架120以基本上线性方式从车辆的前部延伸到后部。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不包括在侧支架120与后下梁130之间的额外加强件。因此,在侧支架120与后下梁130之间的区域较弱并且容易受到碰撞。如图2所示,当具有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车辆在小重叠碰撞中与刚性物体B碰撞(例如,当车辆的前角落与另一个车辆或刚性物体(例如,树或电线杆)碰撞时)并且碰撞位置在较弱区域内或与较弱区域相邻时,刚性物体B可以撞击或变成嵌入在较弱区域中,并且向车辆传输强烈的碰撞能量。类似地,在小重叠碰撞中,碰撞可以迫使车轮和车胎从其原始位置进入较弱区域中,再次给予车辆大幅碰撞能量。此外,如图2所示,在小重叠碰撞期间,具有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车辆可以围绕陷于较弱区域中的刚性物体或轮胎转动,从而增大二次碰撞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提出本公开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保持现有技术实现的优点。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减少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经受的碰撞能量的改进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止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转动的改进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包括:前侧梁,从仪表板的前部朝着车辆发动机室延伸;侧支架,连接至底板的侧端部分;以及扭力盒,从所述仪表板延伸至底板的侧端部分并且将前侧梁的后端连接至侧支架的前端。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侧支架包括:侧支架耦接件,耦接至扭力盒的后端;以及侧支架延伸部分,连接至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的后端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侧支架耦接件优选地由具有比用于侧支架延伸部分的材料低的抗拉强度的材料制成。在另外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可以是冷成型材料,例如,在常温下通过轧制、弯曲、锻造、挤压等形成的金属。侧支架延伸部分由可以是热成型材料(例如,通过冲压形成的金属)或冷成型高强度钢材料。侧支架耦接件可以包括: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具有耦接至所述扭力盒的前端;以及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连接至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并且与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相比,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用于底板的侧端部分。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朝着车辆的后部比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延伸得远。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可以包括在前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延伸的倾斜表面。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扭力盒可以包括:扭力盒内部部分,具有耦接至前侧梁的前端和耦接至侧支架耦接件的后端;以及扭力盒外部部分,具有耦接至前侧梁的外表面的前端和耦接至侧支架耦接件的前表面的后端。扭力盒内部部分可以耦接至前侧梁的底部表面、前侧梁的内部表面或这两者。扭力盒可以是冷成型高强度钢材料。扭力盒内部部分可以由具有比用于扭力盒外部部分的材料低的抗拉强度的材料制成。如图5所示,扭力盒内部部分可以具有L形截面,扭力盒外部部分可以具有I形(‘I’)截面,并且扭力盒内部部分和扭力盒外部部分可以组合以形成U形(‘U’)截面。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扭力盒可以具有弯曲部。在特定的实例实施方式中,随着扭力盒从底板的侧端部分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扭力盒可以具有偏心的弯曲部。扭力盒可以具有朝着车辆的后部凸出的弯曲。车身前部加强组件还可恶意包括后下梁,后下梁耦接至扭力盒的前端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车身前部加强组件还可以包括前横杆,前横杆将扭力盒的后端连接至后下梁。后下梁可以包括:后下梁耦接件,具有与所述扭力盒的前端耦接的前端并且随着从底板的中心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而具有偏心的弯曲部;以及后下梁延伸部分,从所述后下梁耦接件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后下梁耦接件可以具有朝着车辆的前部凸出的弯曲部。前横杆可以将后下梁耦接件的后端连接至扭力盒的后端。前横杆的一端可以耦接至扭力盒,并且其另一端可以耦接至后下梁耦接件。在特定的实例实施方式中,前横杆的一端可以耦接扭力盒的底部表面、扭力盒的内表面或这两者;并且另一端可以耦接至后下梁耦接件的底部表面、后下梁耦接件的外表面或这两者。后下梁可以是热成型高强度钢材料,并且前横杆可以是冷成型高强度钢材料。侧支架耦接件可以朝着车辆的后部比所述前横杆延伸得远。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包括:前侧梁,从仪表板的前部朝着车辆发动机室延伸;侧支架,连接至底板的侧端部分;扭力盒,将前侧梁的后端连接至侧支架的前端,并且该扭力盒随着从底板的侧端部分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而具有偏心的弯曲;以及后下梁,耦接至扭力盒的前端并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其中,侧支架包括:侧支架耦接件,耦接至扭力盒的后端;以及侧支架延伸部分,连接至侧支架耦接件的后端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并且其中,侧支架耦接件具有比所述侧支架延伸部分的抗拉强度低的抗拉强度。该车身前部加强组件有助于减少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经受的碰撞能量并防止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转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目标、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显而易见。图1是示出了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视图;图2是示出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的图1所示的传统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底视图;图4是在图3所示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了在小重叠碰撞期间的图5所示的改进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实例实施方式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例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中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可以省略包含在本文中的众所周知的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使本公开的主题晦涩难懂。在不背离在本文中呈现的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使用其他实例实施方式或特征,并且可以进行其他变化。在本文中描述的实例实施方式并非旨在具有限制性。因此,如在本文中总体所述并且在图中所示,可以在各种不同的配置中设置、代替、组合、分离以及设计本公开的方面,在本文中明确预期所有这些方面。因此,本公开应理解为在提交本申请时包括包含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等同物以及代替物。为了解释方便和清晰起见,每个部件的尺寸或部件的特定部分或配置可以被放大、省略或者示意性示出。因此,在附图中示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不必反应其实际尺寸。图3是改进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底视图。图4是在图3所示的改进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的立体图。参考图3,改进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在后文中称为“车身前部加强组件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前侧梁10,其从仪表板60的前部延伸;侧支架20,其连接至底板70的侧端部分;扭力盒30,其从仪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前部加强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包括:前侧梁,连接至仪表板的前部;侧支架,连接至底板的侧端部分;以及扭力盒,从所述仪表板延伸至所述底板的所述侧端部分并且将所述前侧梁的后端连接至所述侧支架的前端,其中,所述侧支架包括:侧支架耦接件,耦接至所述扭力盒的后端;以及侧支架延伸部分,连接至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的后端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并且其中,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由具有比用于所述侧支架延伸部分的材料的抗拉强度低的抗拉强度的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12 KR 10-2016-01323351.一种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包括:前侧梁,连接至仪表板的前部;侧支架,连接至底板的侧端部分;以及扭力盒,从所述仪表板延伸至所述底板的所述侧端部分并且将所述前侧梁的后端连接至所述侧支架的前端,其中,所述侧支架包括:侧支架耦接件,耦接至所述扭力盒的后端;以及侧支架延伸部分,连接至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的后端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并且其中,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由具有比用于所述侧支架延伸部分的材料的抗拉强度低的抗拉强度的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由冷成型材料制成,并且所述侧支架延伸部分由热成型材料或冷成型高强度钢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包括: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具有耦接至所述扭力盒的前端;以及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连接至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并且与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相比,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用于所述底板的侧端部分,并且其中,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朝着所述车辆的后部比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内部部分的后端延伸得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耦接件外部部分包括在前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延伸的倾斜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包括:扭力盒内部部分,具有耦接至所述前侧梁的底部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前端以及耦接至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的底部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以及扭力盒外部部分,具有耦接至所述前侧梁的外表面的前端以及耦接至所述侧支架耦接件的前表面的后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由冷成型高强度钢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内部部分由具有比用于所述扭力盒外部部分的材料低的抗拉强度的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贤植朴智雄郑世勋严洙兴张先翼宋时哲朴起蓬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