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40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后裙外板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D柱下外板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连接段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连接段的右端与后裙外板的左端沿搭接固定,连接段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连接段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D柱下外板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D柱下外板的上部向前凹陷形成车灯安装槽,D柱下外板的板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式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的D柱外板与加强件整合为一体,减少开发费用和焊接时间,安装孔采用凸台结构来保证精度和刚度,提升了密封性和抗扭转性能,同时通过漏液槽使得内部漏液更加顺畅。

Exterior plate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D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D column plate structure, the left rear skirt plate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outside the column plate D, D at the bottom of slab column under the backward bending forming a connecting section, connecting section on the surface of a convex structure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of right end and rear apron plate is fixed along the lap, lap joint section and right after lap skirt at the left end of the plate surface shape adaptation, the edge of the bottom connecting section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downward leakage tank; D column plat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rface convex backward structure formed reinforcement section, the upper part of D the outer plate column under forward recessed lamp mounting groove, D plate under column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lange type moun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of D column plat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integration, reduce the development cost and time of welding, mounting holes of the convex platform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stiffness, improve sealing performance and anti torsion, and the liquid leakage groove makes the internal leakage more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车型的D柱外板结构简单,在D柱外板3的大平面板上焊接凸焊螺母,存在安装孔3a精度较差,刚性较弱的问题;D柱外板3上的加强件4通过自身的工艺孔4a与后裙外板1焊接,存在焊接操作不便,工艺孔4a较大,影响车身抗扭转性能及密封性差的问题;另外,D柱外板3下部无漏液槽,车身涂装时D柱外板3内部漏液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包括后裙外板,所述后裙外板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该D柱下外板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该连接段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所述连接段的右端与所述后裙外板的左端沿搭接固定,且该连接段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相互贴合,所述连接段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所述D柱下外板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所述D柱下外板的上部向前凹陷形成车灯安装槽,所述D柱下外板的板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式安装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整个D柱下外板在功能上整合了现有技术中的D柱外板和加强件。连接段在功能上取代了原来的加强件,与后裙外板实现固定的搭接,同时连接段通过在表面形成凸起的方式来提高结构强度,和抗扭转能力。漏液槽的作用在于在车身涂装时保证内部漏液顺畅。D柱下外板的中下部板面同样采用采用向后凸起的方式来增强结构强度,形成一个针对整个D柱下外板的结构加强段。车灯安装槽用于安装汽车的车灯。由于需要将D柱下外板安装固定在车身上,部分安装连接部位通过焊接的方式,在有些地方采用螺栓连接。采用凸台式安装孔的目的和优点在于能保证精度和刚度。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车后的保险杠,所述结构加强段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保险杠安装座。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汽车尾部的闭门开关,所述结构加强段的上部设置有一个闭门开关安装座。进一步,为了便于穿线,所述车灯安装槽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线束孔。进一步,为了保证线束孔的结构强度,所述线束孔为凸台孔。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将现有的D柱外板与加强件整合为一体,减少开发费用和焊接时间,安装孔采用凸台结构来保证精度和刚度,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的较大工艺孔,提升了密封性和抗扭转性能,同时通过漏液槽使得内部漏液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的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在后裙外板1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2。该D柱下外板2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2b,该连接段2b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2c。连接段2b的右端与后裙外板1的左端沿搭接固定,且该连接段2b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1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相互贴合。连接段2b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2a。D柱下外板2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2d,且在该结构加强段2d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保险杠安装座2g,上部设置有一个闭门开关安装座2h。D柱下外板2的上部向前凹陷形成车灯安装槽2e,车灯安装槽2e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线束孔2i,作为一种优化结构,该线束孔2i为凸台孔。D柱下外板2的板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式安装孔2f。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整个D柱下外板2在功能上整合了现有技术中的D柱外板3和加强件4。连接段2b在功能上取代了原来的加强件4,与后裙外板1实现固定的搭接,同时连接段2b通过在表面形成凸起2c的方式来提高结构强度,和抗扭转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段2b与后裙外板1搭接好后,先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然后再通过多个螺栓来加强连接。凸起2c的设置一般依据后裙外板1的形状和结构特征,因为连接段2b接受到的扭矩直接来自于后裙外板1。同时凸起2c的设置不能对后裙外板1和连接段2b的相互搭接关系产生干涉。漏液槽2a的作用在于在车身涂装时保证内部漏液顺畅。D柱下外板2的中下部板面同样采用采用向后凸起的方式来增强结构强度,形成一个针对整个D柱下外板的结构加强段2d。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结构加强段2d为竖条形。在该竖条形的结构加强段2d下端设置一个保险杠安装座2g,用于在该位置安装保险杠。上端的闭门开关安装座2h用于安装车门的闭门开关,具体的结构类型设置根据实际的闭门开关类型确定。车灯安装槽2e用于安装汽车的车灯,主要是汽车尾灯。在车灯安装槽2e内设置的线束孔2i为凸台式,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用于穿设车灯的线束。D柱下外板2与车身的安装连接上,采用部分焊接,部分螺栓连接的方式,因此采用凸台式安装孔2f的目的和优点在于能保证精度和刚度。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包括后裙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裙外板(1)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2),该D柱下外板(2)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2b),该连接段(2b)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2c),所述连接段(2b)的右端与所述后裙外板(1)的左端沿搭接固定,且该连接段(2b)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1)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相互贴合,所述连接段(2b)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2a);所述D柱下外板(2)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2d),所述D柱下外板(2)的上部向前凹陷形成车灯安装槽(2e),所述D柱下外板(2)的板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式安装孔(2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包括后裙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裙外板(1)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2),该D柱下外板(2)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2b),该连接段(2b)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2c),所述连接段(2b)的右端与所述后裙外板(1)的左端沿搭接固定,且该连接段(2b)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1)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相互贴合,所述连接段(2b)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2a);所述D柱下外板(2)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2d),所述D柱下外板(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青喻哲朱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