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375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08:14
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由脉动补偿转矩算出部(40)算出用于抵消内燃机的转矩脉动的脉动补偿转矩(T1),通过MG1控制部(42)实施从第1电动发电机(4)输出脉动补偿转矩(T)的脉动补偿控制,并且由压靠转矩算出部(41)算出用于避免第2电动发电机(5)的转矩越过0Nm的压靠转矩(T2),通过MG2控制部(43)实施从第2电动发电机5输出压靠转矩(T2)的压靠控制。

Control device of hybrid vehicle

A control device for a hybrid vehicl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both roar and click noise is provided. The control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the torque ripple compensation calculator (40) calculates the torque ripple compensation for torque ripple cancellatio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1), the MG1 control unit (42)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electric generator (4) output torque ripple compensation (T) pulse compensation control,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torque calculator (41) calculated to avoid the second electric generator (5) torque across the 0Nm pressure on torque (T2), through the MG2 control unit (43)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electric generator output voltage by 5 torque (T2) pressure 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具备内燃机和两个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在两个电动机经由齿隙设置于从内燃机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成为问题的噪声,已知有因内燃机的转矩脉动激发动力传递路径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以及在马达转矩越过0Nm的情况下在齿隙间因齿轮彼此的碰撞而产生的喀哒声。此外,齿隙通常表示相互啮合的齿轮彼此的间隙,但在此也将为了进行一体旋转而通过花键结合等进行止转时彼此嵌合的两个部件的在旋转方向上存在的间隙当作齿隙。因此,因这样的两个部件彼此在旋转时在齿隙间碰撞而产生的噪声也是喀哒声的一种。作为抑制轰鸣声的控制装置,已知如下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内燃机的曲轴的转矩算出转矩脉动成分,基于该转矩脉动成分和从内燃机向驱动轴的转矩传递函数来算出从驱动轴的转矩去掉转矩脉动成分后得到的脉动补偿转矩,通过从第2电动机的转矩指令值减去该脉动补偿转矩来修正转矩指令值(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抑制喀哒声的控制装置,已知实施如下压靠控制的控制装置,该压靠控制是这样的控制:从第2电动机输出用于避免第2电动机的马达转矩成为0Nm的压靠转矩,并保持为将第2电动机所连结的齿轮系等向一个方向压靠的状态(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79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486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已知分别单独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的方法,但以往没有如下构思:设想到同时产生轰鸣声和喀哒声的情形而同时抑制该轰鸣声和喀哒声。参考上述各文献,若欲用一个电动机来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双方则恐会产生如下问题。为了避免用户不想要的加减速,用于抑制喀哒声的压靠转矩存在上限。因此,用于抑制轰鸣声的脉动补偿转矩的振幅有时会超过该压靠转矩的上限进而马达转矩越过0Nm。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抑制轰鸣声但会导致产生喀哒声。另一方面,若为了避免产生喀哒声而限制脉动补偿转矩的振幅以使其不超过压靠转矩的上限,则虽然能够抑制喀哒声,但脉动补偿转矩会不足而无法充分地抑制轰鸣声。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用于将内燃机的输出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路径设置有第1电动机和第2电动机、且所述第2电动机经由齿隙连结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实施从所述第1电动机输出脉动补偿转矩的脉动补偿控制和从所述第2电动机输出压靠转矩的压靠控制,所述脉动补偿转矩是用于抵消所述内燃机的转矩脉动的转矩,所述压靠转矩是用于避免向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传递的所述第2电动机的转矩越过0Nm的转矩(权利要求1)。根据该控制装置,用于抑制轰鸣声的脉动补偿控制的实施由第1电动机分担,用于抑制喀哒声的压靠控制的实施由第2电动机分担。因此,无需从一个电动机输出脉动补偿转矩和压靠转矩。因此,在由第1电动机实施脉动补偿控制时,不向脉动补偿转矩追加与压靠转矩相应的量而是能够使脉动补偿转矩的振幅降低与压靠转矩相应的量,另一方面,能够从第2电动机输出压靠转矩。由此,能够避免即使能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中的某一方但无法抑制另一方的状况,所以能够同时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电动机经由齿隙连结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限制所述脉动补偿转矩以能够避免在实施所述脉动补偿控制时所述第1电动机的马达转矩越过0Nm(权利要求2)。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在实施脉动补偿控制时第1电动机的转矩越过0Nm,所以能够抑制以第1电动机与动力传递路径之间的齿隙为原因的喀哒声的产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内燃机的转矩脉动的抵消因对所述脉动补偿转矩的限制而不充分的情况下,与所述脉动补偿控制和所述压靠控制一起实施辅助控制,该辅助控制是从所述第2电动机输出对所述脉动补偿转矩的不足进行弥补的辅助转矩的控制,限制所述辅助转矩以能够避免在实施所述辅助控制时所述第2电动机的马达转矩越过0Nm(权利要求3)。在该情况下,即使作为脉动补偿转矩被限制了的结果而使得对转矩脉动的抵消不充分,也能够通过进行从第2电动机输出辅助转矩的辅助控制来弥补该不足,所以能够抑制轰鸣声。而且,即使实施辅助控制也能够避免第2电动机的转矩越过0Nm,所以也能够抑制产生喀哒声。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设置有作为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而构成的动力分配机构,该动力分配机构包括连结所述第1电动机的太阳轮、连结所述内燃机的行星架、以及连结用于向所述驱动轮传递转矩的输出部的齿圈,在使成为所述脉动补偿转矩的基础的转矩形状的负侧变形为0Nm后以使该转矩形状的平均为0Nm的方式使该转矩形状偏移,以使得在实施所述脉动补偿控制时所述第1电动机的转矩不超过额定转矩(权利要求4)。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动力分配机构设置于动力传递路径,所以在内燃机向正方向旋转、且输出部向正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1电动机主要一边接受内燃机的反作用力转矩一边向负方向旋转而作为发电机来运转。因此,就第1电动机的马达转矩超过额定转矩的情况而言,相比于正侧会先在负侧超过。因此,通过使负侧的转矩形状变形为0Nm、且偏移成其平均为0Nm,能够在正负两侧遵守第1电动机的额定转矩。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以所述内燃机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转矩定义的要求工作点属于噪声区域的情况下,实施所述脉动补偿控制并且实施所述压靠控制,所述噪声区域作为产生以所述内燃机的转矩脉动为原因的噪声的运转区域而被设定(权利要求5)。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属于产生以转矩脉动为原因的噪声即轰鸣声的运转区域的情况下,实施脉动补偿控制和压靠控制双方。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抵消转矩脉动不仅包括使转矩脉动完全消失的情况也包括降低转矩脉动的振幅的情况。另外,转矩越过0Nm是指转矩的方向反转,既包括从正向负的情况也包括从负向正的情况。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以上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脉动补偿控制和压靠控制由第1电动机和第2电动机分担,所以在由第1电动机实施脉动补偿控制时能够使脉动补偿转矩的振幅降低与压靠转矩相应的量,另一方面,能够从第2电动机输出压靠转矩。由此,能够避免即使能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中的某一方但无法抑制另一方的状况,所以能够同时抑制轰鸣声和喀哒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内燃机的工作点与噪声区域的关系的图。图3是示出脉动补偿控制和压靠控制的各控制内容的概念图。图4是示出控制系统的概要的框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例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脉动补偿转矩算出部的结构的框图。图7A是示出用于算出转矩形状的算出映射的一例的图。图7B是示出准备多个算出映射的图像的图。图8是示出用于算出相位修正量的算出映射的一例的图。图9是示出用于算出补偿增益的算出映射的一例的图。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增益算出部的结构的框图。图11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脉动补偿转矩算出部的结构的框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转矩形状变更部的处理内容的图。图1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控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用于将内燃机的输出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路径设置有第1电动机和第2电动机、且所述第2电动机经由齿隙连结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实施从所述第1电动机输出脉动补偿转矩的脉动补偿控制和从所述第2电动机输出压靠转矩的压靠控制,所述脉动补偿转矩是用于抵消所述内燃机的转矩脉动的转矩,所述压靠转矩是用于避免向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传递的所述第2电动机的转矩越过0Nm的转矩。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14 JP 2016-005231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用于将内燃机的输出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路径设置有第1电动机和第2电动机、且所述第2电动机经由齿隙连结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实施从所述第1电动机输出脉动补偿转矩的脉动补偿控制和从所述第2电动机输出压靠转矩的压靠控制,所述脉动补偿转矩是用于抵消所述内燃机的转矩脉动的转矩,所述压靠转矩是用于避免向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传递的所述第2电动机的转矩越过0Nm的转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第1电动机经由齿隙连结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限制所述脉动补偿转矩以能够避免在实施所述脉动补偿控制时所述第1电动机的马达转矩越过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转矩脉动的抵消因对所述脉动补偿转矩的限制而不充分的情况下,与所述脉动补偿控制和所述压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高志北泽祐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