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40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包括封装体、芯片、长引线组件和短引线组件,通过长引线组件和短引线组件增大引线的散热面积,以保护封装体与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导电功能、散热功能和结构保护功能集成到引线组件,提高了二极管的导热及散热功效,使二极管更高效安全的工作,从而提高二极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整流电路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
技术介绍
二极管属于整流电路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整流电路,检波电路,稳压电路等。由于二极管本身限制,其发热量大,但散热效果差,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从而导致整流输出电路出现故障。为了延长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常需添加散热设计,现有的二极管常在引线出口端引出散热片,散热片端部插在环氧树脂内,此种散热设计散热效果一般,且不利于二极管在面板上的安装。或为二极管增添额外的散热装置实现二极管的散热,如技术专利CN201520830293.6。该专利提供一种二极管散热装置,包括二极管1和一散热器2,散热器2为一铝块,散热器2上设置有二极管凹槽3,二极管1设置于二极管凹槽3内,二极管1与二极管凹槽3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垫片。散热器2顶端固定连接一印制板4,二极管1通过二极管管脚5与印制板4焊接。二极管1与印制板4之间的散热器2上设置一散热器凹槽6。散热器2上设置有散热槽7。二极管1为1个。该结构可以实现良好的散热,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实现二极管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体、芯片、长引线组件和短引线组件;所述芯片正极与长引线组件连接,芯片负极短引线组件连接,芯片与长引线组件、短引线组件连接部分均封装入封装体内;所述长引线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散热筋板、第一圆弧弯板、第一圆弧平板、第一引线和第一引线散热筋板,四个第一散热筋板与第一圆弧弯板外圆弧面垂直连接,第一圆弧平板的圆弧面与第一圆弧弯板的内圆弧面连接,第一圆弧平板的侧面有凹槽,第一引线插入第一圆弧平板的凹槽内,与第一圆弧平板连接,第一引线散热筋板分别与第一圆弧平板和第一引线垂直连接;所述短引线组件包括四个第二散热筋板、第二圆弧弯板、第二圆弧平板、第二引线和第二引线散热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引线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体、芯片、长引线组件和短引线组件;所述芯片正极与长引线组件连接,芯片负极短引线组件连接,芯片与长引线组件、短引线组件连接部分均封装入封装体内;所述长引线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散热筋板、第一圆弧弯板、第一圆弧平板、第一引线和第一引线散热筋板,四个第一散热筋板与第一圆弧弯板外圆弧面垂直连接,第一圆弧平板的圆弧面与第一圆弧弯板的内圆弧面连接,第一圆弧平板的侧面有凹槽,第一引线插入第一圆弧平板的凹槽内,与第一圆弧平板连接,第一引线散热筋板分别与第一圆弧平板和第一引线垂直连接;所述短引线组件包括四个第二散热筋板、第二圆弧弯板、第二圆弧平板、第二引线和第二引线散热筋板,四个第二散热筋板与第二圆弧弯板外表面垂直连接,第二圆弧平板的圆弧面与第二圆弧弯板的内圆弧面连接,第二圆弧平板的侧面有凹槽,第二引线插入第二圆弧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东陈红英王威王焕忠李娟王鸿宇王海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慧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