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压功率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40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反压功率晶体管,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设有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基区上设有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所述发射区为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柱状发射区,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上设有发射区引线孔,发射区引线由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发射极电极;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四角基区上设有基区引线孔,基极引线由基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基极电极;基极金属化电极条和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之间通过绝缘槽分隔开;所述集电区上,基区外围处设有保护环结构,集电区、保护环、发射区、基区上设有碳纳米层;所述碳纳米层、发射区、基区上沉积阳极金属;集电区背面沉积阴极金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反压功率晶体管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功率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高反压功率晶体管。
技术介绍
晶体管由半导体材料组成,晶体管基于输入的电流或电压,改变输出端的阻抗,从而控制通过输出端的电流,并且晶体管输出信号的功率可以大于输入信号的功率,因此晶体管可以作为电流开关或作为电子放大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功率管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反压功率晶体管,本技术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VCBO高,集电极电流IC较大,晶体管导通性能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反压功率晶体管,硅晶片尺寸为7.5mm×7.0mm,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设有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基区上设有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所述发射区为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柱状发射区,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上设有发射区引线孔,发射区引线由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发射极电极;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四角基区上设有基区引线孔,基极引线由基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基极电极;基极金属化电极条和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之间通过绝缘槽分隔开;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外围处设有保护环结构,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设有碳纳米层;所述碳纳米层、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沉积阳极金属;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阴极金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外围处设有四个保护环结构,最外围为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和高掺杂的P型基区之间设有三个高掺杂P型硅保护环,四个保护环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高掺杂N型硅的第一保护环、高掺杂P型硅的第二保护环、高掺杂P型硅的第三保护环和高掺杂P型硅的第四保护环。优选的,所述高掺杂的P型基区上覆盖碳纳米层,所述碳纳米层上开有接触孔,阳极金属沉积在接触孔内,和高掺杂的P型基区导通。在碳纳米层上开设接触孔沉积阳极金属,可增强二极管的导通性能。优选的,所述保护环结构宽度为444μm,高掺杂P型硅的保护环宽度为13μm,深度为150μm,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深度为28μm;第一保护环、第二保护环、第三保护环和第四保护环和高掺杂的P型硅基区的横向距离依次为125μm、80μm、75μm、70μ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发射区引线孔为直径为46μm的圆孔,所述基区引线孔为直径为36μm的圆孔,相邻两个发射区引线孔的中心距为200μm,发射区金属化电极条宽度为112μm,基区金属化电极条宽度为62μ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槽的宽度为13μ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电阻率为100Ω·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碳纳米层、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沉积金属Al作为阳极,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金属Ag作为阴极;阳极金属和阴极金属外设有SiN保护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阳极Al金属层沉积厚度为4μm,阴极Ag金属层沉积厚度为0.5μm。本技术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VCBO高,集电极电流IC较大,晶体管导通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芯片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芯片晶格单元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晶体管外围保护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涉及的数值单位为μm。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硅晶片尺寸为7.5mm×7.0mm,基区范围6.612mm×6.112mm,晶格单元数目为794个。在电阻率为100Ω·cm的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1上设有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2,基区2上设有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3,所述发射区3由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圆形柱状发射区31组成,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31上设有发射区引线孔32,发射区引线由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4a、4b连接至发射极电极5a、5b;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31四角基区2上设有基区引线孔21,基极引线由基极金属化电极条4c连接至基极电极5c;基极金属化电极条4c和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4a、4b之间通过宽度为13μm的绝缘槽6分隔开;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1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2外围处设有保护环7结构,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1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2外围处设有四个保护环结构,最外围为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和高掺杂的P型基区之间设有三个高掺杂P型硅保护环,四个保护环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高掺杂N型硅的第一保护环71、高掺杂P型硅的第二保护环72、高掺杂P型硅的第三保护环73和高掺杂P型硅的第四保护环74。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1、保护环7、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3、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2上设有碳纳米层8;所述碳纳米层8、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3、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2上沉积阳极金属5;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阴极金属9;所述高掺杂的P型基区2上覆盖的碳纳米层8上开有接触孔81,阳极金属沉积5在接触孔内,和高掺杂的P型基区2导通。所述碳纳米层8、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3、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2上沉积金属Al作为阳极5,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金属Ag作为阴极9;阳极金属和阴极金属外设有SiN保护膜10。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环7结构总宽度为444μm,高掺杂P型硅的保护环宽度为13μm,深度为150μm,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深度为28μm;第一保护环71、第二保护环72、第三保护环73、第四保护环74和高掺杂的P型硅基区2的横向距离依次为125μm、80μm、75μm、70μm。所述发射区引线孔32为直径为46μm的圆孔,基区引线孔21为直径为36μm的圆孔,相邻两个发射区引线孔32的中心距为200μm,发射区金属化电极条4a、4b宽度为112μm,基区金属化电极条宽度为62μm。阳极Al金属层沉积厚度为4μm,阴极Ag金属层沉积厚度为0.5μm。本实施例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VCBO=1650V,VCEO=820V,IC=15A,操作和贮存温度范围-55~+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反压功率晶体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反压功率晶体管,硅晶片尺寸为7.5mm×7.0mm,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设有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基区上设有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所述发射区为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柱状发射区,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上设有发射区引线孔,发射区引线由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发射极电极;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四角基区上设有基区引线孔,基极引线由基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基极电极;基极金属化电极条和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之间通过绝缘槽分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外围处设有保护环结构,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设有碳纳米层;所述碳纳米层、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沉积阳极金属;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阴极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反压功率晶体管,硅晶片尺寸为7.5mm×7.0mm,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设有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基区上设有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所述发射区为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柱状发射区,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上设有发射区引线孔,发射区引线由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发射极电极;每个所述柱状发射区四角基区上设有基区引线孔,基极引线由基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基极电极;基极金属化电极条和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之间通过绝缘槽分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外围处设有保护环结构,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设有碳纳米层;所述碳纳米层、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沉积阳极金属;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阴极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外围处设有四个保护环结构,最外围为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和高掺杂的P型基区之间设有三个高掺杂P型硅保护环,四个保护环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高掺杂N型硅的第一保护环、高掺杂P型硅的第二保护环、高掺杂P型硅的第三保护环和高掺杂P型硅的第四保护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反压功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掺杂的P型基区上覆盖碳纳米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峰敏
申请(专利权)人: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