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356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产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包括管壳,管壳包括管壳底座,以及贯穿管壳底座的多根引脚;平窗管帽,固定于管壳底座上并与其同轴设置;固定于管壳底座的制冷器;热沉,固定于制冷器的上表面上;以及固定于热沉上的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背光探测器和热敏电阻;设置于平窗管帽外侧还设有非球面透镜。通过采用同轴封装,封装尺寸小,成本低廉;通过将热沉固定于制冷器的上表面上,散热效果好;将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反射镜、热敏电阻和背光探测器固定于热沉上为平面的上表面上,封装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封装;在平窗管帽外加装有非球面透镜,降低了对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的贴片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产品的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
技术介绍
当今通讯技术的发展迅速,光器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通讯之中,其中信号发射装置必不可少。传统的电吸收调制激光器通常采用蝶型封装,但是,该封装方式存在贴片精度要求高、金属壳体成本较高、封装尺寸大及不利于光模块小型化的问题。另外,也有部分电吸收调制激光器采用同轴封装的,但是,同轴封装难度大,很难实现自动封装;同时,该封装结构散热效果差,温度控制精度差;且对激光芯片的贴片要求非常高,否则出射光难以跟外部光学构件耦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封装难度大、很难实现自动封装、散热效果差温度控制精度差和对激光芯片的贴片要求太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包括管壳底座,以及贯穿所述管壳底座的多根引脚;平窗管帽,固定于所述管壳底座上并与其同轴设置;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制冷面和散热面,且所述制冷器的下表面与所述管壳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热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

【技术保护点】
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包括管壳底座,以及贯穿所述管壳底座的多根引脚;平窗管帽,固定于所述管壳底座上并与其同轴设置;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制冷面和散热面,且所述制冷器的下表面与所述管壳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热沉,固定于所述制冷器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热沉上表面为平面;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用于发出激光光束;背光探测器,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激光光束的反向路径上,所述背光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的出光状态;反射镜,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激光光束的正向路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包括管壳底座,以及贯穿所述管壳底座的多根引脚;平窗管帽,固定于所述管壳底座上并与其同轴设置;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制冷面和散热面,且所述制冷器的下表面与所述管壳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热沉,固定于所述制冷器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热沉上表面为平面;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用于发出激光光束;背光探测器,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激光光束的反向路径上,所述背光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的出光状态;反射镜,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激光光束的正向路径上,所述反射镜用于反射所述激光光束并穿出所述平窗管帽;热敏电阻,固定于所述热沉的上表面上,所述热敏电阻用于探测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的温度;非球面透镜,设置于所述平窗管帽外侧,且位于所述激光光束的正向路径上;电路,与所述制冷器、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所述背光探测器和所述热敏电阻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同轴封装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靠近所述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永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