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98089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制备方法,提取浓缩黄栀子果中的栀子素、栀子甙、藏红花素等有益成分,并在黑茶制备过程加入,两者充分融合发酵,制得的黑茶产品长期饮用,可清热安神,同时茶香中透着淡淡的栀子芳香。

Yellow Gardenia black tea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Yellow Gardenia fruit te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extrac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Yellow Gardenia fruit of gardenia pigment, geniposide and crocin and other useful components, an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black tea is added in the system,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the two fermentation, the prepared tea products for long-term drinking, can heat an tea through God, at the same time a faint fragrance of garde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黄栀,又称栀子、黄栀子、山栀子、客家人叫做黄果。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生长于海拔10~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目前栀子果的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取栀子黄色素,在茶类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去痘保健茶》(专利号:CN200610089584.X),公开了以栀子果实、菊花、茶(绿茶、红茶、花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栀子去痘茶,采用的是将多种原料简单的混搭方式,且并未涉及到黑茶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填补现有技术在栀子果茶,尤其是黑茶方面的空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制备方法,提取浓缩黄栀子果中的栀子素、栀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栀子果黑茶由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按1:(5‑10)的重量份比复合配置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按1:(5‑10)的重量份比备好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2)将黄栀子果提取液与黑茶混合发酵;(3)将发酵后制得的黄栀子果黑茶初品进行干燥;(4)将干燥的黄栀子果黑茶进行压砖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栀子果黑茶由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按1:(5-10)的重量份比复合配置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按1:(5-10)的重量份比备好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2)将黄栀子果提取液与黑茶混合发酵;(3)将发酵后制得的黄栀子果黑茶初品进行干燥;(4)将干燥的黄栀子果黑茶进行压砖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栀子果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新鲜采摘的黄栀子果洗净,粉碎,过40-50目筛,得黄栀子果粉末;(2)将步骤(1)所得黄栀子果粉末加入5-6倍重量份的70-80%乙醇溶液中,浸泡12-15h,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2-3次,每次1.5-2h,过滤,合并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郁俊温惠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仙茶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