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聚醚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9333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聚醚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应条件温和,封端率可达9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聚醚,其具有以上结构,其中:R为C↓[1]-C↓[20]的碳链基团,R↓[1]为-H、-CH↓[3]或-CH↓[2]CH↓[3],R↓[2]为-H、-CH↓[3]或-CH↓[2]CH↓[3],m和n分别为聚醚链段中(OCH↓[2]-CHR↓[1])和(OCH↓[2]-CHR↓[2])的链段数目,m=0~45,m+n=1~210,n和m的链段为均聚、嵌段或无规共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端聚醚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 聚醚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封端聚醚,是指其端羟基通过与各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进行醚化、酯化或者交联反应, 羟基上的活泼氢被各种短链的垸基、芳垸基、酯基或其他基团取代而得到的聚醚。由于链末 端羟基被其他基团取代,封端聚醚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封端聚醚的特殊结构导致了它特 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聚醚改性有机硅、清洗、纺织印染等改性聚醚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 应用。封端聚醚的独特性能日益引起国内外科研单位及化工企业的关注。聚醚的封端方法主要 可分为醚化封端、酯化封端和交联封端。现行封端技术中,最常用和通用的方法是醚化封端。 其反应原理是在碱性的条件下,将聚醚和卤代烷反应生成封端聚醚。申请号为01102872.6的 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US4548729,对此种封端方法工艺详细的阐述,其采用两步法,先将固 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与聚醚充分反应生成相应的醇盐,然后醇盐与封端剂卤代烃反应制得 封端聚醚。此外,2001年第2期《上海化工》中"烷基封端聚醚的制备及应用" 一文中也公 开了采用卤代烷和硫酸酯为封端剂制备烷基封端聚醚的方法,并对垸基封端聚醚在化纤油剂、 低泡洗涤剂、有机硅改性等方面的应用作了阐述。上述方法制备的封端聚醚,均为甲基或乙基等烷基封端聚醚,但其存在封端率不稳定和 封端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了一种由端羟基聚醚制 备的封端聚醚。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聚醚,其具有以下结构<table>complex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column></row><table>其中R为C1—C20的碳链基团,R1为一H、一CH3或一CH2CH3,R2为一H、一CH3或—CH2CH3,m和n分别为聚醚链段中(OCH2 —CHRi)和(OCH2—CHR2)的链段数目,m = 0~45, m+n = 1~210, n和m的链段为均聚、嵌段或无规共聚。本专利技术的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端羟基聚醚与碱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得 到相应的醇盐;得到的醇盐与封端剂三甲基氯硅烷继续反应,对反应粗产物进行精制处理后,得到封端聚醚,其中所述的端羟基聚醚具有以下结构R(OCH2——CHR0m(OCH2——CHR2)n—OH该结构中R为C广C2o的碳链基团,Ri为一H、 一CH3或一CH2CH3, R!为一H、 一CHs或 —CH2CH3, m和n分别为聚醚链段中(OCH2—CHR4)和(OCH2—CHR2)的链段数目,m=0~45, m+n=l~210, n和m的链段为均聚、嵌段或无规共聚。本专利技术的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中,其所述的碱类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端羟基聚醚与碱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 1:2.0,反应温度为 60~120°C,反应时间为1.0~3.0小时,反应压力为一0.08 一0.10Mpa。本专利技术的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中,其所述的醇盐与封端剂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 1:1 1:2.5,反应温度为35 80°C,反应时间为1.5~4.0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封端聚醚中采用三甲基氯硅垸作为封端剂,利用聚醚和碱形成 的醇钠的强碱性与三甲基氯硅烷的强酸性进行封端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充分,封 端率可达95%以±。此外,可利用本专利技术对烷基封端聚醚封端率不高的聚醚进行辅助封端,从而得到高封端 率的带有两种不同封端基团的封端聚醚。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烯丙醇聚醚 (其结构为CH2=CH-CH2-(OCH2CH2)1(r<OCH2CHCH3)4OH)350g,加入氢氧化钠45g,并加入 助溶剂甲醇100ml,在一0.08 一(U0Mpa下,85。C下反应2.5小时;降温至60。C,滴加三甲 基氯硅烷83g,约l小时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5小时;用酸将反应产物的PH值 调节到5~6,加入鞋藻土和聚醚精制剂处理2小时,即可得到封端聚醚。本实例制备的封端聚醚,其封端率经红外测试分析封端率如表1。实施例2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烯丙醇聚醚 (其结构为CH2=CH-CH2-(OCH2CH2)16~(OCH2CHCH3)7OH) 500g,加入氢氧化钠25g,并加入 助溶剂甲醇50ml,在一0.08 一0.10Mpa下,8(TC下反应3.0小时;降温至60。C,滴加三甲基 氯硅烷60g,约4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l.O小时;用酸将反应产物的PH值 调节到5~6,加入硅藻土和聚醚精制剂处理2小时,即可得到封端聚醚。本实例制备的封端聚醚,其封端率经红外测试分析封端率如表1。 实施例3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烯丙醇聚醚 (其结构为CH2=CH-CH2-(OCH2CH2)1(H:OCH2CHCH3)4OH)350g,加入甲醇钠40g,并加入助 溶剂甲醇100ml,在一0.08 一0.10Mpa下,12(TC下反应2.5小时;降温至6(TC,滴加三甲基 氯硅烷80g,约l小时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5小时;用酸将反应产物的PH值调 节到5~6,加入硅藻土和聚醚精制剂处理2小时,即可得到封端聚醚。本实例制备的封端聚醚,其封端率经红外测试分析封端率如表1。 实施例4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烯丙醇聚醚 (其结构为CH2=CH-CH2-(OCH2CH2)16-(OCH2CHCH3)7OH)500g,加入甲醇钠22g,并加入助 溶剂甲醇50ml,在一0.08 一0.10Mpa下,80 90。C下反应3.0小时;降温至60。C,滴加三甲 基氯硅烷55g,约4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0小时;用酸将反应产物的PH 值调节到5~6,加入硅藻土和聚醚精制剂处理2小时,即可得到封端聚醚。本实例制备的封端聚醚,其封端率经红外测试分析封端率如表1。表1本专利技术实例制备的封端聚醚封端率<table>complex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聚醚,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其中R为C1-C20的碳链基团,R1为-H、-CH3或-CH2CH3,R2为-H、-CH3或-CH2CH3,m和n分别为聚醚链段中(OCH2-CHR1)和(OCH2-CHR2)的链段数目,m=0~45,m+n=1~210,n和m的链段为均聚、嵌段或无规共聚。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端羟基聚醚与 碱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醇盐;得到的醇盐与封端剂三甲基氯硅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端羟基聚醚制备的封端聚醚,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 R(OCH↓[2]-CHR↓[1])↓[m]-(OCH↓[2]-CHR↓[2])↓[n]-O-*-CH↓[3] 其中:R为C↓[1]-C↓[20]的碳链基团,R↓[1]为-H、-CH↓[3]或-CH↓[2]CH↓[3],R↓[2]为-H、-CH↓[3]或-CH↓[2]CH↓[3],m和n分别为聚醚链段中(OCH↓[2]-CHR↓[1])和(OCH↓[2]-CHR↓[2])的链段数目,m=0~45,m+n=1~210,n和m的链段为均聚、嵌段或无规共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李丰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美世创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